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T09:31:50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5月18日-5月22日当周中国金融市场摘要:

汇市:

--人民币兑美元CNY=CFXS当周贬0.59%,为连续第三周贬值。本周市场关注热点变化较快,风险偏好反复切换。上周末美国升级围堵华为公司的举措推升避险情绪,而周中一项新冠疫苗早期试验进展乐观及德法提议设立复苏基金的消息,则又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美指承压下跌;不过周五因港版国安法中美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避险情绪重新升温,人民币一度大跌至七个半月新低7.1440元。另外从风险逆转指标看,近期人民币贬值预期亦有所累积,不排除两会结束后汇率弹性上升以释放压力的可能;短期需密切关注中美双方的举措。

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央行当周公开市场零操作,逆回购连续36日缺席,当周既无资金投放亦无回笼。市场人士认为,本周资金面虽有所波动,但央行依然按兵不动,货币政策操作显露谨慎姿态;不过鉴于疫情影响,整体宽松趋势未改,6月MLF到期规模偏大,且在地方债巨量发行过程中,央行料仍会灵活操作予以配合。

而本周三公布的5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一如预期持平上月。业内人士指出,本月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维持利率不变,同时在近期流动性边际收敛下央行仍继续暂停逆回购,货币政策进入阶段性观察期,叠加二级市场利率逐渐回升,亦抑制报价行下调LPR报价的动力。

他们并认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态势仍在继续,且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的趋势不改,6月MLF操作利率和LPR报价仍有下调的可能;不过鉴于国内疫情相对稳定,前期连续且大幅度的宽松措施料被“少食多餐”式的宽松替代。

债市:

--中国债市当周大幅震荡,前半周市场静待中国“两会”开幕,观望氛围较浓,受资金面波动和机构期现套利策略影响,长端和中短端走势有所分化。周五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对诸多政策予以明确,今年政府没有设定经济增速量化指标,且货币政策维持偏宽松的基调得以确认,债市全线大幅走暖。此外市场担忧中美贸易争端再起,避险情绪回升。预计后期债市整体仍有走强可能。

票据:

--中国票据市场转贴利率当周走高,足年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承兑(国股)电票上行逾10个基点(bp)。交易员表示,当周票据供给增多,而买方配置谨慎,且大行一度缺席,导致转贴利率一路走高;此外资金面虽亦有波动,但对市场影响不大,月内转贴利率再度下行概率不大,关注6月央行货币政策具体操作。

股市:

--中国股市沪综指.SSEC当周收低1.9%。新冠疫苗研制进展较为顺利,令市场看到疫情结束的曙光,但中美贸易冲突有再度加剧态势,美国欲对华为在全球采购芯片进行封杀,A股科技板块走势受累,前四个交易日大盘维持区间震荡,但势头显弱。周五全国人大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出炉,赤字率虽然不出预料大幅提升,但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低于预期,刺激力度稍逊令市场有些失望,股指破位下行。

大盘此前不断做出上冲尝试,但目前经济虽有所回暖,距离全面复苏依旧尚远,股市缺乏后劲,短线向下突破后,关注财政政策发力后,近期货币政策会否有进一步配套政策,并关注2,800点整数关的支撑力度。(完)

整理 侯向明/边竞/韩笑;审校 张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