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连聪明人都会相信有关新冠的不实信息
从学生到政府官员,为什么许多聪明人都相信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不实信息?该怎样令自己不受错误信息的误导?
可悲的是,每当健康危机来临,都会引起虚假信息泛滥。
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00年代,我们经历了与艾滋病有关的虚假信息的泛滥,包括艾滋病病毒是政府实验室制造的、艾滋病检测不可靠等等。甚至还有更惊人的:羊奶可以治疗艾滋病。种种说法增加了风险行为,加剧了危机。
如今,在冠状病毒大流行时,我们又看到了虚假信息泛滥,从Facebook到WhatsApp,人们分享的错误信息包罗万象,从引发疫情的原因到如何预防疾病,应有尽有。
英国广播公司未来频道(BBC Future)驳斥了一些说法,包括关于阳光、气温和饮用水影响冠状病毒的错误信息。BBC事实核查小组一直在核查流行的有关冠状病毒的虚假消息,世界卫生组织也有一个定期更新的戳破谎言的网页。
糟糕的是,有些说法本身是有害的。最近伊朗某省的一份报告发现,很多人死于饮用工业酒精,而不是病毒本身,这缘于一个错误的说法,即酒精可以使人免受Covid-19的伤害。这表面看似无害的说法,却诱使人产生虚假的安全感,不愿遵守政府的指导方针,削弱了对防疫人员和政府的信任。
证据表明一些错误的认识一直存在。例如,YouGov和《经济学人》在2020年3月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13%的美国人认为Covid-19危机是一场骗局,而高达49%的人认为这种流行病可能是人为造成的。尽管人们希望强有力的判断或知识来帮助区分真相和虚构,但有许多受过教育的人也落入错误信息的陷阱。
拿作家布洛根(Kelly Brogan)来说,她是著名的Covid-19阴谋论者,她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学位,在康奈尔大学攻读精神病学。然而,她回避了病毒在中国和意大利等国造成危害的事实。她甚至质疑微生物理论的基本原理,同时支持伪科学观点。
当面对毫无根据的谣言时,人们希望世界上的领导人,有更强的洞察力,但他们也传播不准确疫情爆发风险的信息,并推广可能弊大于利的未经证实的补救措施,致使推特(Twitter)和脸书(Facebook)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删除帖子。
好的是,心理学家已经在研究这一现象。发现了使我们不受谎言欺骗的新方法,并有助于阻止错误信息和愚蠢行为的传播。
超量的信息
问题的一部分源于消息本身的性质。
我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轰炸,因此我们经常依靠直觉来判断信息是否真实。正如英国广播公司未来频道过去所描述的那样,虚假新闻的传播者往往通过一些简单的技巧让信息感觉“真实”,阻碍了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核实消息来源的真实性。如一篇论文的作者所说:“当思想流畅的时候,人们会跟着点头。”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纽曼(Eryn Newman)证明,在一篇文章旁配上一幅图片,会增加人们对其准确性的信任,即使这幅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比如,一张病毒的普通图片与一种新治疗方法的文字同时出现,图片并不能证明文章本身,但是它帮助人们可视化一般情况。我们将这种“处理流畅性”视为说法正确的标志。
出于类似的原因,虚假信息还常采用描述性的语言或生动的个人故事,提供足够多的熟悉事件或数字,比如提到一个公认的医疗机构的名字,从而使它与我们之前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让人感觉信息是令人信服的。
即使是简单地重复一句话,无论是同一段文字,还是多条信息,都可以通过增加熟悉感来增加“真实性”,而人们会把这种熟悉感,误认为是事件的真实性。因此,我们在新闻推送中看到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可能认为这是真实的,即使最初持怀疑态度。
先分享后思考
这些手法为宣传和兜售虚假信息的人所常用,但如今的社交媒体也增加了我们上当受骗的倾向。最近的证据显示,许多人在不考虑内容准确性的情况下,本能地分享内容。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University of Regina)误导心理学的首席研究员彭尼库克(Gordon Pennycook)要求参与测试者,判断关于冠状病毒爆发新闻标题的真假。当参与者被要求判断陈述的准确性时,只有25%的人认为虚假标题是真实的。然而,当被问及是否会分享这个标题时,大约35%的人表示会分享假新闻,多了10%的人。
彭尼库克说:“这表明,如果人们认真思考,是可以辨别分享的消息是真是假的。”(与许多关于Covid-19的前沿研究一样,这项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预印本已上传到Psyarxiv网站。)
通常人们分享消息前思考的是,这个消息是否会得到喜欢,而不是它的准确性。彭尼库克说:“社交媒体并没有激励分享真实的文章,它激励的是参与。”
或者他们认为可以把责任推给其他人来判断:许多人在分享信息的时候,会在顶部加上一种免责声明,比如“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他们认为,如果信息是真实的,会对朋友和追随者有帮助,如果不是真实的,它是无害的,因此,动力是分享,而没有意识到分享也会带来伤害。
无论是自制补救措施的承诺,还是政府的刻意掩盖,在追随者中引起强烈反应的承诺都会分散人们对真实性问题的注意力。
当然,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是真的吗?
过度反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些人天生比其他人有更强的反射反应。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假新闻的影响。
彭尼库克和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名为“认知反射测试”(cognitive reflection test,简称CRT)的工具来测试这种趋势。要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请考虑以下问题:
艾米莉的父亲有三个女儿。前两个取名为四月和五月。三女儿叫什么名字?
你回答六月了吗?这是很多人凭直觉给出的答案,但正确答案当然是艾米丽。
为了找到解决方案,你需要暂停并覆盖最初的直觉反应。因此,CRT问题与其说是对原始智力的测试,不如说是对一个人是倾向于深思熟虑、深入分析思考,还是运用最初直觉思考问题的测试。运用最初直觉思考问题的人通常被心理学家称为“认知吝啬鬼”,因为他们可能拥有大量的心理储备,但他们不会“花掉”这些储备。
认知上的吝啬,使人们容易受到认知偏见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对信息(和错误信息)的处理方式。
例如,当有谈到冠状病毒的文章时,彭尼库克发现那些在CRT测试中得分低的人,在他们相信并愿意分享的文章中辨别能力也较差。
北卡罗莱纳州达勒姆市杜克大学的斯坦利(Matthew Stanley)报告说,人们对冠状病毒虚假理论的易感性也有类似的模式。请记住,大约13%的美国公民容易相信虚假理论,这会妨碍卫生法规和禁止社交聚会的执行。斯坦利说:“13%似乎足以让这种病毒迅速传播。”
在最初的YouGov和《经济学人》的民意调查后不久,斯坦利对参与者进行了测试,发现那些在CRT中得分较低的,更容易受到缺陷理论的影响。
这些认知吝啬鬼也不可能报告说,他们改变了行为以阻止疾病传播,比如洗手和避免社交聚会
停止传播
许多人,即使是有智慧和受过教育的人,也有“吝啬”的倾向,这种表面上接受错误信息的情况,可能有助于我们阻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考虑到人们“在思想顺畅时点头附和”的想法,试图揭穿谎言,寻求真相的工作应该避免过于复杂。
要借助图像和图表这样的辅助工具,尽可能简单地呈现事实,让说法更容易可视化。正如斯坦利所说:“对那些不愿意反思和深思熟虑的人,我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和战略工作。”希望说法站得住脚仅仅提供合理的方法是不够的。
如果可以的话,应尽量避免重复谎言本身。重复让人感觉这个说法更为熟悉,会增加“真实”的感觉。当然,这并不都能做到。但至少竞选活动可以努力使真实的事件比谎言更突出、更令人难忘,因此也更容易留在人们的脑海中。(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在本文中尽可能少的提供骗局理论的信息。)
谈到我们自己的网络行为时,我们要从内容的情感中解脱出来,在传递之前多考虑一下它的事实基础。是出自传闻还是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能追查到原始来源吗?与现有数据相比如何?作者是否依赖于常见的逻辑谬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问的问题,而不是考虑这个帖子是否会开始积累点赞,或者它是否“可能”对别人有帮助。证据表明,通过实践,我们都能更好地进行这种思考。
彭尼库克建议,社交媒体网络可以通过相对直接的干预,促使用户更有辨识力。在实验中他发现,要求参与者对每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打分,促使参与者开始对其它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这样人们对共享的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可成倍提高。
他说,实际上很简单,像社交媒体平台,偶尔自动提醒用户在分享前三思而后行,仔细的辨识也更能帮助企业找到可靠的策略。
没有灵丹妙药。就像我们试图控制病毒本身一样,我们需要多管齐下的方法来打击传播虚假信息和可能危及到生命的假消息。
随着危机的加深,阻止虚假信息蔓延将是每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