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T05:49:36.251Z

(德国之声中文网)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5月28日)签署行政命令,试图去除或弱化美国给予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的法律责任豁免。

美国的《通信规范法》第230条规定,社交媒体公司因为属于平台性质,不需要为其使用者发布的内容负担法律责任。

但在特朗普在推文被加注「获得事实」标签之后,质疑推特的作为已经超越平台的功能。他签署行政命令意图「取消或改变」美国法律让社交媒体享有的豁免权。

德国之声记者Alexandra von Nachmen在推特上写道: 「特朗普在椭圆办公室说,事实查核充其量只是政治激进主义...他说他针对社交媒体发布的行政命令意味着他们不再被豁免法律责任。」

路透社分析,特朗普决定发布行政命令而非主张修法,代表他想要回避国会严谨的修法过程。但是特朗普下达的行政命令还不会马上改变法规。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之后,美国商务部有60天时间请求国家通讯委员会采用新规定。接着国家通讯委员会对该要求进行检视,包括该要求是否符合联邦法律与宪法。该委员会从拟定新法规到实际落实,可能会花费12到24个月。

法律专家告诉路透社,这项行政命令很难通过宪法考验。

耶鲁大学宪法教授巴尔金(Jack Balkin)说:「总统试图恐吓、胁迫、吓阻、哄骗社交媒体公司,叫他们不要打扰他,或是做出任何像推特刚刚对特朗普做的事情。」

美国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形容该行政命令「只是因为他无法为全国人民提供新冠肺炎检测,试图分散注意力」。

推特在特朗普的推文下面放上按钮,点击后就会跳转到新闻报导

白宫批推特放任中国散播假讯息 

5月28日,白宫发言人麥肯內尼(Kayleigh McEnany)在新闻发布会上批评推特偏袒中国。

她说: 「当科技公司迅速对总统进行审查时,他们却懒得将中国官员的举动或是虚假讯息贴上标签。」她举例,例如中国官员三月在推特上散播「美军将新冠病毒带进中国」的假讯息,还有去年大量散播关于香港的假讯息,推特都没有处理。

她说: 「所以推特显得非常渴望审查特朗普总统和他的雇员,但却在面对中国时显得不太情愿。这让人很困惑。」

延伸阅读: 遭遇事实核查 特朗普要"修理"推特

事实上,推特的「获得事实」标签是个上个月才推出的新政策。推特和脸书都希望在2020年大选之前加强打击不实讯息,以免重演2016年的假讯息混战。

当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与疫情有关的假讯息大增,促使推特和脸书加快采取行动。因此上个月开始,推特推出「获得事实」标签,引导推特使用者在阅读与疫情有关的争议性推文时,阅读更可靠的信息来源,例如新闻报导。推特表示,新的「获得事实」标签可以应用在任何人身上,日后也希望可以应用在其他话题上。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都是推特的重度使用者。他时常用推特推广自己的政策或是表达意见,拥有超过8000万名追踪者。

就在他发布行政命令的两天前(5月26日),推特将他的一则推文标记为「不实信息」,旁边还附上两条新闻链接,CNN、《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的新闻链接,而这些媒体被认为对特朗普不友善。

张慈(美联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