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4T09:46:25.787Z
中国外长王毅在历年的两会上都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资料图片摄于2018年3月8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日(5月24日),正在出席中国两会的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对开展科学家病毒溯源国际合作是开放的,但必须坚持专业性、公正性和建设性。"

今年的中国两会,有关新冠疫情国际问责的相关问题成了中国官方面临的必考题。周日,在面对香港凤凰卫视记者"中方怎么回应美国指责中国要对疫情全球大流行负责?中方是否同意就病毒的源头问题开展国际独立调查?"的问题时,王毅表示:"中国对开展科学家病毒溯源国际合作是开放的,但必须排除各种政治干扰。"

这位如今中方外交官表示,在病毒源头问题上,中国与美国一些政客的分歧,是"真相与谎言的对立、科学与偏见的对立",美国一些政客将病毒"标签化、溯源政治化,对中国污名化"。

国际社会的调查呼吁

5月18日,随着美国对世卫组织(WHO)批评的升级,该组织成员国达成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同意就这一联合国机构对新冠疫情的应对措施进行独立调查。决议也提到了引发争议的新冠病毒起源问题。该病毒于去年底在中国首次出现。决议敦促世卫组织协助调查"该病毒的人畜共患源头和人际传播途径"。

在世卫大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没有提到任何国家的名字。而在此之前,包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在内的西方国家政界都曾发出过要求彻底调查新冠病毒起源和传播情况的诉求。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指出:中国早期预警机制不足,地方官员也不愿向中央汇报疫情爆发;但是中美不应相互指责。他认为,由联合国秘书长带头的国际调查,是找到新冠全球疫情起源的唯一途径。

而在中国,全球各国的这种呼吁在官方媒体和民间自媒体的配合下,广泛被说成是一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一种打击报复,目的是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寻求赔偿。在周日的人大记者会上,王毅表示:"病毒不分国家和种族,政治操弄只会给病毒可趁之机,以邻为壑只会被病毒各个击破,无视科学只会让病毒趁虚而入。"

在谈及中美关系日益紧张,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好感度创下历史新低时,王毅表示:中美社会制度不同,但这是两国人民各自作出的选择,应当彼此予以尊重。他指出:"中美之间确实存在不少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合作空间。"同时强调:"中国无意改变美国,更不想取代美国,而美国也不可能一厢情愿地改变中国,更不可能阻挡14亿中国人民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在谈及美国以及其它国家就疫情对中国提出诉讼的问题时,王毅打破外交词令的惯例,称针对中国的"滥诉"没有事实基础、法律依据和国际先例,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