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T01:11:30

作者 许菁

资料图片:2014年4月,浙江宁波,一名工人路过宁波港集装箱码头。REUTERS/William Hong

路透北京5月13日 - 新冠疫情为历经坎坷的中美经贸关系再添不稳定因素的同时,也在危及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的采购落实进度。疫情考验中国购买需求的同时也在考验美国的供应能力,如何克服困难、最大化落实协议是双方都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协议生效至今已三个月,市场对于中国两年内购买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和服务的目标是否能够完成、履行进展、以及协议是否持续有效的猜测从未停止。多位中国官方人士表示,目前的大方向还是为落实第一阶段协议而努力,双方团队沟通并未提及终止第一阶段协议的倾向,接下来仍需要彼此的不断协调来共同达成目标。

“如果双方都是朝着积极方向迈进的话,个别月份没能完成协议中的采购额度,后续可以在其他月份中陆续找补回来的。”一位了解情况的中国官员对路透称,“毕竟不是一笔交易就能完成的事情,疫情带来的现实困难是要考虑到的。”

随着国内疫情受控,中国的进口采购步伐正逐渐加快,以弥补已经滞后的购买进度。该人士并称,目前中方正在努力采购中,官方最近几个月亦多次在重要会议中讨论疫情影响下如何最大限度完成贸易协议。

另一位接近决策层的消息人士强调,疫情带来的困难是双方都要面对的最实际问题,更需要双方的不断沟通和协调才能完成协议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开启后面阶段的谈判。”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和进口额分别为320.6亿美元和91.9亿美元,前四个月出口和进口分别为1,003.68亿美元和366.9亿美元。尽管自美农产品进口逐渐走强,但一方面疫情影响了中国的购买力,另一方面则是,在疫情的干扰下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出口能力被削弱。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汪涛指出,相比第一阶段协议中确定的中国自美进口目标,今年以来的实际进口进度较慢。其中,美国对华能源产品出口较低可能是由于过去几个月美国外其他地区的能源产品价格较低;对服务贸易而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相关活动受限影响,商务出行和旅游也遭受了较大冲击。

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全球最新发布的报告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国履行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任务更加艰巨,中国今年迄今的自美进口额远低于与目标相符的水平。

两位熟悉交易的交易商表示,中国进口商周一至少购买了四艘将于7月开始付运的美国大豆船货,约24万吨。他们表示,还可能销售更多船货,因一家中国国有企业已经在求购7-11月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或太平洋西北沿岸码头付运的多达20艘船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周二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中美双方应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共同落实好协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上周暗示可能下调全球经济预估,并警告美国和中国不要重启贸易战,这可能削弱从新冠病毒大流行中复苏的势头。

**能源产品采购压力最大**

根据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中国自美进口的制成品、农产品及能源产品采购总额需要达到1,357亿美元,但由于疫情的扰乱以及油价暴跌,相关的能源产品进口压力剧增。

“油价下滑、美国经济停摆背景下,制成品和能源产品后三个季度进口任务重。“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指出,2020年制成品采购额需要达到758亿美元,年度目标增速85%;2020年能源品采购额需要达到265亿美元,年度目标增速724%。

据其测算,一季度来自美国的制成品和能源品采购额分别为87亿元及4亿美元,季度增速分别为-12%及-43%,与全年目标增速相差较大。制成品尚可以通过增加机电产品等采购完成,而能源产品会受到低油价的压制。随着全球疫情肆虐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油价可能会长期维持较为低迷水平。

相比之下,农产品的后续购买压力较小。高瑞东表示,2020年农产品采购额需要达到334亿美元,对应年度目标增速为127%。而从一季度以来看,中国大豆、猪肉、棉花等商品自美进口增长迅速,自美进口农产品总额季度增速110%,仅略微低于目标增速,按此农产品采购增速,全年完成目标压力不大。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David Dollar(杜大伟)近日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举办的一场线上会议称,中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需求情况以及美国的供应能力直接影响着采购进程。能源采购更加困难,疫情让中国2020年的能源需求大幅下降;最难实现的是美国对华服务业出口。

汇丰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师屈宏斌在报告中认为,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似乎加强了华盛顿寻求巩固与中国经济脱钩方法的决心,主战场可能会从贸易转向技术、供应链和资金流。“仅仅是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就可能会打压市场情绪,再加上贸易方面的巨大负面冲击,这很可能会拖累疫后的商业投资反弹,尤其是制造业。”

他表示,最近中美贸易高层通话承诺实施第一阶段协议并说明进展情况步入正轨,有助于平息市场的担忧,然围绕着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特别是临近今年稍晚的美国总统大选,对中国的关注也会加剧。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表示,他将能够在约一到两周后报告中国是否正在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规定的义务,并称对于是否结束该贸易协议感到“非常纠结”。

而在此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努钦通话,双方表示应加强宏观经济和公共卫生合作,努力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落实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推动取得积极成效。双方“还同意尽管当前发生了全球卫生紧急情况,但两国完全期待及时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完)

发稿 许菁;审校 屈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