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冠危机巩固美元全球霸主地位 欧元相形见绌
路透伦敦5月21日 - 新冠病毒危机暴露出了欧元区的脆弱性,同时巩固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作为全球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这可能对欧元有朝一日取代美元成为全球首选货币的想法造成致命打击。
这几个月以来已经凸显出美元在全球贸易、投资、借贷和央行储备中的主导地位,甚至可能更形巩固,特别是受美国和欧洲不同的危机应对影响。
法国和德国本周提议设立一项欧盟复苏基金,由成员国联合发债来提供资金,如果该提议能够增强欧盟内部的凝聚力,那么欧元的国际地位可能会得到提升。
但经济学家表示,即使该提议能在5月底的欧盟会议上获得通过,围绕预算支出或发行新冠债券以援助较贫困国家的争论,已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欧元可能分崩离析的担忧。
“这场危机再度表明,欧元或许不会永远存在,”PIMCO全球经济顾问方艾硕表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享有更加至高无上的地位。”
近几年欧元在全球金融界的比重已经缩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欧元在央行储备中所占比重约为20%,低于2010年时的将近26%,不过欧洲央行的负利率政策要为此负上一部分责任。同时,美元的比重为61%。
欧洲央行一项反映欧元国际地位的指数已经大幅下滑,该指数最近一次更新是在2017年,已经从2000年代初期的逾27%滑落至不到22%。
欧元在外汇交易和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占比也稳步下降,而且在国际借款中落后于美元。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占全球支付的31%,低于2012年时的逾40%。美元占比则从30%升至44%。
**美元热潮**
3月市场恐慌期间,凸显出全球对美元的依赖,当时企业争抢美元流动性以支付帐单、赎回债务或只是增加缓冲资金。
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学资深研究员Brad Setser表示,这证明在危机时期能取得美元是最重要的,因此“各个央行将预期,未来他们将需持有美元”。
这股热潮让美元=USD在10天内就大涨8%,在美联储与多家央行建立互换额度以确保美元供应无虞之后,争抢美元的热潮才平息下来。
对于其他需要美元应急的国家,美联储提供回购贷款,只要这些国家持有美国公债作为抵押。
国际金融协会(IIF)副首席经济学家Elina Ribakova将美联储的行动与“胆小”的欧洲央行进行了对比。
“看看现在和2008年的情况,会发现美联储在承认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进展,” Ribakova说。
最近几个月,欧洲央行只与保加利亚和克罗地亚建立了货币互换额度,但“没有进行类似的讨论,来谈谈如果欧元资金枯竭了该怎么办,”她补充称。
“如果想要挑战美元的地位,要更加积极主动才行。”
**机遇**
自1999年欧元面世以来,欧元支持者一直在努力终结美元自二战结束后的主导地位。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中国的贸易争端、以及对伊朗重新实施制裁等海外交涉中诉诸于将美元武器化时,这种呼声变得愈发响亮。
前欧洲央行负责市场操作的主管Francesco Papadia表示,美元的“终极安全资产”角色赋予它一种优势,“即使美国总统的无能和反复无常也无法抵消”。
他补充说,如果美国的政策反应促使美国比欧洲更快复苏,那么当前危机可能进一步损及欧元的国际地位。
但这也为储备管理机构提供了解决欧元的一个弊端的机会:缺乏与美国公债相媲美的大量“安全”资产。
各国央行通常持有其选定货币计价的债券作为储备。流通量超过17万亿美元、评级为AAA的美国公债最接近无风险资产。
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公债市场规模加在一起还不到美国公债的一半,而且只有德国公债评级为AAA。
即使需增加借债为新冠疫情复苏计划提供资金,德债规模仍远远比不上美债。
为法国与德国提出的复苏基金计划提供支持,可能为欧元联合债券奠定基础,该债券最终可能为储备经理提供一个能够取代美债的无风险替代品。
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Barry Eichengreen,短期而言,美中紧张情势可能降低中国将美元资产做为其主要储备的意愿。Eichengreen一直认为,可以有超过一种的储备货币。
部分央行的储备货币已经开始多元化。例如俄罗斯在2014年遭到美国制裁后,该国央行就减持美债,俄油也将出口合约改为欧元计价。
“我还不会把欧洲排除在外,”Eichengreen补充说,“如同欧洲一体化之父让·莫内(Jean Monnet)的名言:‘欧洲是在危机中成长。’”(完)
编译 汪红英/郑茵/张若琪/艾茂林/杜明霞/陈宗琦;审校 张明钧/孙茉莉/张涛/戴素萍/王兴亚/张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