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T12:43:01.489Z
波茨坦塞西利安霍夫宫(Schloss Cecilienhof)
(德国之声中文网)一个蓝色的玻璃小器皿,因发生熔化而完全变形。这个玻璃瓶是1945年广岛核弹爆炸一幸存者全家仅剩的一件回忆物。来自广岛和平纪念馆的这件记忆品现陈列于波茨坦。它是普鲁士宫殿和花园基金会主办的纪念塞西利安霍夫会议75周年新展览上的133件展品之一。因为,在谈判期间,美国也决定了对战争对手日本使用原子弹。
基金会总监福格特海尔(Christoph Martin Vogtherr)指出,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举行的波茨坦会议使塞西利安霍夫得到了她历史上的最大意义,新展览展示了世界史上的这一重要时刻。
二战结束、欧洲从纳粹手中获得解放后,美国、英国、苏联这三大战胜国政治领袖于1945年夏在波茨坦举行会议,磋商紧迫政治议题,其中包括如何对待被战胜的德国、如何处理中近东和东亚问题。对与纳粹德国结盟的大日本帝国的战争尚未结束。
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独裁者斯大林均下榻于巴贝尔斯贝格(Babelsberg)区的别墅。会议在塞西利安霍夫宫举行。7月底,在国会选举中获胜的艾德礼(Clement Attlee)接替丘吉尔任首相,代表大不列颠参加会议。
美国、英国、苏联这三大战胜国政治领袖于1945年夏在波茨坦举行会议
最终,战胜国们在《波茨坦协定》中就如何处理德国问题在多个领域达成原则一致:去除纳粹化、非军事化、以拆除工业设施支付赔偿、民主化和去中央化。
在波茨坦会议上,西方战胜国们也暂时承认将奥德-奈斯河-线为德国东部边界,并确认,德国边界将在以后的和平协议中最终确定。会议还决定,"以有序和人道的方式"将德国人从波兰、捷克和匈牙利送至现存的德国境内。
在这个分成22个展室、共1000多平米的展览上,人们可以看到会议大厅、那3名国家领导人当时的工作室。借助当时的照片和苏军、美军拍摄的影片,相关房间得以尽可能复制成原样。
作为对所缺少的苏联代表团当时使用的家具的代替品,展出了一幅斯大利巨幅油画的拷贝。画上,斯大林背后是一大片展现农业、工业和现代化的风景。基金会一名工作人员在事先播放的一部背景介绍影片中指出,此画虽给人以现实感,却是目的性十足的摆拍,将斯大林升华为"众民族的父亲"和"国家的救星"。
借助一个多媒体讲解器,人们还能看到当年围坐在会议桌边的那些政要们。基金会强调指出,此举是要让参观者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进入那个立场强硬、争论激烈的谈判世界",回味当时的会场气氛。
战胜国们的地缘政治决定被展示了出来;受到影响的一方也得以在展览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仅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众多历史上的"无名者"--核弹遇难者、被驱赶者和地下抵抗者--也在展览上占有一席之地。投掷广岛核弹的那架轰炸机飞行员的那句话也出现在展览会的墙上:"我的上帝,我们干了什么。"(«My god, what have we done.»)
纪念核弹受害人命运的还有另一件展品。日本在遭受核弹攻击后无条件投降。那是一名12岁学生的一个饭盒。策展人西米希(Matthias Simmich)告知,广岛原子弹爆炸后,这位男孩的父亲一连数天寻找儿子,最后只找到上面刻有名字的那个锡皮饭盒,那是他儿子所剩下的唯一的东西。
纪念波茨坦会议75周年特展《波茨坦会议1945--世界新秩序》展期:6月23日-12月31日;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7.30。
相关图集:图说德国历史(2):从建立帝国到柏林墙倒塌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很长的一个时期,割据德国土地的是一些独立的小邦国。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统治时期,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是最重要的一位人物。他是19世纪德国统一的最大功臣。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国发动战争打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后,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至1918):
20世纪初,欧洲国家再次陷入争夺霸权的权力斗争。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应负主要责任。与死亡作伴的前线士兵受到“为祖国英勇献身”的蛊惑。近两千万人死于战场。德国最终战败。
魏玛共和国 (1918至1933):魏玛共和国(1918年至193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威廉二世皇帝被罢免。在魏玛市,政治家们决定制定德国历史上的首部民主宪法。但是,年轻的共和国有许多反对者。此外,战后时期贫困和失业严重。然而,从1929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中走出一位强硬人物。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1923年,希特勒试图推翻共和国政府未遂入狱。但到了1933年,便开始了希特勒时代。他成为帝国总理,监禁和杀害政治异己,并在人民当中传播雅利安种族天生优于其它种族的种族主义思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年轻的民主国家就变成为了独裁国家,即所谓的“第三帝国”。
犹太人大屠杀:
国家社会主义者迫害所有他们眼中“下等”的人。同性恋者、残疾人、辛提人和罗姆人,但最主要的是犹太人。希特勒想彻底灭绝他们。当邻居被捕时,大多数德国人选择的是视而不见。 600万犹太人在集中营死于疾病和饥饿,或在毒气室被杀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
在很长的时间里,欧洲邻国很少关注德国发生的事情。但后来德国占领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结盟反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了六年,直到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战争造成7000多万人丧生,全球许多城市成为一片废墟。希特勒于1945年4月30日自杀。
战后德国分裂:
根据战胜国协议,德国不得不将其四分之一的领土交给波兰和苏联管辖。其余地区分为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占领区。图中展现的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杜鲁门(Harry S. Truman)和斯大林(Josef Stalin)在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上的情形。此次会议决定了德国的未来。
两个德国:
最迟在1948年,盟国之间的合作结束。西方大国推动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RD)的成立。而苏联则在1949年协助成立了第二个德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DDR)。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RD)很快奉行了西方的政策,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DDR)则成为共产主义苏联的“兄弟国家”。
建造柏林墙:
战后的德国首都柏林也被划分给多个战胜国。 196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DDR)修建了穿越柏林市中心的隔离墙,名曰是为了保护其公民免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资本主义影响。实际上是民众被封锁。要想逃离,只能冒着被枪杀的危险。这座墙的建造将很多家庭拆散。
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
在西部的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为了国家的重建,到处都急需劳动力。早在1950年代,许多家庭就已经生活地不错。他们甚至有能力买车、去度假。其它国家羡慕德国的经济奇迹,其经济复苏的速度快于许多曾遭德国侵略的国家。
东德的计划经济:
在东德,经济是由国家计划管理的。公司不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国家。基本食品、车票和房租非常便宜,但香蕉或咖啡等“奢侈品”少见。为买这些稀有的“奢侈品”,人们要排队几个小时。只有很少人有电话,而要买一辆私家车,也需要等待数年。
东德秘密警察的监视:
民主德国宣扬人人平等,但同时其公民却时刻受到国家安全人员(Stasi)的监视。任何想逃往西方或反对政府的人,等待他们的都将是严重的后果。无人知道身边谁在为秘密警察工作,他们甚至会向政府出卖自己的兄弟或最好的朋友。
1989年柏林墙倒塌:
在前东德,百姓不满意,经济也不景气。从1989年秋天开始,成千上万的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争取更多的民主。之后便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11月9日两德之间的过境站开放,成千上万的东德人涌向西柏林。 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历史被画上了句号。
凝练/洪沙(据基督新教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