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船公海捕鱼 厄瓜多尔非常担忧
2020-07-31T15:14:18.733Z
(德国之声中文网) 太平洋东部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拥有众多独特的生物品种,撰写《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在这里获得了不小的启发。群岛周边水域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还有不少珍稀海洋生物。1979年,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两周前,厄瓜多尔海军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外的国际水域发现了大约260艘中国籍远洋渔船。环保组织"厄瓜多尔国际保护组织"(Conservación Internacional Ecuador)总干事苏亚雷斯(Luis Suárez)对德国之声表示,这已经是大批中国渔船连续第四年出现在这片海域,"由于洋流的缘故,这片海域的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所以他们来这里捕鱼。"
中国山东大学的海洋生态学家王亚民教授则认为,260条远洋渔船"相对于当地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而言,根本不会突破可持续捕捞的上限"。他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指出,过度捕捞对海洋生态破坏巨大,但是并非每一片海域都已经出现了过度捕捞现象。
致力于保护东太平洋水域海洋迁徙动物的环保组织MigraMar并不同意王亚民的观点。该组织科学总监、海洋学家佩涅耶雷拉(César Peñaherrera)说:"我们不知道这些渔船到底会有怎样的行为,不知道他们到底会捕多少鱼。我们只知道来了许多船,他们捕鱼、捕捞鱿鱼,然后在海上就把渔获转交给其他船只,由后者将渔获运回港口。过度捕捞对这片水域的种群规模、生态资源构成了很大的风险。这非常令人担心。"
中国渔船并未违法
佩涅耶雷拉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2017年,一艘中国渔船被发现在厄瓜多尔水域非法捕捞珍稀鲨鱼品种,船员后来还被判了刑。不过,厄瓜多尔海事部门这一次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王亚民教授指出,200多艘中国渔船并未进入厄瓜多尔专属经济区,而是在公海作业。厄瓜多尔政府也承认这一点。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专属经济区之外水域的渔业行为并不涉及沿岸国的权益。因此,中国渔船既没有侵犯厄瓜多尔的主权、也没有违反国际法。
加拉帕戈斯省省长雷(Norman Wray)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对于加拉帕戈斯群岛而言并不足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本身就提到,为了生态保护,有必要推动相应的协议。目前我们已经在开始争取。"厄瓜多尔当局已经提议,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领海基线外设立350海里生态保护区,远远大于目前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省长雷说,国际水域也需要有严格的规范。
中国学者王亚民认为,厄瓜多尔无法轻易地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扩大成350海里保护区,目前的提议"有炒作的嫌疑"。他特别强调,中国和厄瓜多尔在这片国际水域"并无冲突",因为厄方渔船通常只在本国水域捕鱼,很少前往公海作业。王亚民同时也指出,如果真要设立大范围保护区,必须要经过复杂的国际谈判。
厄瓜多尔总统莫雷诺(Lenín Boltaire Moreno Garcés)近日对外界表示,由于加拉帕戈斯水域资源丰富,厄瓜多尔正受到外国渔船的巨大压力。他表示,将会和太平洋沿岸的其他拉美国家展开磋商,希望就这一威胁形成共同立场。
补贴政策造成产能过剩
加拉帕戈斯群岛距离中国本土1.5万公里,中国船只为何要舍近求远、绕过半个地球去捕鱼?王亚民教授对德国之声表示,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国民众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海产品人均食用量连年增长;除了进口贸易,远洋船队出海捕鱼也是满足本国消费需求的重要途经。
根据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的统计,中国的远洋渔船数量超过两千艘,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几年前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远洋渔船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不仅仅是国内消费需求激增,中国政府为远洋渔船支付的慷慨燃油补贴同样是重要推手。虽然补贴的初衷是为了减轻渔民负担,但是根据美国渔业专家马洛里(Tabitha Grace Mallory)的定量分析研究,95%的渔业补贴都会威胁鱼类资源的可持续性,长期而言还会削弱渔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近年来,中国财政部、农业部已经在推动"减船转产"政策,试图扭转过往十多年补贴政策造成的产能过剩。就在今年6月,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发布通知,拟于2020年在西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公海两处海域开始实施鱿鱼"自主禁渔",其中就包括加拉帕戈斯群岛外的国际水域。
不过,根据王亚民教授对德国之声的介绍,针对加拉帕戈斯外水域的中国自主禁渔措施要到今年9月才会生效,且仅限于鱿鱼,对其他鱼类的捕捞作业几乎没有影响。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