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半年 新冠病毒知多少?
2020-07-12T10:09:07.781Z
(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一月初,中国当局首次通报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并造成多人感染。之后的数月,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并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冲击。 新冠肺炎爆发至今,我们对这种新型病毒有多少了解、医学研究又进展到何种程度?以下是重点整理:
病毒的起源
中国当局通报发现新冠病毒时,距离第一起感染病例的出现已经过数周。起初中国当局显然试图压下线索。直至今日,病毒究竟是何时何地由动物传染给人类,仍是无法解开的谜团。据信可能是由蝙蝠传染给貉或其他中间宿主再感染人类。新冠病毒的全球性大流行至今仍未终结。
病毒特点
中国病毒学家快速破解了病原体的遗传信息,并在1月21日公开了基因组结构,三天后发布了关于病毒的确切描述。这使全球的医疗人员和微生物学家得以展开疫苗及药物的开发。
新冠病毒的特点是其表面上附着的棘突蛋白(S),这种蛋白质能与宿主细胞结合。因此许多药物和疫苗的研发重点都集中在如何阻断或使该蛋白质失去作用。
目前的研究显示,病毒附着在喉咙的肺部的情况特别常见。除了飞沫传染外,感染的最大风险来自于气溶胶。气溶胶可以通过空调系统大幅扩散。
大量人群聚集在密闭空间中会出现极高的感染风险。因此各国的封锁措施都包括关闭娱乐设施、取消展览会和大型活动,这对遏制新冠疫情有显著作用。
截至目前为止,最大的几个疫情传播链都可追溯至所谓的超级传播者。
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采用了戴口罩防疫的措施。但对于多数民众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彻底落实戴口罩以防止病毒扩散,许多医疗人员仍然存疑。
更有效的防疫方式则是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并且频繁通风。猫、雪雕、仓鼠等特定宠物也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迄今并未发现宠物在疫情传播链中有重要影响。
最初盛传的理论是,新型冠状病毒并不比流行感冒危险。但随着医疗人员对病毒的了解加深,人们已经得知:新冠病毒的危险性与1918年的致命西班牙流感不相上下。虽然许多人是无症状感染者,但部分患者却会出现极为严重的病症。
目前仍无法明确指出,哪些群体在感染后会演变为重症。新冠肺炎的高风险人群包括曾患有严重疾病者、年长者、A型血型者及男性。病理学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肾衰竭、肝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病史都可能导致新冠患者的病情恶化。但基本上所有人在感染后都可能演变为重症。
轻症的新冠患者可能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喉咙痛、呼吸困难以及失去味觉和嗅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生多重器官衰竭的情况。
这经常导致败血症-一种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引发的致命性疾病,使人体本身的组织和器官也遭受攻击。在重症的病例中,免疫系统对于病原体的反应强度起着关键作用。
治疗
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医疗人员虽然及早为重症患者上呼吸机,但仍有大量患者病亡。目前重症监护医师较少采用这种治疗方式,因为肺病医师认为,在肺部处于压力下进行人工通气的弊大于利。
只要患者还能自主呼吸,医师会为患者提供氧气但不使用呼吸机。只有极端紧急的情况,才会进行插管治疗。
在许多病例中,一旦肾脏因新冠病毒严重受损就必须进行透析。如今其他器官受损的病患也会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在一些专业诊所中,可以施打痊愈患者血液中的抗体,加速治疗过程。获得输血者的免疫系统会利用捐赠者的血液抵抗病毒。
基本上,经过重症监护治疗的患者必须经历漫长、量身定制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会将患者过去的特定疾病和可能的器官损伤纳入考量。
目前已经确定可以缩短康复时间的药物是瑞德西韦(Remdesivir),因此瑞德西韦如今已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药品。
但瑞德西韦并不具有神奇疗效。它能将康复过程缩短几日,但却不能提高病患的存活率。医疗人员也尝试用市面上其它药物替代,包括抗发炎药物类固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抑制RNA聚合酶的法匹拉韦(Avigan )和抗疟疾药物羟氯喹宁(Hydroxylchloroquin)。前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及疗效尚未获得最终确认,而对于羟氯喹宁对抗新冠病毒的可行性甚至存在强烈质疑。
疫苗开发的进展?
截至6月29日的统计,全球目前约有160个疫苗研发项目。这些疫苗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活疫苗、灭活疫苗和基因疫苗RNA疫苗。
RNA疫苗对医疗人员而言是全新领域,因为迄今尚未有此类疫苗被批准上市。如今在德国获得批准进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合并测试的Biontec和CureVac生物科技公司研制的都是RNA疫苗。
此外还有已经通过批准的结核病疫苗。这虽然不是直接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但能增加人体的先天基础免疫力。马克思-普朗克协会的感染生物学研究人员正尝试对其进行基因改良。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直至6月底前,全球共有5种疫苗正处于第一测试阶段;7种疫苗则在进行第一和第二阶段合并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免疫反应。目前只有1种疫苗已进入第三阶段测试,评估疫苗的有效性。
相关图集:守护健康第一步:正确洗手!
疫苗何时能上市?
乐观主义者希望年底前就能有疫苗上市。但一般预期必须等到明年才会出现抗新冠病毒疫苗。事实上,现阶段还不清楚,何时以及是否能成功开发出适合广大人群的疫苗。
虽然仍不清楚将需要生产哪些活性成分,但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等少数制药公司已在为扩大生产力做准备。
全球的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到今年6月底已突破1000万人。但要让全球78亿人口中的多数人集体免疫,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此外,目前尚不清楚痊愈患者是否能终身免疫。通过血液血清测试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拥有抗体。新冠病毒棉签检测则能判断受测者是否出现严重症状或是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