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支持其企业从中国撤资 “去中国化“是否可行?
2020-04-14T12:11:49.699Z
(德国之声中文网) 据日前彭博社报导,为了减缓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日本追加预算包括2200亿日元(20亿美元)资助企业将生产线撤回本土,以及235亿日元协助企业将生产转移到其它国家。
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接受外媒访问时表示,美国应为每家想要离开中国的美国企业负担搬迁费用。他续称,美国愿意承担企业回国的转移成本,包括工厂、设备、知识财产、装修等等,政府将 100% 补助。
东风汽车在4月14日表示,因应中国汽车市场下滑及东风雷诺经营状况,公司与雷诺双方计划对东风雷诺进行重组。
公告指,双方签署不具有约束力的备忘录,达成初步意向,雷诺拟将所持东风雷诺50%股权转让予东风集团,东风雷诺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
而4月8日德意志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报导了德国联邦财政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表示,联邦政府内阁决定修改《对外贸易和支付法》(Außenwirtschaftsgesetz-AWG),以阻止外资藉疫情危机收购受到打击的德国企业。
有指此修改是针对近年中国并购多间德国企业之行动。2016年美的集团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Kuka);据德国媒体报导,中国汽车厂商吉利和北汽集团亦均是戴姆勒股东。
疫情引发股市低迷,多间德国知名公司市值下跌超过五成,汉莎航空市值从2020 年初约80亿欧元跌到40亿欧元,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市值下跌53.8%,这些公司都有可能成为海外投资者收购的目标。
"去中国化"是否可行?
引述新京报在4月12日对福耀玻璃老板曹德旺的专访,他特别提到"疫情后,全球产业链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我们一定要警惕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他补充,"在短期内,各个国家很难构造出独立的产业链和工业体系……全球产业链短期内不会、也无法和中国脱钩"。
据BBC中文网在4月14日之报导,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吴靖和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洪涛教授均表示,在疫情过后,企业会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把部分产能迁出中国。
张洪涛补充,"至少会将重新组织产业链来构建多元化的供应来源,摆上议事日程。"
但"将产业链大部分移出中国既痛苦又耗时;同时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要离开它(中国),也非短短几年时间可以办到",张洪涛最后解释。
而新京报在4月12日引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长安教授对美日撤资的看法,他认为在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及时推出了大规模的稳外资稳外贸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推动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稳外资政策落实、提升投资促进和招商引资水平、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多个重点方面内容,成为稳定外商投资的“定海神针”,而它的作用正在显现。
他补充,从资本的本质来看,资本总是往容易获利的方向流动,不是说某些国家强制撤离外资,企业就会自动顺从。不论是对美国、日本,还是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产业链条,特别是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正成为全球资本最为青睐的投资场所,外资没有理由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