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T03:09:13

路透北京4月10日 - 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丝毫不敢松懈的前提下,中国新一轮改革再出发,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市场自主有序流动,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

2020年4月8日,北京,晚高峰时段环线上的车流。REUTERS/Tingshu Wang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后,推动要素价格改革呼声一直没有停止,受垄断、体制等诸多因素制约,要素价格的不合理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此次文件的出台是对要素规则的重塑,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产生长远的基础性影响,并且对疫情当下有效激发各类要素潜能和活力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相对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新华社周四晚间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的话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他认为,政府从“定价格”向“定规则”转变,充分体现了最大程度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改革方向。市场交易是市场形成价格的前提,是中国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的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建设。

中国周四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的全文指出,要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提高债券市场定价效率,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要坚持安全可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新华社周四援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的话称,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商品市场发育较为充分,商品和服务价格97%以上由市场定价。

要素市场建设和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但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新型要素市场规则建设滞后等,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

**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

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但经济结构的失衡却在持续,其中包括土地、资本等要素价格的不合理是重要原因。要素配置扭曲具有很强传导性和扩散性,由此造成一系列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制约全局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

前述发改委负责人就称,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从破除无效供给看,有助于推动“僵屍企业”出清,释放错配资源;从培育新动能看,有助于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至于为何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围?该位人士称,生产要素的形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迁。土地、劳动力是农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之后资本成为工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还催生出技术、管理等更多生产要素。随着信息经济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向生产要素的形态演进,数据已和其他要素一起融入经济价值创造过程,对生产力发展有广泛影响。

他指出,数据生产要素属性的提升,关系经济增长长期动力,关系国家发展未来。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前瞻性布局。也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感知、预测、防范风险的能力。

“根据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时代性,意见明确要素的范畴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使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该位人士称。

**盘活“沉睡”的要素资源,依靠改革激发蛰伏的潜能**

要素市场的改革归根到底涉及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让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来配置要素资源,让要素资源通过市场化形成合理的价格,理顺要素市场的不合理更是涉及到要素定价机制的改革,才能盘活“沉睡”的要素资源。

前述发改委负责人称,在完善政府调节与监管的基础上,抓紧解决要素产权不清晰、市场化交易机制不健全、市场发育不足等问题,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一方面要不断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加快发展要素市场;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要素属性、市场化程度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类施策、循序渐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生产要素与商品属性不同,例如劳动力要素附着在劳动者个体身上,土地要素天然带有一定公共性,因此要素市场建设不能完全等同于商品市场建设。在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能一放了之,要从实际出发,做到放管结合,逐步扩大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健全制度规则,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该位人士称。

至于如何推动意见落到实处,发改委的负责人称,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抓住工作要点。梳理提炼近期可操作、能落地的改革事项,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深化基础性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破行政性垄断,大幅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要素的范围。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改革,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通过竞争等市场手段平等获取要素。

四是注重试点先行。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示范,激励地方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制度创新经验。五是持续跟踪指导。加强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意见瞄准各类要素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具体举措。”新华社援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的话称,“近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一个重要特点是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向这些区域集中,要求打通城乡人员、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的双向流动通道。(完)

发稿 沈燕;审校 吴云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