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市场一周走势回顾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3月30日-4月3日当周中国金融市场摘要:
汇市:
--人民币兑美元CNY=CFXS当周微升0.04%,结束连续三周跌势。本周全球疫情持续快速蔓延,美国疫情严峻加剧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避险情绪推动美指从98.3附近低点回升并重返100关口,周五人民币中间价跌破7.11关口至逾12年新低;周初境内美元流动性仍十分紧张,掉期持续承压,但跨季后明显缓解,境内掉期和即期压力均略释放,不过周四购汇需求强劲一度打压人民币跌至近半年新低,好在结汇盘出手逆转跌势。短期人民币或保持在7.05-7.12区间宽幅震荡,继续密切关注全球疫情发展态势和各国经济应对政策。[FRX/CN]
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周一时隔近一个半月后重启逆回购操作,期限七天,中标利率下调20个基点(bp)至2.20%,较上一次10个bp的下调幅度翻倍,也是2015年6月以来最大单次降幅。本周前两日共进行了7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后三日连续暂停,因无逆回购到期,单周实现等额净投放。
中国央行本次大幅下调公开调逆回购利率,宣告了开始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扶助受疫情冲击全球衰退链条中的中国经济。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目标令4月LPR等下行几成定局,配合财政政策加码再降准亦可期。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中国货币政策还有充足的空间以及工具,但从效果上来看,边际效用在不断递减。即使央行后续在量、价方面继续放松,但重点会更多放在发挥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上,以及配合财政政策为其提供一个稳定良好的金融环境方面。
债市:
--中国债市当周震荡后仍小幅走强,周一央行恢复暂停逾一个多月的逆回购操作,并加力调降利率20个基点(bp),周二公布的PMI数据虽回暖,但势头依旧偏弱,新冠疫情全球流行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超乎预期,随后国常会再提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明显发力,虽然周四和周五因油价反弹、国债发行放量以及下调存款基准利率预期有所降温等影响,债市有所调整,但周五盘后定向降准落地同时央行超预期调降超储利率,再次打开市场想象空间,收益率随之掉头回落。
虽然短期市场风险情绪有所回升,但全球疫情拐点未现,为进一步对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货币政策宽松步伐仍会延续,债市还将延续牛市。
票据:
--中国票据市场转贴利率当周前两日因季末信贷规模调整压力急升,转入月初后即跳水,足年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承兑(国股)最新成交在2.50%附近,较上周五水平略有下行。央行大幅下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后,暂时没有信贷规模扰动情况下,利率下行仍是近期主流预期。
股市:
--中国股市当周窄幅震荡,沪综指.SSEC全周微跌0.3%,新冠肺炎全球流行仍处高峰期,不过在全球央行轮番祭出宽松政策后,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已明显缓解,油价在沙特和俄罗斯释出减产信号后也出现强力反弹,一度也带动A股走高。但由于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巨大,中国也难独善其身,而且此前国际股市狂泻之时A股抗跌,因此中国股市独立发动一波行情的动力亦暂时有限。近期宽松政策明显加力,关注后续政策面对大盘的提振作用。(完)
整理 李宏薇/边竞/韩笑;审校 林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