入境限制:在华欧洲企业面临困境
2020-04-14T12:23:19.412Z

(德国之声中文网)因新冠病毒危机一切几乎都停止了运转的中国,出乎意料地重新恢复了正常。但是德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公司则为供应链出现缺口和全球范围内的需求下降感到担忧。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特克(JörgWuttke)周一(4月13日)在北京表示:“制造业恢复的非常好,好的令人惊讶。”
“中国制造”步履维艰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协会(VDMA)也认为中国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仓库正在逐渐腾空,来自其他国家的零备件可能匮乏。伍特克说:“我们非常担心。” “保障国际供应链确实重要。” 他的另一个担忧是国际市场的低迷和对“中国制造”的商品需求不足。
根据德国机械设备工程协会的一项调查,德国机械制造商在中国的情况明显好转。 3月初还有57%的受访者认为受疫情影响很大,但现在这一比例减少到46%。认为影响较小的受访者比例从3%增加到13%。
此外,中国的交通状况已大大缓解。82%的人表示情况已经改善。但是据德国机械设备工程协会称,无论是从中国向国外供货还是从国外向中国进口货物仍然很困难,而且运费增加,尤其是空运的运费。德国机械设备工程协会中国区经理克劳迪娅·巴科夫斯基(Claudia Barkowsky)表示:“为本地市场生产产品并具有高度本地化的公司现在具有明显的优势。”
禁止外国人入境令人头痛
自3月28日起对外国人实行的入境禁令给外国公司带来很多麻烦。没有总部的支持,通常无法启动新的生产线。 巴科夫斯基说,公司需要技术服务人员,部分外国经理也还没有返回中国。何时能够取消对外国人的入境禁令还不清楚。即使是在中国居住并拥有相应长期居留许可的外国人也不再被允许进入中国。
相关图集:从这些国家入境中国要被隔离观察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特克说,欧盟商会已致函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要求改变这种情况。信中写道:为了使公司和整个经济重新走上正轨,外国技术人员、专家和管理人员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这些人。”
广州的非洲人抱怨其处境
此外,居住在广州市的非洲人因疫情期间受到歧视而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抗议之后,中国政府承诺将为这些非洲人提供更好的待遇。北京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外国公民在中国的生活和健康是有保障的。”
非洲联盟(AU)此前曾向中方表示对广州的非洲人受到歧视和虐待“极其关注”。美国政府则指控“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非洲人受到歧视”,并指责中国人有“仇外心理”。
居住在中国南方城市广州的非洲人表示,自从那里的尼日利亚人中有多人被证实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他们便一律被勒令在家隔离,或者被驱逐和歧视。多名非洲人告诉法新社,他们被强迫离开其住宅。还有一些人称旅馆拒绝他们入住。
李京慧/达扬 (德新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