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放缓 各地尝试“旅行泡泡”解封边境

随着世界许多地方新型肺炎疫情放缓,一些疫情差不多的地区之间正在商讨互相开放边境,让双方的旅客可以在这些地区之间旅游或工作,而不须在入境后进行隔离。
这些互相开放边境的做法称为“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其中位于欧洲的“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已经互相开放边境。另外正在准备设立“旅游泡泡”的地区包括澳洲和新西兰,中国大陆和新加坡,还有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等。
英国早前据报计划与法国设立“旅游走廊”(travel corridor),容许双方旅客入境后不须进行自我隔离,但英国政府之后否认有相关计划。
英国商界和大学这星期要求当地政府加紧与外国政府商讨,向一些来自疫情不太严重地区的旅客开放边境。它们指出,如果英国不能重新加强与外地的接触,将很难恢复经济。
取消旅行限制的尝试
“旅游泡泡”被视为新型肺炎爆发后,各国慢慢放松旅行限制的第一步。
许多国家在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后对国际旅游实施不同程度的限制,一些地方只容许公民或永久居民入境,也有国家规定入境人士必须接受新型肺炎病毒检测并进行强制隔离。
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初呼吁,各国不应以阻止新型肺炎病毒传播为由实施这些限制,但美国、俄罗斯等国都无视世卫的建议,在今年初限制曾到访中国大陆的旅客入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月曾批评美国的做法“带了一个很坏的头”,但之后随着中国大陆疫情好转、美国的疫情变差,中国在3月宣布禁止所有外国公民入境。

图片版权 Getty Images
“旅游泡泡”和“旅行走廊”
目前大部份“旅游泡泡”都仍然在商议中。另外,一些没有陆地连接的地区也正在考虑设立空中“旅行走廊”(travel corridor),利用飞机将两地连接起来,这些地区的旅客抵达目的地后同样不用进行隔离。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之间设立了欧洲首个“旅游泡泡”。这三个地区的新型肺炎疫情都不太严重,它们至今合共只有少于150人死于新型肺炎。它们在5月互相开放边境,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出三地,但从这个范围外进入的旅客都须要自我隔离。
但各地的“旅游泡泡”开放的程度不一。芬兰和爱沙尼亚早前局部开放边境,但只限于商人、学生或教师。
香港、澳门和广东省也准备实行“旅游泡泡”,但目前仅限于一些特殊人群,且出入境前都需要在各地认可的机构进行病毒检测,确定没有患上新型肺炎病毒后才可获豁免,不用接受强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