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7T05:32:29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7月13日-17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经】

--《焦点》供需改善中国二季度GDP超预期,消费及就业压力大需政策支持

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复工复产持续、供需两端明显改善,6月中国经济数据继续在修复轨道上前行,并助推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超预期回暖;由于经济恢复距疫情前常态仍有差距,政策上仍将提供支持中国经济在下半年呈恢复性增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成员代表回信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中外企业投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营商环境。

--《焦点》美国务卿蓬佩奥称因人权原因将对华为等中国公司实施签证限制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瞄准中国的新目标,表示将对华为等中国公司实施签证限制,他指控这些公司为侵犯人权的行为提供便利。 华为方面回应称,华为独立于中国政府运作,是“私人的、员工所有”的公司,“限制我们不懈努力为美国和世界各地技术创新做出贡献的员工的签证,是不公正和武断的行动,我们对此感到失望。”

--中美关系:中国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希望美国回归理性--外交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称,中国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希望美国能回归理性,客观看待中美关系。对于中美贸易协议,她表示,中美达成的协议对两国都有利,“我们当然希望已经达成的贸易协议能够得到切实的履行。”

--中美关系: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结束香港优惠待遇,强硬回应香港国安法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签署了一项立法和行政令,让中国对其强加给香港的“压迫性”国家安全法负责。特朗普对中国的立场趋于强硬。

--《焦点》特朗普行政令结束了香港独立关税待遇,但影响有限--专家

贸易法专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根据美国法律签署终止香港特别地位的行政令,实际上结束了香港有别于中国大陆的关税待遇,但对贸易的即时影响可能有限。

--《焦点》特朗普政府考虑禁止所有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家属赴美--消息人士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禁止所有中国共产党党员及家属赴美,此举将使已经紧张的美中关系进一步恶化。

--《焦点》美国司法部长指责好莱坞和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同中国合作

美国司法部长巴尔(William Barr)将矛头对准了迪斯尼等好莱坞公司,以及苹果、谷歌和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指责他们与中国合作的行为。

--美国将“香港自治法案”签署成法,中国外交部称将制裁美方相关人员和实体

中国外交部发布声明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美方将美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签署成法,予以强烈谴责。中方将做出必要反应,对美方相关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

--香港特首称不担心美国制裁,两者关系是双边的从来不是香港占便宜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最新接受新华社专访表示,并不担心美国对香港实施的所谓制裁,香港和美国的关系是双边的,从来不是香港占了便宜,一段时间过后,无论是海外投资者还是香港市民,都会发现现在的担忧没有必要。

--《焦点》英国宣布2027年底前清除5G网络中的华为设备,中美博弈中选边美国

英国首相约翰逊下令,在2027年底之前彻底清除5G网络中的华为设备,此举暗示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在西方不受欢迎,可能会激怒中国。

--中国外交部:英国在华为的问题上已经丧失了宝贵的独立和自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英国政府在华为问题上丧失宝贵的独立和自主,他们的决定是得不偿失的,禁用华为最终受损害的也是英方自身利益。

--英国禁用华为,中国外交部称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维护企业正当权益

针对英国禁用华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对此强烈反对,并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维护企业正当权益,提醒所有中国企业高度重视在英国开展业务面临的日益增加的政治安全风险。

--中国商务部:英国5G排除华为背弃自贸政策,中方正评估并将采取必要措施

针对日前英国决定清除5G网络中的华为设备,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对此坚决反对;对于英方背弃自由贸易政策的做法,中方正在进行评估,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并敦促英方维护中英经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中国企业:华为称对英国禁止5G网络使用其设备的决定“失望”

全球最大电信设备生产商和第二大智能手机生产商华为表示,英国禁止在其5G网络中使用华为设备的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手机用户来说都是坏消息”,并可能将英国带入数字时代慢车道。

--《焦点》英国全面禁用华为后,欧盟成美国将华为清理出5G网络的前沿阵地

英国禁止在5G网络使用中国华为设备的决定,进一步加大了欧盟国家对这家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施加更严格限制的压力。目前华为正在欧洲扩张业务。

--中美贸易:特朗普表示没兴趣与中国进行第二阶段贸易协议磋商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对与中国讨论第二阶段贸易协议不感兴趣。

--中美贸易: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大豆,单周玉米采购规模为有记录以来最大

美国农业部表示,中国已签订购买52.2万吨大豆的协议,这是中国一连串购买美国农产品的最新交易。

--《焦点》美国可能制裁与南海问题相关的中国官员和企业--美外交官

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最高外交官表示,美国可能制裁与南海威压行动有关的中国官员和企业,作为对中国在该区域行动的回应,此前美国针对中国在南海大部分地区海上资源权益主张的立场变得更加强硬。

--中国总理: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衰退影响前所未有,国内外形势依然严竣

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指出,今年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影响前所未有,国内外形势依然严竣;中国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努力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

--中国财政:税收拉动6月财政收入年内首次正增长,支出降幅扩大至两位

中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财政收入状况进一步改善,6月财政收入同比转为正增长,为年内首次,税收收入是主要贡献因素,财政支出力度则继续减弱,同比跌幅扩大至两位数。

--中国经济:加强政策储备保持经济企稳回升,将重点解决就业压力--发改委

中国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中国经济保持企稳回升态势有条件、有基础,将继续抓好政策对冲,加强政策储备,就业仍是重点;CPI(居民消费价格)翘尾因素将明显减弱,预计下半年涨幅将趋缓,全年呈现“前高后低”走势,预期调控目标有望较好完成。

--《焦点》中国6月外贸超预期增长,阴霾未散但最困难时期或已过去

新冠疫情阴霾尚未消退,但中国6月外贸数据表现可圈可点,当月以美元计价进出口同比双双超预期转入正增长,显示中国外贸韧性仍在;加之近期海外多国陆续解封支撑外需、国内需求明显回暖、中美经贸第一阶段协议仍在执行,让市场对外贸形势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

--《独家新闻》特朗普政府将很快取消支持中国赴美上市的审计协议--消息

美国国务院一名资深官员表示,特朗普政府计划很快取消美国和中国审计当局之间的2013年协议,此举可能预示着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进行更广泛的压制,因其回避了美国的披露规则。

--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坚决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反对美渲染南海地区紧张局势

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就美国国务院涉南海声明称,美方声明是渲染南海地区紧张局势,挑拨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对中方进行无理指责,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美关系:美国针对中国在南海多数地区资源权利主张的立场趋于强硬

美国针对中国在南中国海大部分地区海上资源权益主张的立场变得更加强硬,称这些主张“非法”。此举将导致两国间本来就紧张的关系遭到进一步破坏。

--中国外交部:就涉疆问题对美国一机构及四名个人实施制裁

针对美国宣布制裁中国涉疆官员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决定自即日起对美国“国会-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以及美国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无任所大使布朗巴克、联邦参议员卢比奥和克鲁兹、联邦众议员史密斯实施相应制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要采取更有力措施抢险救援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中国南方多省遭受洪涝灾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日表示,当前已进入防汛的关键时期,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

--中国外交部提醒公民密切关注澳大利亚安全风险,近期谨慎前往

中国外交部和驻澳使领馆最新提醒中国公民密切关注澳大利亚安全风险,近期谨慎前往;外交部发言人并表示,敦促澳方改弦更张,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以免对中澳关系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焦点》欧盟准备针对香港国安法对中国采取行动,但可能不会进行经济制裁

欧盟最高外交官表示,欧盟正准备对中国采取反制措施,以回应北京实施香港国安法,但多位外交官强调称,可能采取的措施不会到经济制裁的地步。

--中国外交部:中印双方就缓和现地局势取得积极进展,同意推动局势进一步降温

中国和印度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上周五举行第16次会议。中国外交部称,中印双方在缓和现地局势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双方同意推动现地局势进一步降温,避免分歧上升为争端。

--印度要求被禁中国手机应用的所有者就内容管理和业务操作回答问卷

TikTok所有者字节跳动等中国企业,被印度要求回答有关遭到印度政府禁止的旗下手机应用的77个问题,包括他们是否进行内容审查、是否为外国政府工作或者游说有影响力的人。

--中国副总理: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隐患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指出,下一步要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该减的要减到位,该降的要降到位,抓好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要管好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隐患。

--中国政策:多渠道加大农业农村投资力度,扩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规模

中国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农业农村部等多部委发文指出,要多渠道加大农业农村投资力度,扩大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农业农村规模;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并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

--中国经济:全年增速料2.5%左右,下半年稳增长靠基建和房地产投资--专家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称,二季度经济增速超预期主要是三产中的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增加所致。预计下半年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支撑下,全年经济将增长2.5%左右。

--英国成港人最心仪移民地,因当地宣布将放宽BNO持有人权利--调查

美联移民顾问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近日公布有意放宽“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持有人入境及在英国居留的权利后,英国大比数抛离其他国家,成为港人最心仪的移民地点。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不怕美国对她的制裁,在美国没有资产也不向往去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并不害怕美国对其可能作出制裁,其在美国没有资产,亦不向往到当地,若美国不发签证的话就不去。

【金融】

--中国国常会: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严禁用于置换存量债务

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优化债券资金投向,严禁用于置换存量债务,决不允许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各地要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综述》中国货币政策强调总量和价格适度,下半年传统政策作用料更明显

中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及疫情防控得当,针对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的货币政策工具也会考虑适时退出。中国央行官员最新表示,当政策设定的情形改变,这些临时性措施就会自动退出;货币政策立场依然保持稳健且更加灵活适度,但也应认识到利率应适当下行但非越低越好。

--《焦点》中国6月金融数据稳增,政策回归稳健股市火爆或推迟宽松步伐

中国6月新增信贷和社融稳步增长,M2增速亦持稳,金融数据整体未超预期。分析人士指出,从结构上看,疫情后新增信贷投放恢复明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力度加大,经济走势维持稳步向好趋势,短期看政策更大幅度宽松预期有所降温。

--中国银保监会:做好不良贷款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严禁银行保险参与场外配资

中国银保监会称,当前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同时特别要强化资金流向监管,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

--中国金融:商业银行网贷管理办法正式落地,强调防止风险管理“空心化”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与征求意见稿相比,主要的变化是增加了“商业银行不得因引入担保增信放松对贷款质量管控”要求,以强化商业银行主体责任,防止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空心化”。

--中国金融:银保机构应准备好应对突发事件,建立并演练预案--银保监会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突发事件金融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制度、管理和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并至少每三年开展一次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的演练。

--中国银保监:切实防范大股东操纵和掠夺中小银行,要让造假者付出惨痛代价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发表署名文章称,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的问题是近年中小银行保险机构乱象丛生的根源,要切实防范防止大股东操纵和掠夺公司的“隧道行为”;同时,绝不允许制造和披露虚假信息,要让造假者付出惨痛代价。

--中国金融:银行保险信托业经营稳健,个别机构风险较高但可控--银保监会

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中国当前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经营情况稳健,流动性、资本充足以及其他经营指标均符合监管标准,各方面指标不断改善,整体上不存在大的风险,风险完全可控;虽然有个别机构风险较高,但并不影响整体稳定态势。

--中国金融:部分华东地区银行获准申请下调MPA考核参数,最快7月成行--消息

为鼓励中小银行放贷支持实体经济,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华东部分银行日前收到地方监管机构通知,可向当地人行分支机构申请下调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部分考核参数,最快7月即可成行。

--中国银保监会通报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突出问题,坚决防止死灰复燃

针对监管检查中发现的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领域的突出问题,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报称,问题主要集中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执行不到位、业务风险隔离不审慎、非标投资业务管控不力等方面;要坚决防止影子银行回潮和结构复杂产品死灰复燃,要进一步疏通融资渠道,引导资金更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金融:力争下半年不良余额转降,为下阶段反弹预留空间--北京银保监局

中国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印发通知,各机构要把信用风险管控作为第一要务,力争全年不良处置额明显高于前两年平均水平,努力实现下半年不良贷款余额由升转降。

【固定收益】

--《分析》中国央行对过低利率说不MLF连续持平,宽松减力更重“精雕细刻”

中国央行周三进行了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单日净投放稳定税期流动性,全月角度长期资金供给则有所收敛。连续第三个月持平的MLF利率,进一步彰显央行“利率不是越低越好”的态度,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继续持稳的可能性较大。

【外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利用SDR应对新冠疫情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利用特别提款权(SDR)应对新冠疫情。

--《市场洞察》中国6月外汇占款五连降,FED无限QE后外占何时转正?

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6月外汇占款出现五连降,不过相对20多万亿人民币的绝对规模而言,60多亿的月度降幅对市场影响有限,表明监管层仍继续退出常态式干预,容忍人民币汇率波动。

【证券/行业】

--《综述》中国楼市加快回暖,投资增速转正房价环比涨幅创近一年新高

多项指标显示,中国楼市已走出疫情阴霾。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由跌转升,继续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各地楼市加速回暖,70个大中城市中6月房价上涨的接近八成,环比增速创近一年新高。

--中国金融委: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零容忍,严厉查处重大案件

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上周六召开会议,研究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工作要求;要求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证券执法工作,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和良好生态,严厉查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等。

--中国央企:6月实现净利润1,664.8亿元,同比增长5%--国资委

中国国资委称,央企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38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7%,降幅比1-5月收窄12.6个百分点,央企6月实现净利润1,664.8亿元,同比增长5%。

--中国股市:监管当局态度转为支持“优胜劣汰”,退市公司家数激增

今年以来,中国证券监管当局已经启动26家公司的退市处理,看起来势必会创下全年企业退市家数纪录,落实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希望确保“优胜劣汰”的期许。

--《焦点》枪打出头鸟,聚光灯下的深圳楼市终迎调控靴子落地

今年以来一直高歌猛进的深圳楼市终于迎来调控靴子落地。深圳住建委周三公布的八项新政,精准打击投资投机行为,提高本地户籍购房限购年限门槛,并对普通住宅标准添加补丁,新增总价规定,以此抑制楼市热度,保持平稳发展。

--《分析》中芯国际上海上市吸引钜资,砸钱真能让中国称霸半导体业?

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在上海A股科创板的发行募资规模意外高达66亿美元,周四在上海市场挂牌,行业内部人士指出,中美关系趋于紧张,已拉大该公司与半导体行业领头羊台积电之间的差距。

--法国驻华使馆:法航—荷航集团获准自下周起每周增第二班巴黎至上海航班

法国驻华大使馆称,法航—荷航集团获准自下周起每周增加运营第二班巴黎至上海的航班,以及第一班阿姆斯特丹至上海的航班。法国驻华大使馆对此表示欢迎。

--中国股市:监管当局态度转为支持“优胜劣汰”,退市公司家数激增

今年以来,中国证券监管当局已经启动26家公司的退市处理,看起来势必会创下全年企业退市家数纪录,落实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希望确保“优胜劣汰”的期许。

--中国继续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2020年度开采指标增6.1%至14万吨

中国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下发通知,今年继续对稀土矿、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2020年度全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0,000吨,较上年增长6.1%;全国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000吨。

--特朗普政府可能在“几周内”针对TikTok构成的国安风险采取行动--官员

白宫幕僚长Mark Meadows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正在研究社交媒体应用构成的国家安全风险,包括TikTok和微信在内,预计未来几周就会采取行动处理这个问题。

--肺炎疫情:中国国家电影局通知低风险地区电影院7月20日起可有序开放

中国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称,低风险地区电影院在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中高风险地区暂不开放营业。

--中国企业:华为上半年营收增长放缓至13.1%,因美国继续施压

全球最大电信设备生产商和第二大智能手机生产商华为公布上半年营收增长放缓至13.1%,因美国官员继续向该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施压。

--中国企业:华为希望意大利在数字化进程中依据客观、独立和透明的安全标准

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表示,希望意大利政府在数字化进程中对所有供应商都依据客观、独立和透明的安全标准。

--中国证券:创业板注册制正式启动,首批三家IPO企业悉数过关

中国股市近来如火如荼,创业板注册制也正式启动。深圳证券交易所周一稍晚发布的创业板上市委首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康泰医学、锋尚文化和龙利得三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IPO)申请全部获得通过,天能重工发行可转债的再融资申请也同时过会。

--《图表新闻》中国共同基金业供需两旺,股市健康牛仍有后劲儿

中国共同基金业6月新产品和申购额双双大幅跳增,意味着中国大陆股市的迅猛涨势仍有进一步上扬的空间。

--中国广发证券因康美项目被证监会重罚,保荐资格停半年债券承销停一年

因在康美药业相关投行业务中的违规行为,中国头部券商之一的广发证券遭监管重罚。中国证监会周五晚间表示,拟对广发证券采取暂停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的监管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罚。

--中国社保基金减持约4,232万股交通银行A股,持股降至8.98%--联交所资料

香港联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中国全国社保基金减持了约4,232.5万股中国交通银行A股,套现约2.3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由9.09%降至8.98%。

--美国个股:瑞幸咖啡将董事长陆正耀解职,任命郭谨一继任并兼CEO

瑞幸咖啡披露,公司已将创始人暨董事长陆正耀解职,由郭谨一取代,后者也将担任瑞幸的首席执行官(CEO)。(完)

整理 张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