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扬(综合报道)
2020-07-22T10:54:41.624Z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Foundation)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德国超过五分之一(21.3%)的青少年生活在贫困状态下,总人数高达280万。平均每七个孩子中,就有一人的生活依赖社会救济,占比大约为13.8%。

而疫情的到来,使青少年贫困问题变得更为严重。贫困儿童的家长大多从事短期工或打零工,疫情来袭使他们的收入大幅减少,甚至会失去工作。贝塔斯曼基金会董事德拉基( Jörg Dräger)表示,限制公共生活的防疫措施使许多公共救济活动停止运作,这也使贫困儿童的境况进一步恶化。

家中无电脑 如何上网课?

疫情期间,学校关闭,学生们需要居家上网课,但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在家上网课也同样困难重重。因为这类家庭往往不具备相应的设备。调研显示,接受社会救济的家庭中,24%的儿童没有可以上网的电脑。此外,他们也很少拥有独立空间,以便能不受干扰的听课学习。

调研指出,尽管过去五年来,受救济儿童的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他们同那些生活有保障的同龄人之间的相对差距,仍和以前一样。本次调研是根据就业市场与职业研究所(IAB)提供的数据而完成的。调研对象是家庭收入低于全德平均水平60%以及接受失业救济家庭的儿童。

疫情期间学生们需要上网课,但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一定有可以上网的电脑

"悬而未决的结构问题"

地区不同,状况也大不相同:在有些地区,接受社会救济的儿童占比高达40%,而另外一些地区,这一比例只有2%。在德国东部地区,接受救济的儿童比例从2014年的22.1%降到了2019年的16.9%。而在德国西部,这样比例一直维持在大约13%的水准。

调研显示,家庭经济条件与青少年能否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否拥有足够的居住面积、能否买得起新衣服或定期去电影院等27项分类比较显示,贫困儿童和普通家庭儿童间有着极大的差别。68%领取社会救济的家庭无法负担每年一周的度假出游,而普通家庭中这一比例只有12%。

社会问题专家们认为,儿童贫困问题是一个社会结构性问题,其后果非常严重。贝塔斯曼基金会的德拉基说:"在减少儿童贫困问题上,政府做得太少。"他表示,应从社会及家庭政策层面上制定新的方案,比如建立儿童参与金或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制度,此外,还应建立起让青少年能够长期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结构。

© 2020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相关图集:贫穷在德国是什么模样?

高楼下的昏暗前景:这里是不来梅的Grohner Düne区,据统计这里是全德国贫困风险最高的地方,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属于贫困人口。在德国,收入低于平均线60%的人,被视为贫困人口。
为“救济餐桌”做准备 :不来梅有三个为穷人提供的“救济餐桌”,膳食都靠公司、面包房、超市等捐赠。图片上,“救济餐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Burg“餐桌”做准备,每天有大约125人来这里。
多元化的贫穷:来“餐桌”的有个人,也有家庭;有德国退休人员,也有移民、难民。其中一个救济餐桌的负责人表示,不来梅是一个多元的城市,“没有紧张气氛,餐桌的气氛充满宽容和感激”。
高龄志愿者:在“餐桌”帮忙的很多都是志愿者——比如图上80岁的退休老人Werner Dose。此外,还有一些实习生和“一欧元工作”者。
衰败的哈勒市:位于德国东部的哈勒,曾经别具魅力,是民主德国的重镇。如今,这个城市日渐衰败。在哈勒新城,有很多闲置的破旧楼房。当地失业率很高,前景很差。
德国的“穷孩子”:上不起课外辅导、办不起生日聚会、参加不起体育协会——德国有超过200万的“穷孩子”。在哈勒新城,儿童的贫困率更高,三分之一孩子的家庭都要依靠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不让孩子饿肚子”:“Schnitte Ost”这个援助机构向大约50个孩子提供帮助。孩子的年龄在6至15岁之间。负责人说,“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让孩子饿着肚子回家”。
饭后要刷牙:“Schnitte Ost”的负责人表示,对该机构的需求持续增加,很多孩子来自难民家庭。该援助机构除了提供免费餐饮外,也辅导孩子们的功课,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其中也包括教孩子们刷牙。
流落街头:在柏林,大约6000人流落街头,其中60%是外国人,他们大多来自东欧国家。在欧洲大城市,近年来流浪汉的人数持续增加。
他的梦想:Jörg是一名建筑机械师,38岁的他已经在街头生活6年了。他曾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然而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一条腿。他抱怨,柏林的流浪汉越来越多,互相之间的竞争更强了。他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天可以重新玩打击乐,“那真的让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