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市场一周走势回顾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5月11日-5月15日当周中国金融市场摘要:
汇市:
--人民币兑美元CNY=CFXS当周贬0.29%,为连续第二周贬值。本周中美之间的口水战持续扰动市场神经,再加上担忧经济重启过急可能引发疫情二次爆发,市场避险情绪难消,美指继续在高位徘徊,使得人民币难以摆脱震荡偏弱走势。另外周五公布的中国宏观数据整体仍显疲弱,且外部环境日趋恶劣,风险逆转指标有所上行,或表明人民币的贬值压力继续累积;短期需重点关注中美摩擦进展,在有实质举措落地前,人民币大概率延续区间波动。
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央行虽然周四“爽约”中期借贷便利(MLF)续做,但周五终未缺席,续做规模量缩一半,且利率持平。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资金仍较为充盈,央行货币政策边际宽松节奏暂放缓,预计本月LPR报价保持不动的概率较大。
他们并称,备受关注的中国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将在下周召开,“两会”期间央行亦有较强的维稳意图,以待更多政策明朗。目前宏观政策仍以财政政策为主要着力点,未来仍不排除央行动用降准降息手段配合财政政策,保证政府债巨量发行,并拉动消费和投资。
债市:
--中国债市当周现券和国债期货加速调整后回暖。因政府债券供给压力持续加大,此外全面复工复产后经济也初现企稳态势,对于货币政策微调的预期有所升温,周一期现货进一步走弱,不过午后央行公布4月金融数据,虽然不出预料地持续靓丽,但数据公布后债市却就此企稳,随后几日盘中虽有波动,但逢低买盘较强。
尤其是周四和周五,因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却意外当日未续,而在第二天缩量补做,且利率持稳,表明宽松政策节奏暂时放缓,不过债市下方承接力度依旧偏强,连续两日均呈先抑后扬走势。
4月经济数据虽有所回暖,但全面复工复产后复苏势头依旧不强,加之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下周将至,宽松政策虽节奏稍缓但也绝无转向之虞,后续关注两会期间今年政府债券的发行计划,尤其是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
票据:
--中国票据市场转贴利率当周窄幅波动,整体走势平稳。交易员表示,周初转贴利率略有下行,此后大行和做市商对收票节奏有所控制,价格自周三开始企稳回升,全周足年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承兑(国股)成交价在2%-2.05%间震荡。
他们并称,目前各银行票据到期量较大,均有收票补足规模需求;此外疫情过后经济恢复速度仍低于预期,银行放贷情况一般,估计后期仍需收票填充信贷规模,预计转贴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股市:
--中国股市当周窄幅震荡,沪综指.SSEC微跌0.9%。尽管中国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仍在逐步恢复常态过程中,但个别地区的散发病例不断,令新冠疫情担忧始终难消;此外全球疫情依旧未现拐点,尽管不少发达经济体已着手逐步重启经济,但受疫情重创后回暖势头仍存疑,A股向上动力始终受限。短期内大盘料延续盘局,而下周全国两会将召开,市场仍期待会上能释放更多政策信号。(完)
整理 张晓翀/边竞/韩笑;审校 张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