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风险积聚 多家投行看跌人民币
路透上海/新加坡6月5日 - 全球多家银行开始看跌人民币,预期人民币可能在未来几周内跌破纪录低点,这对最近推高全球金融市场的乐观情绪构成威胁。
中美两国在香港自治权、新冠疫情应对、以及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履行进展等问题上的分歧日益加深,使人民币出现几个月来最为震荡的走势,且面临压力。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周创下历史新低,尽管有所反弹,但分析师愈发警惕未来数月人民币将出现急跌,对股市和其他亚币产生影响。
“对此我有点担心,”野村全球外汇策略主管Craig Chan在本周一次线上讨论会上对投资者说道。
他称人民币跌穿7.2“只是时间问题”,并称中国达不到美国商品采购目标,是累及人民币再次下滑的主要风险。
“这些负面因素的导火索实际上可能会传遍全球市场。”Chan说道。
并不是只有Chan持有这一看法。即便美元最近遭遇几个月来最严峻的跌势,巴克莱、澳新银行、高盛分析师及其他人也越发认为,未来几个月美元/人民币会上涨。
高盛上周将人民币/美元三个月汇率目标由7.15调降至7.25,预期在此之后人民币可能会上涨,不过也降低了涨幅预期。
**巨大不确定性**
分析师称,8月份之前对贸易协议进行的六个月期评估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引爆点,因为外界认为中国今年还远落后于365亿美元农产品采购的目标。野村预估,中国料仅能购买133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
可以肯定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持负面看法。也不是所有预测机构都认为中美紧张局势会像2019年的贸易战以及2015-2016年中国金融低迷期那样动荡不安。
据熟悉特朗普政府想法的人士称,在大选年,特朗普除了坚持贸易协议,似乎别无选择,尽管他对于北京的新冠疫情处理方式不满。
即便如此,季节性因素和其他因素也在令人民币承压,因中资企业未来几个月的年中派息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推动对美元的需求。
而且人民币升值所需要的中美关系稳定局势似乎是白日梦。
“现在两国之间的争端覆盖了一系列问题,似乎不太可能很快得到解决,”高盛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他们并下调了对人民币的前景预估。(完)
编译 王颖/孙茉莉/刘秀红;审校 白云/王兴亚/李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