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观点:中国4月末M2同比增速创近三年半新高 当月社融增量超预期
路透上海5月11日 - 中国央行周一公布,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7万亿元人民币,高于1.4万亿元的路透调查中值;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1%,创近三年半最高增速,路透调查中值为10.2%。
刊登在央行网站的新闻稿并显示,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路透调查中值为12.9%。
数据还显示,中国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路透调查中值的2.65万亿元。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0.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1%。
主要数据: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7万亿元,路透调查中值1.4万亿元
--4月末M2同比增长11.1%,路透调查中值10.2%
--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路透调查中值12.9%
--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09万亿元,路透调查中值2.65万亿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蔡浩:
4月人民币新增贷款远超市场预期和去年同期,为历史同期最高。从分项上来看,居民贷款环比有所下滑,但总量依然处于较高位置。而中长期非金融企业贷款达到5,547亿,表现强劲,表明国内企业生产恢复速度较快。票据融资3,910亿,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也是今年的最高水平,表明信贷数据强劲的背后有一定的水分,也与4月下旬票据利率一度跌破2%相映衬。
4月社融同样远超市场预期均值。除了人民币贷款外,影子银行同比少减或多增,以及企业债净融资同比大幅多增,是社融大幅超预期的主因。
值得注意的是,M2增速自2月以来,增速飞快,每月都上一个台阶,4月更是高达11.1%,为2016年12月以来最高。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增贷款较高、存款创造相应增加的关系,一方面则是因为存量贷款有很多还不上,而因为疫情原因,银行又不好收回贷款,只能进行展期,于是使得存量概念的M2增速快速上升。
未来,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适度,低利率、宽信用导向不会变化,而在贷款存量易增难减的背景下,M2增速可能会继续创出新高。
--方正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 齐晟:
数据进一步全面好转,显示经济正逐步恢复至正常轨道,但是非银机构存款增长速度过快,或与结构性存款有关,值得关注。预计5月贷款规模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 周浩:
数据很好啊,真的在发力了,不过货币政策是否(边际)收紧还是要看实体数据吧,这个月应该不会太差的,现在看起来5月可能不会再降政策利率,数量上去了,价格手段就要收一收了。
M2增速创2016年末来高点,大家可能是拿了贷款、发了债券,全存到银行去了,所以面对金融套利,还是要继续整治结构性存款。
**相关背景**
--中国央行周日发布2020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2020年第五期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展望调查显示,尽管5月还有最近一次定向降准的第二次实施,但仍有约三成受访机构预计央行会再出台一次全面降准;更长时间段,预计未来三个月中国可能降准的机构数量为59家,占比升至近七成。
--如果说2020年中国经济的上半场主打抗疫战并获得阶段性胜利,那么5月下旬召开的中国两会就料将围绕“六稳与六保”的底限思维布局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在财政货币政策双松已无悬念的大前提下,无论是赤字率的提升抑或专项债规模的扩大都更像是对既成事实的“背书”。
--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围绕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的相关支持举措的成效正在显现,复工复产正逐步达到正常水平,企业困难得到一定缓解,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完)
发稿 路透中文新闻部;整理 侯向明;审校 杨淑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