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7T10:57:36

路透北京5月27日 - 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周三在2020年预算草案审查结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不断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坚持举债规模与偿债能力相匹配原则,完善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确定机制。

新华社刊登报告全文并指出,要探索建立专项债券发行与建设项目挂钩机制。合理分配并管好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将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责任,加快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依法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妥善处置地方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报告称。

报告指出,当前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各领域财政支出刚性增长,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突显。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加大对地方财政的保障力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要加快推进财税改革,适当加强中央在知识产权保护、基本养老保险、跨区域生态保护等方面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

加快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今年将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印花税法等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健全地方税体系,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

报告认为,2019年在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部分项目预算执行与预算相比变动较大,预算执行不够严肃;一些地方财政“三保”压力加大,政府债务负担较重,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压力较大等。

报告要求2020年审计部门要对应对疫情防控财税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国务院今年适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落实和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要强化预算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事项,需要出台的支出政策原则上在以后年度预算安排。

根据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国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270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预算执行数下降5.3%;支出247,850亿元,增长3.8%;加上调入资金和使用结转结余,全国财政赤字37,600亿元,增加10,000亿元。

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新增规模9,800亿元,一般债务余额限额142,889.2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新增规模37,500亿元,专项债务余额限额145,185.08亿元。(完)

发稿 乔艳红;审校 林高丽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