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财经新闻一周回顾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5月6日-8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经】
--中美关系:刘鹤与莱特希泽及努钦通话,同意加强合作
中国与美国高级贸易代表讨论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落实情况。中方说双方同意为协议的落实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美方表示双方期待协议规定的义务得到履行。
--《焦点》特朗普抗疫拚连任的新招:甩锅中国、再造经济
美国摇摆州威斯康辛州立场长期摇摆的选民恩格曼说,鉴于特朗普应对新冠疫情的表现,他已决定在11月总统大选投特朗普一票。特朗普的几位助手说,他们的2020年竞选现在将强调两个主题:特朗普是唯一能够使经济复苏的候选人;拜登对中国的态度将不如特朗普强硬。特朗普将这次新冠大流行归咎于中国。
--《焦点》中国有没有遵守贸易协议?特朗普说一两周后见分晓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能够在约一到两周后报告中国是否正在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规定的义务。中美两国于今年1月新冠病毒全球扩散前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焦点》特朗普政府强力推动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官员
据多名知情官员透露,美国政府正在“强力推动”一项倡议,欲将全球工业供应链撤离中国,美方正在考虑实施新关税措施,对中国在新冠病毒疫情方面的处理过程以示惩儆。
--《焦点》美国正考虑制裁和关税等行动,报复中国处理疫情不力--消息人士
包括一位美国官员在内的三名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内部推动制定一份报复性措施清单,惩罚中国处理冠状病毒疫情不力的努力正不断蓄势,但他们谨慎地表示,这些努力还处于初期阶段。
--中美关系:美国没有考虑赖掉中国所持部分美债--白宫顾问库德洛
一名CNBC记者在推特上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席经济顾问表示,有关美国政府正在考虑赖掉中国持有的部分美债,以打击北京方面,因其在新冠大流行问题上被认为不够诚实的报导“绝对不实”。
--中美关系:令人沮丧且失望,双方分歧不断加深--白宫新闻秘书
白宫新闻秘书Kayleigh McEnany表示,美中关系令人失望和沮丧,突显出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分歧不断加深。
欧盟驻中国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周四表示,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对各方都成问题,不利于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所需的广泛的跨国合作。
--《焦点》美商务部草拟新规,允许美企与华为共同参与5G标准制定--消息人士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即将批准一项新规定,允许美国公司与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道参与为下一代5G网络制定标准的工作。
在美国政府限制对中国的芯片出口之际,几名共和党参议员敦促总统特朗普避免伤害美国芯片制造商,他们认为芯片产业对于抗击疫情和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综述》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创16年最低,4月服务业近十年半来首见萎缩
美国3月贸易逆差增幅为一年多来最大,因出口创纪录骤降抵消了进口下滑的影响,暗示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正颠覆全球商品和服务流动。具有政治敏感性的对华商品贸易逆差下降42亿美元,至118亿美元,为16年来的最低水平。
--中美关系:海湾国家在和中国打交道时应将与美国的关系列入考量--美官员
一名美国官员表示,海湾阿拉伯国家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应该将与美国的关系列入考量。此时正值华盛顿和北京因新冠病毒大流行紧张局势加剧之际。
--《焦点》蓬佩奥指责中国本可避免数十万人染疫死亡,否认言论前后不一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重申了对中国的严厉批评,将全球数十万人死于冠状病毒归咎于中国,并再次要求中国分享有关疫情的信息。
--中美关系:中国称支持WHO调查疫情源头,反对美国等国企图政治化
中国政府表示,支持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新冠病毒疫情源头的努力,反对美国及其他国家将此事政治化及攻击中国的企图。
--中美贸易:FDA取消部分中国制造商在美销售N95口罩的许可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宣布,已经取消了中国一些制造商在美国销售N95呼吸防护口罩的许可,因这些口罩无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提供足够的保护。
--《焦点》英国称中国需要回答有关新冠病毒起源和传播的问题
英国表示,中国需要回答有关其分享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信息的问题,但拒绝就美国为首的一个情报联盟指责北京掩盖事实真相的报告发表评论。
--《焦点》澳洲总理称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源于中国的实验室,敦促调查起源
澳洲总理莫里森说,他没有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来自中国武汉的一个实验室。莫里森此前呼吁对此次冠状病毒疫情展开全球调查,这激怒了中国政府。
--中澳关系:2018/19财年中国对澳投资几近腰斩,反映双方关系紧绷
一项澳洲政府报告显示,随着中国收紧管控资金外流,截至2019年6月的一年期间,中国在澳洲的新增投资减少近50%,降至131亿澳元。
--肺炎疫情:提高常态化防控精准性,加快提高核酸检测能力--中国中央领导小组
中国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常态化防控的精准性,推动更多生活服务设施恢复经营,带动消费回升;并加快提高核酸检测能力,保证检测安全、快速、可靠。
--肺炎疫情:7日中国大陆新增确诊1例为本土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例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5月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吉林);无症状感染者方面,当日新增16例(无境外输入),无转为确诊病例,解除医学观察42例(境外输入10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854例(境外输入71例)。
--中国经济:国内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疫情仍有很大不确定性--政治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运行逐步趋于正常,将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贷款--国常会
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围绕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的相关支持举措的成效正在显现,复工复产正逐步达到正常水平,企业困难得到一定缓解,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
--中国外贸:发展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商务部
中国商务部表示,虽然4月外贸数据降幅收窄,但是外贸发展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仍在持续,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巨大冲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焦点》中国4月出口意外转升进口降幅逾四年最大,外需偏弱短期难修复
受低基数、前期积压订单及医疗物资出口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4月出口意外好于预期,同比转跌为升创年内新高,但进口降幅则扩至近四年半最大;考虑到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未得到遏制,中国外贸也难独善其身,出口改善恐难延续,外需偏弱格局短期难以修复。
--中美贸易:中国4月对美贸易顺差扩至228.7亿美元,前四月出口下降18.2%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以美元计价,今年前四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下降18.2%和下降5.9%。据路透测算,4月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从前月的153.3亿美元扩大至228.7亿。
--《中国两会前瞻》围绕“六保六稳”布局经济发展,GDP目标设或不设留悬念
如果说2020年中国经济的上半场主打抗疫战并获得阶段性胜利,那么5月下旬召开的中国两会就料将围绕“六稳与六保”的底限思维布局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在财政货币政策双松已无悬念的大前提下,无论是赤字率的提升抑或专项债规模的扩大都更像是对既成事实的“背书”。
--中国数据:4月财新服务业和综合PMI环比小升但续收缩,外需和就业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最新财新PMI数据显示,尽管随着国内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4月服务业PMI较上月小幅回升,但海外疫情的进一步发酵,拖累新出口订单创纪录次低,服务业活动依然明显承压,已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分析》艰难时刻中国尤需放水养鱼扶企业,宽松政策下潜在风险不得不防
周三召开的国常会强调加大稳企业保就业力度,要求根据形势变化和企业诉求,及时推出和完善相关政策。这表明,在布局“六稳六保”的经济下半场之际,中国正致力于放水养鱼,给企业宽松的经营环境以共克时艰。同时亦需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并让企业休养生息优先于大搞基建。
--中国经济:国务院同意在雄安三亚等46地设立跨境电商试验区,稳住外贸基本盘
中国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在雄安新区、满洲里、三亚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要求复制推广前四批综合试验区成熟经验做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品牌建设,引导跨境电子商务全面发展,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中国财政:棚改专项债将恢复发行,但仅能支持已开工项目--报载
中国国内媒体--21世纪经济报导援引消息人士称,棚改专项债将恢复发行,但仅能支持已开工项目,而且不能用于货币化安置项目,同时棚改项目必须纳入年度棚改计划任务。
--中国五一小长假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近程游成出游热点--文旅部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5月1日-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人民币;其中乡村游、周边游等近程旅游成为假期游客出游热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收入同比下降约六成。
--《许尧专栏》中国的货币政策将进入观望期
经历了2、3月份密集调整,4月之后货币政策调整进入空窗期。自4月3日人民银行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和定向降准之后,央行完全暂停了逆回购操作,MLF及TMLF操作缩量续作,利率也如期下调,货币政策不再向继续宽松的方向变化。与此同时,大幅缩量的MLF和TMLF操作以及TMLF利率下调幅度小于预期,多少让市场产生一些货币政策发生变化的担忧。
--投行报告:今年中国GDP增速目标有极大不确定性,赤字率目标或上调3.5%--野村
投行野村证券的最新报告称,鉴于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造成的巨大打击,2020年GDP增速目标有极大不确定性,或大幅下调2020年GDP增速目标,也有可能不会对全年或下半年设定明确的增速目标,而转为公布财政支出、社融和居民收入增速的目标。赤字率目标或上调3.5%。
--投行观点:料中国第二季GDP按年回升0.6%,但仍受三项不利因素缠绕--高盛
投行高盛发表报告称,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将面临三个不利因素:外部需求急剧放缓、破产及失业情况增加等次轮效应可能浮现、生产/供应回升速度快于销售/需求而造成的库存上升。不过该行认为,内地当局将会推出更多的宽松措施带动内需,预测中国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恢复正增长,同比料升0.6%。
【金融】
--中国金融:完善宏观预案创有效需求,保持流动性充裕狠抓政策落实--金融委
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称,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形势下,中国股市、债市、汇市总体平稳运行,韧性较强。金融委各单位要完善宏观预案,创造有效需求,优化供给结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提高政策质量,狠抓政策落实。
--中国金融:按保证金两成为上限赔付投资者,中行原油宝事件总损失60-70亿元--消息
两位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中国银行正在着手赔付原油宝投资者,除了中国银行自行承担“穿仓”导致的亏损,还将赔付投资者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比例最高可达20%。
--中国金融:取消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限制,对合格投资者跨境资金登记管理
中国央行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称,将落实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额度管理要求,对合格投资者跨境资金汇出入和兑换实行登记管理。规定自6月6日起实施。
--中国金融:AIC资管计划主投债转股资产,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银保监
中国金融监管层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进行明确与规范。银保监会最新下发通知明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债转股投资计划应当主要投资于市场化债转股资产,在资金募集方面,则应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发行。
--中国央行:4月开展SLF操作稍降至272亿元,当月未开展PSL操作
中国央行公布,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4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共272亿元,较上月的306.3亿元规模略降,均为一个月期;期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272亿元。
--中国金融:加大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推进金融开放--央行上海总部
中国央行上海总部牵头的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上海市)发布“关于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金融服务“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积极支持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和扩大有效投资,并积极推进金融领域对外开放。
--中国金融:4月境外机构净买入银行间债券1,414亿元,交易量同比逾倍增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4月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银行间债券4,634亿元人民币,卖出债券3,220亿元,净买入1,414亿元;当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现券交易7,854亿元,同比增加106%,交易量占同期现券市场总成交量的2%。
--中国金融:普惠资金扶持中小企疫后复工复产,将利好银行长期盈利--德勤
专业服务机构--德勤发表的报告称,随着中国国内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企业信贷需求增速上行,预期银行信贷增长加快;该行并认为,低成本普惠资金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而企业资产品质稳定则利好银行长期盈利。
【固定收益】
--中国公开市场:流动性充裕逆回购连续缺席,地方债蜂拥5月有望再降准
因流动性无忧,中国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自4月起即连续缺席,其间仅减量续做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业内人士认为,5月还有一次定向降准实施,但地方债发行高峰将至,不排除央行再出台新的降准可能。
--《图表新闻》中国4月地方债平均利率大降28bp下破3%,5月发行规模料井喷
在定向降准实施及MLF和TMLF操作且下调操作利率的助力下,中国4月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继续宽裕,隔夜回购利率刷新纪录新低,包括信用债在内的债市一级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均明显下降,本月地方债平均发行利率也较3月大幅下降28个基点(bp)至3%关口下方。
【外汇】
--《综述》中国4月外储创出逾六年最大单月涨幅后波动性有望下降
中国4月外汇储备环比增加308.26亿美元,创出逾六年来最大单月涨幅;而3月则大幅下滑逾460亿美元,外储波动性明显增加。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无限量宽政策外溢效应开始显现,外资重新流入中国市场,再加上贸易顺差大幅改善,均助力外储显着回升。
--离岸人民币:中国央行下周四在香港发行300亿元央票,期限三个月和一年
中国央行公告,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将于下周四(14日)在香港招标发行总额3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包括三个月(91天)200亿元和一年期100亿元。
--中国外汇:4月人民币兑美元主要品种成交环减2.1%,即期骤降逾16%--CFETS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最新公布的人民币外汇月度统计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外汇掉期、远期和期权累计成交13.6万亿元人民币,较上月减2.1%;其中人民币即期成交37,200.5亿元,较上月下降16.4%,当月人民币即期成交额占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成交的比重为97%。
【证券/行业】
--中国贸易:燃料需求增加带动4月原油进口量反弹,但仍低于上年同期
中国4月原油进口较前月反弹,因新冠疫情影响减弱之际燃料需求复苏,炼油商增加生产,同时其他地区消费下滑拖累油价下跌。
--美国个股:疫情导致华特迪士尼获利减少14亿美元,下周将重开上海乐园
美国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 估计,全球因新冠疫情采取的封锁导致该公司获利减少14亿美元,主要来自关闭的主题乐园,但表示下周将重开其上海迪士尼乐园。
--《焦点》告别香港交易所镁光灯后,李小加下一步参选特首?
香港交易所宣布行政总裁(CEO)李小加将于明年10月底约满离任后,公司股价随即插水,又惹来市场上种种猜测,向来乘风破浪的他今后将何去何从,自然成为市场焦点。李小加在媒体电话会议上被多番追问离任港交所后是否考虑角逐2022年香港特首之位,他终于吐出一句,“你们可能觉得我的心脏很强大吧!”(完)
发稿 林高丽; 审校 杨淑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