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k Kaufmann
2020-05-03T10:38:55.193Z
Meyer迈尔造船厂老板认为其业务面临严重威胁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冠危机给了邮轮业者一记重拳:过去几个月里,多艘邮轮发生被拒绝入港,乘客不得下船甚至必须在船上隔离的情况。诸如此类的新闻使邮轮业如同遭遇一场噩梦。

最近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如何令生活重回正轨。邮轮业也不例外。但无论是船舶公司、造船厂或旅行社,他们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如何抗疫,还有其它有待解决的问题。

在新冠危机降临前,该产业的前景已经开始晦暗。邮轮停泊的城市纷纷抱怨不断运转的发电机造成严重粉尘污染。而体形庞大的邮轮也被认为是"过度旅游"的象征。这些问题在疫情过后并不会消失。

相关图集:新冠下的新常态

春花绽放 忘却烦恼: 进入了四月,德国波恩老城区的樱花开始绽放。往年,“波恩樱花街”都会在这个时节吸引全球各地的游客。而在今年,前来赏花的大多为本地人。警方在老城区加强了巡逻警力,随时警告民众不要距离过近,不过,明媚春光下,依然不时有人忘却了肆虐的新冠疫情。
愁眉苦脸 生计无着 :荷兰的郁金香、肯尼亚的玫瑰......疫情之下,绽放的鲜花并不一定能像波恩老城区那样给人们带来好心情,世界各地的花农们就苦不堪言。肯尼亚的Bliss Flora花圃,以往每天要向海外市场出口12万朵玫瑰,而如今,这些鲜花很可能直接被当作垃圾销毁。
自己动手 积极“自救” :女士们长发飘飘情绪稳定,男士们发如鸟巢心急如焚。3月中旬之后,许多欧洲国家的理发店都纷纷关门。那些没能在最后时刻前去照顾理发店生意的男士们,这些天纷纷开始自己动手。在英国牛津的一间理发店屋顶上,两名年轻人就互相打理起了对方的“鸟窝”。网络电商的数据则显示,连日来,理发工具的销量显著上升。
排除万难 情比金坚:德国威斯巴登的这对新人,倒是手捧鲜花,发型也还不错......但是,婚礼上却不见宾客。德国的社交隔离令,让许多对恋人都全盘推翻了原先的婚礼方案:要么改期、要么冷冷清清。不过,这对新人还算幸运,至少还能在一起。
牛郎织女 莫钻空子:博登湖畔的德国城市康斯坦茨与瑞士城市克罗伊茨林根比邻而居,本质上是一个城市。国境线在这里只有象征意义,以往根本不会引人注意。不过,疫情爆发后,德瑞边境被封闭,城市内拉起了铁丝网。被迫分隔的恋人们,起初还能隔着铁丝网十指相扣、唇齿相依。卫生部门显然对此很恼火,于是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拉起了第二道铁丝网。
“女王”加冕 注定孤独:德国人民挚爱的白芦笋,即将迎来收获季节,按照传统,芦笋产区每年都要评选出“芦笋女王”。不过,今年的芦笋女王Saskia注定是“光杆女王”,她甚至不得不自己戴上桂冠。而更严重的问题是:没有欧洲邻国短工们的帮忙,德国的农场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来收割地里的芦笋。
此消彼长 万物有恒 :人类并非这颗星球的唯一主人。瘟疫之下人类禁足不出,动物们纷纷登场占据空间。在布鲁塞尔的街头,一队秃雁气宇轩昂地穿越街道,甚至还颇守规矩地走了斑马线。也许,真如2019年热播美剧《血疫》所说,人类本身才是地球上的病毒,所谓瘟疫,不过是大自然启动了免疫系统。

造船厂面临考验

就在柏林宣布德国如何逐步解除封锁的策略之际,德国迈尔造船厂(Meyer Werft)老板伯纳德·迈尔(Bernhard Meyer)也公开发声。迈尔在一只视频中抱怨,目前不需要新船,迈尔船厂必须将新的造船合同延展到未来四年内。"我们必须考虑在所有部门实施短时工作甚至裁员。"

迈尔船厂的信息部门主管对地方报纸《雷德兰报》(Rheiderland Zeitung)透露了确切数字:"一般我们每日会有约1万至1万2000名员工在船厂内,现在只有6000人。"

《雷德兰报》报道,迈尔船厂的职工委员会主席布勒姆(Nico Bloem)呼吁出台"如何继续经营的策略",并指出目前尚不知道客户在危机中的反应,以及具体有哪些订单受到威胁。《世界报》指出,迈尔船厂的新订单目前到2023年,其中包括德国最大邮轮公司爱达邮轮(Aida)的订单。

继续造新船

其竞争对手、位于不来梅哈芬的劳埃德造船厂(Lloyd Werft)的态度则较为从容。劳埃德造船厂在给德国之声的书面回复中写道,该公司正在进行"一个长达100多米的超级游艇订单,但没有接到邮轮订单"。劳埃德船厂"目前没有注意到有订单被取消,但有两艘船受到疫情影响改变航行时间,将延后数周抵达船厂"。此外,总部位于波恩的凤凰旅游(Phoenix Reisen)旗下的知名邮轮阿玛德亚号(MS Amadea)正在不来梅哈芬接受检修。阿玛德亚号曾是德国电视剧《梦之船》(Das Traumschiff )的拍摄场景,在德国颇负盛名。

“梦之船”阿玛德亚号目前正在接受检修

汉堡邮轮旅游业务公司途易邮轮(Tui)也是迈尔船厂的客户。途易邮轮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透露,该公司并未取消订单或解除合约。目前途易邮轮预订了三艘新船。"麦希夫7号"(Mein Schiff 7)将由迈尔船厂位于芬兰图尔库的工厂制造,另外两艘船则交由意大利芬坎蒂尼船厂(Fincantieri)生产。

治标不治本

政府正在思考支持邮轮业的方式。德国经济部表示,针对如何免除船运公司通过"出口信贷国家担保"进行融资的邮轮债务,德国、法国、芬兰、意大利和挪威已经取得一致,以防止发生"偿付危机"。

联邦经济部表示,单是德国就为在德制造邮轮提供约250亿欧元的融资承诺。

德国海事部长布莱克曼(Norbert Brackmann)表示,如此一来将能稳定欧洲船厂之间的生意关系。这一系列措施的目的是保护欧洲造船业及其供应链中的成千上万个工作岗位。

"这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的客户,而且是正确的第一步。" 迈尔船厂的发言人对《威悉信使报》(Weser Kurier)如是说。但该名发言人认为措施的效用有限,长期下来无法弥补邮轮业市场的停滞。

 疫情的冲击

与此同时,新冠疫情继续冲击着邮轮业。海事新闻网站gCaptain报道称,美国邮轮公司"公主邮轮"(Princess Cruises)暂停航行的时间将比原定更长。

"钻石公主号"因为爆发新冠疫情成为国际焦点,如今仍滞留日本

该公司总裁斯瓦兹(Jan Swartz)在视频中宣布,旗下邮轮到6月30日都不会航行。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对所有邮轮下达长达百日的"禁航令"。

今年二月,美国的钻石公主号因为新冠疫情登上国际头条。当时邮轮上有数百名乘客感染新冠肺炎,并有人死亡。

消费者不减

这样的事件使邮轮业遭遇重创。尽管如此,劳埃德造船厂的格劳登兹(Marco Graudenz)对前景仍旧抱持乐观看法。他认为,新冠肺炎肯定无法改变人们度假的需求。"等到研发出疫苗后,会有更多人想去旅游。"

当前的统计数字似乎也支持这个观点。《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的网络订票系统接到的2021年订单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四成。

爱达邮轮也证实,从网络订位平台Travelbook上的订位需求看来,消费者对明年的邮轮旅游兴趣不减。爱达邮轮发言人透露:"2021年夏季旅游询问度特别高,其次是2020/2021年冬季旅游。"

途易邮轮发言人格勒内迈尔(Friederike Grönemeyer)也充满信心地展望未来:"虽然市场营销活动减少,但我们已经接到秋季和冬季的新订单,甚至还有2021年春季的。没有迹象显示客户信任度或邮轮旅游的形象出现根本问题。"

邮轮业的老问题

不过即使政府的支援奏效,消费者在疫情过后回流而且跟以往一样热爱旅游,这个产业依旧面临着老问题。

许多因"过度旅游"深受其害的城市,不会忘记这段没有邮轮入港,没有5000多名游客涌入的时光。巴塞罗那、威尼斯或杜布罗夫尼克肯定将会重新审视与邮轮乘客的关系。

此外,未来的邮轮能够而且必须更环保。如此一来,邮轮业就必须投资新船。途易邮轮的格勒内迈尔表示,该公司早就朝这个方向前进,而且"如今已是全球最年轻和最环保的船队"。她举实例称:"今年我们的'迈希夫4号'成为船队第一艘装设岸电装置的邮轮,'迈希夫5号'会在秋天也装上同样配备。截至2023年,本公司所有船只都会配有岸电装置。"这应该是能让所有船厂都感到雀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