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女教师在中国的故事:佛洛伊德之死改变了我的学生们
贾思敏·科克伦(Jasmine Cochran)是在广州教书的一名英语外教。37岁的她来自美国南方一个名叫皮卡尤恩(Picayune)的小镇。
美国黑人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所引发“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 简称BLM)的全球抗疫运动也触及到了她所教授的学生们,也让中国学生们第一次认真思考并与她公开讨论种族歧视问题。
而这一切对贾思敏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从美国到中国的经历
由于皮肤颜色,贾思敏从小就经历过许多种族歧视。这些歧视往往是毫不掩饰、赤裸裸的。
比如,她小时候在家外面玩时,经常会有一些男子驾车向她加速急奔而来,在快到她跟前时再突然急刹车呼啸而去,车里的男子随即发出震耳欲聋的大笑声。
大学毕业后,贾思敏结婚、成家,并生了孩子。她和先生一直考虑能移居国外生活。
一日,一位朋友建议说中国缺英语老师,于是她和丈夫在2016年来到了中国。
他们先来到中国北方的一座城市,贾思敏在那里教高中英语。两年后,他们搬到了广州。
中国的种族歧视状况
在中国,贾思敏经历的种族歧视与美国不大一样;她认为更多是基于不了解和无知。
比如,一些中国人会在大街上摸她的皮肤和头发,有些人甚至还尾随围观她。她虽然知道这些举止没有恶意,但也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即使在课堂上,贾思敏也碰到了由于肤色所引起的问题。
贾思敏知道,她可能是学生们所接触到的第一位黑人老师。她负责教他们英语语言和文学,学生年龄在14-16之间。
虽然,贾思敏希望能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黑人历史,但再三思考之后还是决定先不从奴隶史入手。
她告诉学生,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史只是黑人历史中最可怕的一部分,既不是开始,当然也不是结束。
贾思敏先从古非洲马里帝国的国王曼萨·穆萨(Mansa Musa)的故事讲起。穆萨据说是中世纪最富有的人。
大多数学生对贾思敏所讲的黑人历史和故事比较信服,他们也就相关问题踊跃提问,但也有一些学生不买帐。学生们就非洲文明和财富提出许多问题。
学生们还对美国著名非裔作家和演讲家,废奴领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的自传提出疑问。其中一名学生说,这感觉就像小说一样。
另外一名学生甚至提出能否让一名白人外教跟贾思敏一起上课,看看贾思敏所说的这些黑人故事是否是真的。
还有一名学生给贾思敏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自己更愿意让白人外教上课。这名学生在信中说,她不明白为什么黑人要要求平等,他们需要自己赢得平等,证明自身价值。
贾思敏深受刺痛,但她强迫自己要冷静,找出最佳解决问题方案。
她请求白人外教的帮助。贾思敏的白人同事跟中国学生们聊天,并向他们提出挑战,让他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不愿意接受黑人老师的话。
中国学生的转变与思考
在中国4月份解除新冠疫情封锁学生返校后,贾思敏注意到学生们的明显变化。
贾思敏教同一拨学生已经近2年了,她能看出来他们想跟她讨论一些事情。
很快,学生们就问贾思敏是否听说过艾莫德·阿伯里(Ahmaud Arbery)?
贾思敏当然知道。
阿伯里也是非裔美国人,他在跑步时遭到一对白人父子的追杀,被开枪打死。
贾思敏反问学生他们是怎么知道阿伯里被枪杀的故事的,学生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有学生说,这真可怕。
他们在网上读到这个故事时,真不相信阿伯里因为跑步就被人活活枪杀了。
贾思敏于是利用这个机会在课堂上展开一场对话讨论。
而当5月底佛洛伊德遭美国警察暴力执法窒息而死的消息传到中国后,学生们又主动找到贾思敏进行讨论。
这次,许多学生开始反省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家中一些反对和歧视黑人的言论。
比如,有些学生承认家里人说黑人智商低,很危险等。
学生们感到困惑,不知道该相信谁,是相信从未接触过黑人的家长呢,还是应该相信新闻和贾思敏老师的话?
贾思敏决定把学生们的疑问和思考与课堂结合起来。
希望与未来
她用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作品《不可儿戏》(又译《真诚最重要》——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来举例说明。
在王尔德的这部讽刺喜剧中的第三幕,一个角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们生活在一个浮华表面的时代。
于是,贾思敏让学生来讨论:我们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浮华表面时代呢,还是生活在新的启蒙时代?人们正在意识到同胞所遭到的不公待遇。
其中,有一名学生对此非常有感想,回家后就佛洛伊德之死写了一首诗。
诗中写道:“年轻一代不会再容忍下去,革命会从我们开始。”
但贾思敏承认观看和跟踪BLM运动让人劳心费神,有时晚上还睡不好觉。
贾思敏思考了许多问题,包括她的中国学生们将如何消化这一切。
但当她看着自己两个女儿(一个6岁,另外一个10岁)随意切换,用英语和汉语流利交谈时,贾思敏想,她们才是真正的全球公民,世界就在她们脚下。
她的两个女儿有一次在争论谁会成为下一位非裔美国女总统?
说到这,贾思敏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