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7月 21日
Lab work 图片版权 牛津大学

7月20日,英国与中国两支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团队分别表示他们的试验出现积极进展,给疫苗早日问世带来了一些希望。

两个团队分别为英国牛津大学团队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团队。牛津大学疫苗试验已在所有接受试验的人身上产生免疫反应,且没有出现令人担忧的副作用。陈薇团队疫苗也显示出安全性,且绝大多数志愿者出现免疫反应。

这些发现虽然十分振奋人心,但目前判断它们是否足够帮助人类预防新冠病毒仍然为时尚早,这些团队也需要进行更大范围试验。

牛津大学疫苗


牛津大学与英国药厂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共同研发的疫苗名为“ChAdOx1 nCoV-19”,这个项目进展超出预期。

科学家们将一种可以导致黑猩猩感冒的病毒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其不会致人传染,并“看”上去更像新冠病毒,从而可以让免疫系统学习如何攻击新冠病毒,产生新冠抗体病应对病毒的T细胞。

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几乎都聚焦于抗体,但抗体只是人类免疫系统的一部分,T细胞对于免疫同样重要。几乎所有的有效疫苗都会在诱发抗体反应的同时诱发T细胞产生反应。

中和抗体可以使新冠病毒失去效力,而T细胞是一种白细胞,有助于协调免疫系统,可以发现人体内哪些细胞已被感染并摧毁这些细胞。

牛津大学团队发现,在注射疫苗14天后,志愿者体内的T细胞达到峰值,抗体也在注射28天后达到峰值。这项结果于7月20日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nt)上发表,但目前该研究进行时长有限,尚不清楚这些T细胞和抗体会在人体内坚持多久。

该团队成员成员安德鲁·波拉德(Andrew Pollard)教授向BBC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中和抗体与T细胞同时出现。他称这一进展“极其有希望”,但对于所有人想知道的疫苗是否有效及能否为人体提供保护的问题,目前“仍需要时间”。

牛津大学的研究显示,90%的人在接受一次注射后产生中和抗体,其中只有10人接受两次注射,而10人全部产生了中和抗体。

这一疫苗虽然安全,但仍有副作用。70%的人出现发烧或头痛等反应。研究人员称可以通过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控制这些不良反应。

中国团队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团队的疫苗研发进展也于同一天在《柳叶刀》上发表。该报告称,在508名接种了一剂疫苗的健康志愿者中,显示出安全性,并且大部分志愿者出现免疫反应。

报告指出,单次接种疫苗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95.3%受试者产生了中和抗体,89%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另外,约77%的人出现发烧、注射部位疼痛等副作用,但均不严重。

这支疫苗由陈薇团队及康希诺生物公司共同研发。今年6月29日康希诺生物发表公告称,这支疫苗已获批在中国军队内部使用。

陈薇团队与牛津大学团队使用的技术类似,都是用腺病毒为载体,将新冠病毒基因带入人体,引发免疫反应。然而这种策略都仅限于在科学的范畴内进行实践,目前尚未被证实可以得到有效应用。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疫苗专家纳尔·巴·泽夫(Naor Bar-Zeev)称,这两项试验十分令人鼓舞,但这些试验前路仍充满未知,也很高兴看到还有采取其他技术的疫苗试验在进行。

其他疫苗试验

目前并非只有牛津大学及陈薇团队的试验进行到这一阶段。美国也有团队发表类似结果。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莫德纳(Moderna)是首个实现突破的团队,该公司研发的疫苗可以产生中和抗体。他们向志愿者注射新冠病毒RNA(新冠病毒的遗传密码),通过RNA制造病毒蛋白来触发免疫反应。

德国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和美国制药商辉瑞(Pfizer)的RNA疫苗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另外还有更多团队的传统方式疫苗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全球共有23支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另有140支疫苗在早期研发阶段。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