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李澄欣
2020-06-25T11:46:22.711Z

(德国之声中文网)狗是宠物还是食物?这是每年夏至都要辩论一次的话题。

以「夏至荔枝狗肉节」闻名的广西玉林,今年无惧新冠疫情继续「过节」,周日(21日)夏至起展开爲期一周的「节日」,吃狗在当地被视爲是在夏天驱暑补身的方式。

据报由于多年来受到爱狗人士谴责,现时狗肉大多数集中处理屠宰,不再现杀现卖。但有网上片段流传,玉林肉贩在一个市场中一字排开处理狗肉,肉贩没戴口罩丶手套,贩售狗肉的餐厅员工也缺乏防护装备,有民众徒手翻狗肉,被网民批评罔顾疫情,也有人指吃狗肉残忍。

「跟冬至吃饺子一样」

对於玉林人,这些新闻看得不是味儿,他们每年都要背负残忍丶野蛮的恶名。

45岁陈先生在玉林土生土长,他对德国之声表示自己从小就吃狗肉,但跟很多玉林人一样并不常吃,一年最多吃两三次,其中夏至吃狗是习俗。他说吃狗对玉林人来説很平常,所谓「狗肉节」只是商人和媒体的渲染,本地人并不认爲是节日,也没有特别的庆祝活动,「只是外地人丶外国人给我们贴的标签,这几年被爱狗人士閙大,説成是节日」。

年轻一辈玉林人也有同感。27岁的卢小姐对德国之声形容,夏至吃狗肉「跟冬至吃饺子丶元宵吃汤圆一样」,不过是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吃吃肉丶喝喝酒,「我2012年读大学时第一次听到人家骂狗肉节,觉得很惊讶,因爲我从来没听过这个节日」。

事实上,两广一直有夏至吃狗的风俗,为何会提升至「节日」层次,坊间有不同説法,有指是源自2009年玉林市旅游局主办玉林国际旅游美食节武林烹饪大赛,「玉林脆皮狗」获美味金奖,也有指是玉林商人2010年起推动「夏至荔枝狗肉节」促销,自此引爆海内外舆论。

事件经发酵后,成为吃狗和爱狗人士每年的拉锯战。有爱狗人士花费数千元人民币向商家买狗以图拯救动物,也曾有人到玉林举牌拉横幅高调声讨狗肉节。

相关图集:狗列「伴侣动物」 中国禁食狗肉有谱?

狗列「伴侣动物」:中国将出台法律草案将犬只重新归类为宠物,而非家畜。动物权益组织对这个做法表示肯定。中国农业农村部表示:「狗已『特化』为伴侣动物,不宜列入畜禽管理。」畜禽是指那些可以将其作为食物、取牛奶、毛皮、和制成纤维和药物的动物。新草案已向公众开放征求意见,并确定了18个传统牲畜品种,包括牛、猪、鸡和骆驼。该部还列出13种特殊物种,包括驯鹿、野鸡、羊驼、狐狸和鸵鸟等13种将免于动物交易限制。
爱我就不要吃我:在中国的一些地方,狗被认为是一种美味佳肴。广西地区的玉林市每年6月都会举办狗肉节。据人道协会估计,每年约有1000万只狗被杀,用于全国的狗肉交易。
文化还是生意?:廣西自治區有举办狗肉節的传统。玉林当地人认为,吃狗肉和吃猪肉没有区别,是夏季的传统习俗。但动物维权人士称,这个节日没有文化价值,只是为了做生意而设立的。
「狗肉节将继续进行」:玉林居民李永伟对法新社记者说,狗和其他肉类一样,都是一样的。他说:「你不应该强迫人们做出他们不愿意做出的选择,就像你不会强迫别人成为基督徒或佛教徒或穆斯林一样。」另一位居民说:[这个节日还将继续下去。年轻人、老人、甚至婴儿都在吃狗肉。这是传统。」
「狗是我们的朋友」:批评中国大规模屠狗的声浪此起彼伏。动物维权人士杨玉华说:「我们来到玉林,是想告诉人们,狗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残忍地宰杀它们。」根据一项民调显示,三分之二的中国人要求结束狗肉节。图为动物维权人士在中国驻洛杉矶大使馆前抗议玉林狗肉节。
多少狗遭屠宰:据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人道协会称,中国每年有多达1千万只狗被杀,其中有多达1万是在玉林节而被杀。虽然大部分肉品都是通过合法的养殖场,但仍有许多私下秘密经营的狗肉屠宰场都试图逃避食品安全检查。
刀下留狗:2015年,爱狗人士杨晓云从中国北方的老家天津来到玉林,花了约7千元人民币(约944欧元)在市场上买了100只狗,拯救它们的性命。这些狗被安置在临时收容所里。
法律怎么说?:2015年,玉林政府试图与狗肉节撇清关系,并宣布了新的限制措施。新规定不允许商贩在公共场合宰杀狗,或在公共场所摆放狗的尸体,也不被允许在户外供餐。但在中国,并没有禁止吃狗肉的法律。图为商贩们在市场上卖狗肉的画面。
亚洲其他吃狗的国家:除了中国,在越南等亚洲其他国家,狗肉仍然是一道受欢迎的菜肴,甚至被认为是春药。在过去几年里,非法狗肉交易在亚洲各地蓬勃发展,价值数百万美元,批评者说,这种做法是毫无必要的残忍行为,而且对公众健康的风险越来越大。据估计,在亚洲各地每年有3千万只狗被吃掉。图为玉林当地人食用狗料理的画面。

「不吃宠物狗」

自小吃狗的陈先生认爲,各地爱好不同肉类只是文化差异,不是文明与否的问题,他直言玉林人没有「狗是人类朋友」的观念,希望外界不要先入爲主。「外地人觉得我们吃狗很残忍,但对印度人来説,他们也觉得西方人吃牛排是屠夫丶杀人犯,我们也可以觉得美国人吃火鷄很残忍。」

他续指,玉林也有爱狗人士不吃狗,但双方「你养你的狗,我吃我的狗」,互不干涉。

卢小姐则因爲宗教原因不吃狗,但并不抗拒别人吃,她形容吃狗和吃猪牛无异,「爲什麽我们需要觉得吃狗很特别,但又不需要觉得吃猪丶牛丶羊很特别呢?对我来説是一个性质」。

两人都强调,玉林人平常吃的不是宠物狗,而是经过人工养殖和正规屠宰的肉狗,跟野味更是两回事。对於有动物保护人士称不少狗其实是偷来的宠物狗,卢小姐赞成要严惩,但认爲与吃狗无关,「应该制止偷狗的行爲,但不是制止吃狗肉,就好像有人偷鸡,你应该制止偷鷄的行爲,而不是制止人吃鷄」。

动保组织玉林救小狗

可是随着中国养狗人数增加,全国有超过2,740万只宠物狗,国内反对玉林人吃狗的呼声越来越大,海外人士也声援。2年前就有逾300万人在网上联署抵制狗肉节。

国际动物福利组织国际人道协会(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HSI)表示,每年玉林狗肉节都有成千上万狗只被残酷杀害成爲盘中餐,而今年新冠疫情下仍照办活动,是商人爲求敛财不顾人群聚集风险。

该组织本月初从玉林商贩手中救出10只小狗,义工Jennifer Chen表示,她看到现场一堆小狗被困在笼里害怕得发抖,「不敢相信有人想要吃这些可爱小宝贝」。

除了杀狗残忍,舆论还关注无牌狗肉经营丶狗只养殖和运输期间环境恶劣,恐沦病毒温床,为下一次瘟疫大流行埋下伏笔。

会否全国禁吃狗?

新冠疫情爆发,正好是禁狗肉的时机。中国政府今年2月宣布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农业部4月首次将狗列为「伴侣动物」而非畜禽,多个省市也陆续修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其中深圳市成爲全国首个禁吃狗肉的城市。

目前除了玉林,江苏沛县丶吉林丶广东丶广西等多地都有吃狗肉传统,外界关注禁令会否逐步扩至全国。

对此,从小吃狗肉的玉林人陈先生无奈道:「如果政府立法禁止吃狗,我肯定是要遵守的,但我内心肯定是反对的!」

不吃狗肉的90后卢小姐也反对立法,甚至对此感气愤,认爲是侵犯自由,「你可以不吃狗,但你为什麽要干涉我们的习惯和价值观?」。她称网传禁吃狗肉的原因是猫狗作为宠物,与人类建立起比其他动物更亲近的关系,加上港台也禁止,是现代人类文明的要求和体现,她直言无法认同,「感觉这个理由很无赖,为什麽不吃狗就是文明?」。

翻查资料,香港早在1950年代因为疯狗病泛滥而订立《猫狗条例》,禁止屠宰猫狗食用;台湾则在2017年通过《动物保护法》修正草案,烹吃猫狗可罚款5万至25万台币。

玉林狗肉文化根深蒂固,禁吃狗恐激起民愤,惟两位受访玉林人均赞成当局加强规管狗只养殖和屠宰,以保障公共卫生,陈先生形容「政府该做的就应该做」,卢小姐也说:「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任。」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