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T10:56:54

路透北京5月18日 - 中国银保监会周一称,境外疫情蔓延扩散趋势仍在上升,银行保险业面临的外部输入风险有所上升。目前情况看,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在预期范围内,股市、债市、汇市总体运行平稳,海外疫情对银行业保险业的影响总体可控。

银保监会网站刊登的答记者问并指出,下一步将根据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实际需求,调整优化金融政策,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实施期限,积极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发放信用贷款。

银保监会指出,银行保险业面临的外部输入性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外贸企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加大外需下降压力,外贸企业出现出口订单推迟、取消、减少等情况,有可能加剧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和相关贷款质量劣变概率。

二是海外疫情对中国供应链稳定形成冲击,部分原料、零部件等较为依赖海外供应的行业受影响较为明显,一些企业复工复产可能受到拖累,生产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上升,未来也有可能反映在银行资产质量上。

此外,还包括海外金融市场震荡加剧,股票、债券、黄金、大宗商品价格均一度出现大幅下跌,相关风险通过投资者信心、资本流动等渠道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形成一些负面影响。

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小微企业度过难关方面,银保监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银行机构已对超过1.2万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截至5月17日,银行机构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供的信贷支持已超过3.11万亿元。

“(下一步)根据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实际需求,调整优化金融政策,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实施期限,积极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发放信用贷款。”银保监会称。

同时,截至4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27.34%,远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94%,在2019年基础上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稳妥开展高风险机构股权清理**

银保监会表示,在包商银行等风险处置化解过程中,银保监会把清理违规股东股权作为重要抓手。

“目前,包商银行等机构的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工作有序推进。对于社会较为关注的其他问题机构,相关股权重整方案目前已相继出台,涉及的问题股东也正在有序清退。”银保监会称。

但银保监会也强调,加强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一是研究制定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等制度规范,加快建立股权集中托管、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公开等监管机制。

二是坚持将打击股东违法违规行为作为监管工作重点,持续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三是开展公司治理评估,进一步严格股东资质审核,优化股东结构,规范股东行为。

在资管新规进展方面,银保监会称,在规范发行符合新规要求的理财产品同时,对于存量业务严格制定整改计划,并按进度紮实有序推进整改。

“工作中,注意到部分银行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资管新规补充通知精神,过渡期结束后,由于特殊原因而难以处置的存量资产,可由相关机构提出申请和承诺,经金融监管部门同意,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银保监会称。

此外,也将根据实际,配合央行研究是否对相关政策进行小幅适度调整。

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合计25.9万亿元,运行总体平稳。(完)

参看详情,请点选银保监会网站here

发稿 马蓉;审校 吴云凌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