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2T06:07:19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6月8日-12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经】

--《焦点》中国5月出口由升转降进口续创逾四年新低,外贸前景短期仍难乐观

尽管有防疫物资等支撑,外需疲弱的影响仍然在中国5月外贸数据中体现,出口由升转降,降幅小于预期,进口则继续受量价双重打击刷新逾四年最低,世界范围的抗疫仍未接近尾声,意味着短期外贸前景仍不乐观。

--《焦点》中国5月CPI涨幅降至“2时代”,货币政策抉择更多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以猪肉和鲜果鲜菜为首的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带动中国5月CPI同比涨幅降至“2时代”,并创下14个月最低水平。随着疫情冲击逐渐消退,仍处低位的非食品价格有望逐渐向上修复。分析人士认为中国CPI出现通缩的可能性不大,年内余下时间通胀整体料保持温和,货币政策抉择更多取决于经济基本面,而非通胀水平。

--中国经济: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优先稳就业保民生扩内需--习近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要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

--中国经济:新增财政资金全部下达市县,加大外贸企业信贷支持--国常会

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将新增财政资金第一时间全部下达市县;部署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帮扶外贸企业渡难关。

--中德关系:实现经济恢复发展应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扩大双向开放--李克强

中国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表示,新冠疫情对中德交往与合作造成冲击,但双方合作将继续向前发展,要实现经济恢复发展,应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德要扩大双向开放,已开通的人员往来快捷通道为企业合作提供便利,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中国港澳办:香港主要问题是政治问题,国安底线愈牢“一国两制”空间愈大

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常务副主任张晓明表示,香港局势的发展变化已经到了“非中央出手不行”的地步,中央出手既是势在必行,也是理所当然;而国家安全底线愈牢,“一国两制”空间愈大。

--香港社会:过去一年经历困难有目共睹,香港承受不起乱局--特首

香港的反修例运动踏入一周年,特首林郑月娥表示,过去一年香港经历的困难有目共睹,希望每个人都要汲取教训,因香港承受不起乱局。她指出,面对疫情引致的全球性经济大衰退,香港更需要有稳定环境让市民回复正常生活。

--香港特区政府:对英国报告中关于国安立法和高度自治情况的偏颇评论深表遗憾

香港特区政府就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部发表最新一份《香港半年报告书》作出回应,对报告内关于国家安全立法和香港高度自治情况的不实及偏颇评论坚决反对,并深表遗憾。

--中美关系:美国修改禁令,将允许中国航司每周执飞两班赴美客运航班

美国运输部表示,将允许中国航空公司每周运营两个赴美载客航班,此前北京表示将放松限制,允许更多外国航空公司航班进入中国。

--中美贸易:特拉普称新冠大流行后他对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看法发生改变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在冠状病毒大流行之后,他对中美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中美关系:特朗普拟签署法案,制裁迫害维吾尔族穆斯林的中国官员--消息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签署一项法案,呼吁对迫害维吾尔族穆斯林的中国官员进行制裁,但没有提供签署的时间表。

--中美关系:中国在WTO对美国还以颜色,称美国破坏全球科技业供应链

中国指责美国破坏全球科技行业供应链,此前特朗普政府延长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企业使用被认为构成国家安全风险的公司制造的电信设备。

--《焦点》美国参议员提出更系统地惩罚中国窃取美国技术行为的新法案

美国两党参议员提出一项法案,要求特朗普总统更系统地惩罚中国窃取美国技术。

--中美贸易:美农业部确认上周对华大量出口大豆,为中国连续第二周积极采购

美国农业部(USDA)称,美国出口商报告向中国销售72万吨大豆,标志着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中国连续第二周积极采购美国大豆。

--中美关系:美国政府过去20年未正确监督中国电信运营商--参议院小组

美国参议院公布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政府有将近20年未能正确监督中国国有电信企业。

--澳洲总理谈中澳紧张关系:澳洲不会因为“胁迫”而改变价值观

澳洲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周四被问及澳洲是否会持续受到来自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的出口打击时说,他不会退缩,也不会向胁迫屈服。

--中澳关系:中国敦促澳洲采取措施保障在澳中国公民的安全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警示游客和留学生在澳洲可能面临的风险是有事实依据的,中方并呼吁堪培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中国公民在澳洲的安全。

--中国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提醒留学人员当前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

中国教育部发布2020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广大留学人员做好风险评估,当前谨慎选择赴澳大利亚或返澳大利亚学习。受此影响,澳元扩大跌幅,目前下跌0.7%至盘中低点0.6970美元。

--中澳关系:2019年中国对澳洲投资减少一半以上,今年将保持低迷--报告

毕马威(KPMG)和悉尼大学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对澳洲的投资减少了一半以上,今年还将继续下降,受新冠疫情以及政府对此类资金流入审查的负面看法影响。

--中国商务部:5月大豆进口激增是企业的市场化行为,将评估澳洲外资框架改革的影响

中国5月原油和大豆进口激增,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这是企业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和国内生产需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的进口。巴西本币贬值、大豆出口意愿增强等因素,也推动了中国大豆进口的增长。

--中国外贸: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境外疫情蔓延需求恢复仍需时间--商务部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张力表示,当前,境外疫情仍在蔓延,近期新增病例数仍在增加,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步解封,但需求恢复仍然需要时间,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因素显着增多,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就哈佛公布的相关新冠病毒研究结果,中国外交部称仅从车流量等表象得出结论“出奇的荒谬”

在被问及哈佛最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可能早在去年8月就已在武汉传播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仅从车流量等表象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出奇的荒谬”;不能凭一些毫无事实依据的报告就得出结论,应该经过科学考察得出科学的符合事实的结论。

--中欧关系:欧盟考虑收紧外国投资规则,目标直指享受中国政府补贴的企业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希望获得更多权力,以对受益于国家补贴、寻求收购欧盟公司的中国公司展开调查,因此类补贴或扭曲市场。

--中英关系:英国必须向中方提出疫情起源和香港等严重关切--首相约翰逊

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英国必须能够就新冠病毒起源、香港以及关键国家基础设施等“严重关切”向北京发声。

--《综述》应对下行压力中国政策仍有空间,打破中美僵局恢复沟通是关键

面对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中美两国目前陷入的僵局,中国国务院参事们周四给出的答案是: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政策协调性应加强,而打破中美僵局的关键是恢复正常的沟通。

--《综述》政策光环加持海南自贸港高规格起步,避开房地产噩梦不与香港竞高下

中国内地唯一的自由贸易港--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政策光环的加持下高调亮相,从自贸港建设的总体规划不难看出,这个旨在打造贸易、投资、跨境资金、人员进出、运输往来自由便利化以及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自由贸易港对标国际最高规格谋划建设,旨为中国下一步改革开放探索路径。

--中国要求积极扩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范围,各地可动态调整检测人群范围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扩大检测范围,各地可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确定并动态调整检测策略和人群范围。

--《分析》日本希望制造业从中国回流,无奈切断中国供应链代价高昂

今年4月,日本企业Iris Ohyama同意开始在日本生产急需的口罩,这是希望让生产从中国回到国内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取得的一次胜利。

新冠疫情导致在中国的工厂关闭,让日本受到惊吓,安倍政府拨出20亿美元,帮助企业将生产转移回国内。这项政策是应对疫情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一些官员甚至认为此一政策事关国家安全。

--中国民航局暂停上海作为第一入境点,增加成都、长沙、合肥、兰州为第一入境点

中国民航局、外交部等部门发布通知称,根据疫情变化情况,自6月8日零时开始,上海暂停作为第一入境点,增加成都、长沙、合肥、兰州为第一入境点,增加武汉为备用第一入境点。

--《财经洞察》“地摊经济”鼓励还是严控?留给中国地方政府的一道考题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称赞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一时间“地摊、夜市”经济成为民间与媒体热议的话题,大有“全民练摊”之势。

【金融】

--《焦点》地方债发行推动中国5月社融高增,货币政策重点转向结构调整

中国5月金融数据整体与预期相近,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受当月地方专项债发行放量带动稍高,但增长势头趋稳态势也较为明显。随着新冠疫情在国内基本受控,经济活动逐步回到正轨,新增信贷和社融增量虽仍能维持一段时间高位,但整体来看继续扩张空间已很有限。

--《焦点》中国结构性存款再迎监管风口,剑指套利同时促银行放贷实体

继央行月初创设直达实体的新政策工具后,中国高达12万亿元的结构性存款亦再度迎来监管风口。部分银行被要求大幅压降该类存款规模,政策初衷主要是打击企业低成本融资背后的套利行为,进而压降银行负债成本,增强其放贷实体的意愿。

--《市场热谈》中国中小银行拨备率阶段性降低可释放多少信贷资源?

新冠疫情下如何缓释中小银行经营风险进而支持实体经济已成为中国决策层重要考量。为响应国常会要求,部分地方银保监局近期已指导辖内中小银行下调拨备覆盖率,以缓解部分银行经营压力,并释放信贷资源发力支持中小微企业。

--《焦点》中国信用债发行人大玩“文字游戏”可休矣,债券利率下调难再任性

在近期流动性宽松局面下,部分中国信用债发行人为节省财务成本,欲大幅下调进入回售期的债券利率,但部分债券在此前发行材料中存在“上调”、“加调整基点”等措辞,引发争议,投资者甚至斥责发行人玩“文字游戏”。

--中国金融:5月境外机构净买入债券1,676亿元,债券通交易量环比大增近五成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5月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5,273亿元人民币,卖出债券3,597亿元,净买入1,676亿元,净买入环比增加19%;当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现券交易8,869亿元,环比增加13%,交易量占同期现券市场总成交量的2%。

--中国金融:加强融资租赁公司监管约束,达标过渡期延至三年--银保监会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落实指标约束,引导融资租赁公司专注主业,加强合规监管约束。规定融资租赁资产比重、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比例、集中度管理等监管指标内容。

--全球金融: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对中国和世界都很重要--IMF第一副总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杰佛里冈本(Geoffrey Okamoto)表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都很重要。

【固定收益】

--《分析》MLF又爽约中国央行首次预告延后续做,担预期管理之责助稳市场

继上月延迟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后,央行周一再度爽约未有续做到期MLF,但同时贴心地首次预告将延迟续做,并明确操作时间在15日左右。业内人士称,央行此举加强了市场预期管理,可能意味着今后每月MLF将固定在15日左右操作,进一步明确了MLF作为LPR利率锚地位。

--中国公开市场:强化预期管理连出招单周净回笼3,000亿,关注下周一MLF操作

虽然中国央行本周MLF未按期续做,但逆回购仍维持一定规模操作,不过较大到期量对冲下,单周全口径净回笼3,000亿元。市场人士认为,本周央行不仅首次预告MLF操作时间,并将公开市场操作时间提早,持续强化预期管理,释放稳定预期信号同时,流动性投放上亦保持合理适度。

--中国公开市场:央行周五起提早操作时间,更好与金融市场衔接减少波动

中国央行从周五起,将公开市场操作时间提早,起止时间差也缩小至20分钟。业内人士认为,操作结束时间提早至股市开盘和一些重要数据发布前,可以有效管理预期,且操作持续时间缩短也有助于减少波动。

【外汇】

--《综述》资本流入助中国5月外储实现两连升,央行料退出常态式干预

5月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明显贬值,不过当月中国外汇储备环增102亿美元实现两连升。分析人士认为,资本流入和汇率折算因素助力外储增加;而数据亦表明,央行已退出常态式干预,未来亦不会轻易干预外汇市场。

--中国外汇:5月末外币贷款余额创近两年新高,外币贷存比创三年半新高

中国央行公布数据显示,5月末外币贷款余额为8,489亿美元,创2018年6月以来新高;当月增加158亿美元,为连续两个月增加,上月为增加207亿美元。今年以来外币贷款已累增620亿美元。

【证券/行业】

--《焦点》美中紧张关系加剧,中国企业搁置赴美上市计划

参与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律师、银行家、会计师和监管机构对路透表示,随着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中国企业正在搁置赴美上市计划。

--中国民航局:5月旅客运输量同比下降52.6%,将恢复部分国际客运航班

中国民航总局新闻发言人熊杰表示,5月份民航主要生产指标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窄,其中,运输总周转量同比下降50.0%,降幅较上月收窄12.4个百分点;旅客运输量同比下降52.6%,降幅较上月收窄15.9个百分点。

--香港政府称无意长线持有国泰航空股权,出手协助为保本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香港政府宣布斥资273亿港元为陷于经营困难的国泰航空提供“应急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特区政府无意长线持有国泰航空股权,亦无意在航空业内作任何投资,是次出手协助国泰是为了保持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并且获得投资回报。

--《市场热谈》中国私有化交易苗头浮现,私募股权投资人闻风而动

私募股权投资人正在寻求打算私有化的中国企业,希望能在新冠疫情引发的低价抛售中抢到便宜,但协助找到这类交易的银行业者却不太愿意提供融资。

--《独家新闻》安哥拉削减用于偿还中国债务的石油船货数量

三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称,安哥拉削减了将运给中国国有企业用以偿还中国政府债务的石油船货数量。目前安哥拉正寻求重新磋商偿还条件,以应对新冠病毒的严重影响。

--国际油市:中国石油公司或将停用曾停靠委内瑞拉港口的油轮--消息

四位航运消息人士表示,如果美国将更多与委内瑞拉进行贸易的船只列入黑名单,中国的石油公司可能很快就会拒绝租用任何在过去一年到访过委内瑞拉的油轮,以避免对运营造成干扰。

--沃达丰称若排除华为,英国在5G技术引领全球的愿望将受打击

全球第二大移动运营商沃达丰集团(Vodafone Group)警告称,如果英国决定将中国华为排除在电信基础设施外,英国在5G技术领域引领全球的愿望将面临重大打击。

--英国若禁用华为设备,汇丰或在中国面临报复--每日电讯报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导,汇丰控股集团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警告英国不要禁用华为生产的网络设备,称汇丰可能在中国面临报复。

--香港新股:京东在港二次上市筹资规模为38.7亿美元--消息人士

据两位直接知情人士称,中国电商京东在香港二次上市定价为每股226港元(29.16美元),筹资规模约38.7亿美元。

--美国个股:360金融可能在2020年底启动在香港第二上市程序--消息人士

两位熟知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360金融可能最快12月启动在香港上市的程序,因中美关系不确定之际,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寻求第二上市。(完)

整理 杨淑祯;审校 张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