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财经新闻一周回顾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7月6日-10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经】
--《焦点》中国6月CPI同比涨幅微升无碍放缓趋势,仍应适当预留政策空间
受降雨洪涝灾害、北京新发地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国6月CPI同比涨幅微扩大,结束了连续四个月增速回落的局面,PPI则优于预期降幅收窄。分析师们认为,尽管有短期因素影响,但随着生猪供需缺口趋于改善、果蔬供应保障及基数效应的提升,中国下半年CPI逐步回落依然是大趋势,PPI降幅在短期将继续收窄。
--特朗普正考虑出台针对中国、制造业和移民的几项行政命令--幕僚长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幕僚长梅多斯(Mark Meadows)在白宫对记者表示,特朗普正在考虑针对中国、制造业和移民的几项行政命令,不过他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中美关系:美国宣布对四名中国官员实施制裁,指控他们侵犯维吾尔族人权
美国周四宣布对包括一名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内的四名中国官员实施制裁,指控他们严重侵犯维吾尔族穆斯林的人权,此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
--美国审计监管部门认为,确保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前景黯淡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会计监管部门一位官员表示,其认为中国信息披露和防止会计欺诈的监管工作“没有前景”。当前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如何防范这种可能的投资者风险。
--香港特首:看不到社会对港区国安法有大量恐惧,法律“相当温和”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港区国安法实施后的过去一周看不到社会有大量恐惧,相对其他国家的国安法,香港的国安法是“相当温和”的法律,只处理迫在眉睫的四方面问题,不单没削弱香港人权自由,并藉此保障绝大多数香港市民合法享有的自由和权益。
--香港国安委首次召开会议,为警务处新设的国安部门制定执法细则
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会上就国安法第四十三条为警务处国安部门等执法机构制定实施细则以及法例罚则,其中包括如外国及台湾政治性组织未有按要求向警方提供涉港活动资料,一经定罪,可被判罚款10万港元及监禁六个月。
--驻港国安公署揭牌,国安委顾问称香港告别国家安全“不设防”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驻港国安公署)周三在香港揭牌,中联办主任、香港国安委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骆惠宁、驻港国安公署署长郑雁雄、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和梁振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主持揭牌仪式。
--中英关系:英国正在考虑与香港的引渡安排--首相约翰逊发言人
英国首相约翰逊的发言人在被问及澳大利亚暂停与香港的引渡条约的举动时表示,英国也正在考虑与香港的引渡安排。
--《焦点》中国驻英大使驳斥英方在香港问题上“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批评英国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就中国实施香港国安法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称这种行为可能会损害未来的中国投资。
--美国对部分参与限制外国人进入藏区政策的中国官员实施签证限制--美国务卿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表示,由于中国阻碍美国外交官、记者和游客前往西藏自治区和其他藏区,美国将对一些中国官员实施签证限制。
针对美国将对部分参与限制外国人进入藏区政策的中国官员实施签证限制,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对美方有关举措表示坚决反对,并决定对在涉藏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进行签证限制。
--《焦点》美国务卿蓬佩奥称将采取措施确保中国不会获得美国人的私人信息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被问道是否计划禁止中国移动应用软件Tiktok时表示,特朗普政府将采取措施,确保中国政府不会通过电信和社交媒体获取美国公民的任何私人信息。
--英首相称将认真考虑华为问题,不希望英国“受到高风险国有供应商的影响”
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英国政府将不得不认真考虑中国的华为在英国发挥的作用,因为他不希望英国“受到高风险国有供应商的影响”。
--美国副总统彭斯表示,将继续对TikTok维持“强硬立场”
美国副总统彭斯表示,将继续对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中国实体维持“强硬立场”,其中可能包括社交媒体应用程序TikTok。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美国“确实在研议”禁止中国社交媒体应用,其中包括TikTok,蓬佩奥暗示TikTok将用户资料分享给中国政府,TikTok否认此一指控。TikTok隶属于中国企业字节跳动。
--就美国有关TikTok言论,中国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动用国家机器打压中国企业。
--中国外长:中美关系不应另起炉灶和强行脱钩,中国从来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称,中美关系正面临建交以来最严重的挑战,希望美方构建更为客观冷静的对华认知,制定更为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不应另起炉灶、不能强行脱钩,应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澳洲总理暂停与香港的引渡条约,并延长香港居民签证期限
澳洲总理莫里森宣布多项措施,以帮助香港居民移居澳洲,包括延长签证期限至五年。此前中国政府在香港实施了新版国安法。
--中国外交部:强烈谴责澳洲涉港举措并敦促改弦更张,“中方不吃这一套”。
--《焦点》美国高级卫生官员称中国在帮助全球应对疫情方面本应做得更好
美国冠状病毒工作小组响应协调员Deborah Birx博士表示,如果中国更愿意提供病毒的关键特征等方面的信息,美国和其他国家可能会对新冠疫情做出更有力的最初响应。
--《焦点》加拿大将暂停与香港的引渡条约,并考虑采取措施增加香港移民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上周五表示,在中国实施香港国家安全法后,加拿大将暂停与香港的引渡条约,并可能采取措施增加移民。
--中国外交部谴责加拿大涉港言论及举措,称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中加关系:加拿大目前不考虑对中国实施制裁,不希望两国争端升级--消息
一位加拿大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加拿大不考虑就实施香港国安法而立即对中国实施制裁,不希望两国之间的争端升级。
--中国外交部:中印就缓和边界事态达成共识,“尽快完成双方一线部队脱离接触进程”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就缓和两国边界事态达成积极共识。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对话磋商,并强调应抓紧落实两国边防部队军长级会谈达成的各项共识,“尽快完成双方一线部队脱离接触进程”。
多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指出,中国周一开始从中印争议边界地区撤回军队。上个月中印边界爆发流血冲突,造成20名印度士兵丧生。
--《焦点》印度正根据新政审查约50项涉及中国公司的投资提案--消息人士
三名熟悉内情的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印度政府正在根据一项新的审查政策对约50项涉及中国公司的投资提案进行评估。
--《焦点》印度谋求抑制中国电力设备进口,相关设备和部件需取得许可
在中印军事紧张局面加剧之际,根据印度电力部的一项命令,印度企业从中国进口电力设备和部件将需要得到政府许可。
--中国房地产:房地产金融政策等不会放松,调控仍要以稳房价为目标--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最新报告称,在当前宽松货币政策下,资产价格仍处于较高的状态,继续上涨所带来的风险很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是坚定的,楼市调控特别是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控是不会放松的。
--《分析》以“战时速度”全力推进,中国领跑新冠病毒疫苗竞赛
在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疫苗研发竞赛中,中国进展神速,科兴控股生物技术的实验疫苗将在本月稍后将成为中国第二种、全球第三种进入最终测试的疫苗。
--《焦点》在疫情后复苏的下一阶段,中国工厂将面临一些困难
在基础设施材料与设备订单的帮助下,中国工业生产从新冠疫情中的恢复速度比大多数地区要快,但是如果没有更强劲广泛的需求和出口,要实现进一步扩张将会很难。
【金融】
--《独家新闻》中国国有银行未雨绸缪,正调整应急计划以防美国制裁--消息
来自五家国有金融机构的消息人士称,中国的国有银行正在修改应急计划,以防美国通过立法,制裁为实施香港国安法的官员提供服务的银行。
--中国央行:金融机构要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
中国央行和银保监会最新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
--中国金融:6月境外机构净买入债券1,010亿元,债券通交易量环比增13.6%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6月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4,081亿元,卖出债券3,071亿元,净买入1,010亿元;共达成现券交易7,153亿元,环比下降19%,交易量占同期现券市场总成交量的2%。
--中国金融:6月境外机构增持银行间债略降至814亿,但余额占总量比小升
中国上海清算所最新数据显示,6月境外机构在其债券托管量减少15亿元人民币,加上同期在中债登新增的829亿元,境外机构当月在银行间债市总增量为814亿元,较上月略有回落;但所持有人民币债券占总量比则小幅上升至2.66%。
【固定收益】
--《分析》中国公开市场静默依旧资金趋收敛,短期投放谨慎但政策仍留后手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本周连续第二周空窗,逆回购连十日暂停;在缴税临近及股市大涨背景下,流动性呈现收敛势头资金价格攀升。分析人士表示,尽管面临特别国债发行在途及缴税等多重因素扰动,但央行短期投放仍彰显谨慎态度,资金面回归紧平衡局面。
分析师们并认为,当前国内经济较为平稳,通胀亦温和,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及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令货币政策未来仍需预留足够空间;考虑到7月缴税及包括MLF及TMLF等在内资金到期量偏大,预计央行仍以逆回购和MLF等工具灵活应对,定向降准等宽松政策仍留有后手。
--中国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大增且利率下降,新增债券完成近六成--财政部
中国财政部称,今年上半年共发行地方债34,864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增债券完成全年发行计划(47,300亿元)的58.9%;发行规模大幅增加的同时,发行利率较去年下降21个基点(bp),有效降低了地方融资成本。
【外汇】
--《综述》估值正向效应助中国6月外储三连增,股市向好料吸引资本流入
6月人民币兑美元升逾1%录得八个月最大涨幅,当月中国外汇储备亦增加106亿美元实现三连增。监管和分析人士均认为,6月估值正向效应明显,助力外储规模继续回升;未来随着美元指数趋势性走弱及资本继续流入,外汇储备有望稳中有升。
--《市场洞察》人民币CFETS指数料被动续升,但3月高点仍难企及
路透测算的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自6月11日探底五个月新低后转升,一个月时间反弹超1.5%,已收复3月20日开始的单边跌势三分之一失地。由于短期做多人民币意愿较强,而美元受疫情等扰动料继续区间宽幅震荡,估计该指数仍有续升空间,但要突破3月高点仍有难度。
--路透调查:人民币多仓升至逾五个月高点,受资金流入及复苏憧憬激励
路透调查显示,人民币多仓升至逾五个月高点,因在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下,投资人押注 近期外资涌入中国股市的局面将会持续。
【证券/行业】
--《热点聚焦》中港股市飙升,是牛市来了还是敏感时刻的“金融保卫战”?
中国A股近期携手港股放量飙升,投资人不禁惊呼,“这是牛市来了”?在“七一”香港回归纪念日以及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的敏感时刻,港股与A股联袂上扬,尤以权重较大的金融股率先领涨,或隐含了中国“金融保卫战”背后稳定包括港股等金融市场的良苦用心。
--中国证监会:持续加大对场外配资监测力度,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秩序
A股近期持续火爆,非法场外配资亦开始活跃。中国证监会表示,将持续加大对场外配资活动的监测力度,严格依法处罚;并持续推进打击场外配资违法违规行为常态化,坚决维护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秩序。
--《焦点》疫情之下中国股市任性起飞,2015年崩盘只是淡淡的回忆
中国股市在政府鼓励下一举创下五年高位,刺激散户投资者蜂拥而入,但也引发了一些市场参与者对2015年泡沫破灭一幕重演的担忧。
--《焦点》中国资本市场老兵齐聚把脉A股的前生今世,论道市场改革方向
当中国A股近期携手港股放量飙升,在惊叹是政策牛的来临?还是因“七一”香港回归纪念日以及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的敏感时刻的金融保卫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及两位前副主席周二晚间一起把脉中国股市的前生今世以及资本市场的改革方向。
--《特写》中国对股市的监管要不要“父爱如山”?
曾几何时,坊间戏言只有男足教练和证监会主席是中国最难干的职业:因前者几乎从未在国际比赛中出线,后者则是股市涨也好跌也罢,监管层都难脱关系。
--《热点透视》中国股市本轮上涨行情基础较牢
中国股市的最新上涨行情甜中带苦。股指飙升至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杠杆不断上升,加剧了人们对股市崩盘的担忧。影子银行和房地产市场的疲软,正在推动投机性资金进入股市,但改革加快了投资转向股票的速度,也在支撑股市上涨。
--《焦点》中国股市飙升之际资金转向港股捡便宜,无惧香港政治风险
在中国股市不断飙升之际,大陆的投资者正越来越多地转向香港捡便宜,在大型科技公司上市的支撑下推动了一场投资热潮,并打消了对香港政治风险的担忧。
--中港证券:港交所周五推出SPSA集中管理服务,便利外资参与A股
香港交易所称,将于周五(10日)推出SPSA集中管理(Master SPSA)服务,作为进一步服务沪深港通的新措施,以便利外资参与A股投资。
--《独家新闻》美国将禁止联邦政府合同方使用华为等五家中资企业产品
美国一位官员表示,特朗普政府计划本周敲定监管规则,将禁止美国政府从使用五家中资企业产品的公司购买商品或服务。这五家公司包括华为、海康威视和大华。
--《独家新闻》TIM在意大利和巴西的5G核心设备招标中将华为排除在外--消息
两位知情人士表示,意大利电信(TIM)已在其准备在意大利和巴西建设的核心5G网络设备招标中将中国华为排除在外。
--美国制裁将影响华为设备可靠性,英国既有决定非牢不可拔--英国官员
英国文化大臣道登(Oliver Dowden)表示,美国旨在限制中国华为为5G设备采购先进微芯片的能力的制裁措施,可能会对华为的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企业:华为高管称美国制裁未立即影响其向英国供应5G设备
华为一名高管表示,美国针对中国华为的制裁没有立即影响该公司向英国供应5G设备的能力。他呼吁用更多时间来理解这些限制的全面影响。
--《独家新闻》TikTok称将在数日内退出香港市场
抖音国际版TikTok的一位发言人对路透表示,TikTok将在数日内退出香港市场。包括Facebook在内的其他科技公司已经暂停处理香港政府索取用户数据的请求。
--《焦点》TikTok对其应用在印度被禁做出回应,努力与北京保持距离
根据路透看到的一封信函,在印度宣布禁用59个主要来自中国的应用程序后,中国字节跳动旗下的社交媒体应用TikTok努力与北京保持距离。
--阿里巴巴冀五年内在平台实现10万亿元人民币消费规模,全面迈向全球化目标
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发布的2020财年报告表示,希望在未来五年内完成在阿里平台上实现10万亿元人民币的消费规模,并全面走向全球化的目标。
--《独家新闻》蚂蚁金服计划香港IPO,估值目标逾2,000亿美元--消息
两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电子商务巨擘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事业蚂蚁金服正计划香港上市,最快今年实现,目标估值超过2,000亿美元。
--中国视频网站哔哩哔哩考虑赴香港第二上市--消息人士
两名直接了解情况的人士说,中国视频网站哔哩哔哩正考虑在香港进行第二上市。在中国与美国关系紧张之际,该公司和其他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一样,也考虑回到离总部更近的交易所上市。
--《分析》中国矿商并购热潮预计降温,外国加强监管泼冷水
多位银行家及分析师表示,矿藏丰富的澳洲及加拿大加强审查,恐将打断中国国营矿商主导的并购交易热潮,同时限制中国在黄金产业整并中的角色。
--中国“三桶油”聘请摩根士丹利及高盛,安排油气管道资产划转--消息
四名消息人士指出,中国三大龙头油企已聘请摩根士丹利及高盛,为“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将重要油气管道资产划转给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交易,担任咨询顾问。
--《热点透视》中芯国际科创板IPO受热捧,有望在沪港两市一齐火
中国头号芯片生产商正在试探香港-上海的反馈回路。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强劲,中芯国际将通过在上海发行股票集资463亿元人民币(66亿美元),是其最初目标的两倍以上。其香港上市的股票自年初以来价格涨了两倍以上,使公司估值大大高于全球其它芯片企业。这其中颇多耐人寻味之处。(完)
整理 杨淑祯/林高丽;审校 张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