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中国7月制造业PMI创九年半高位 供需两旺但就业出口仍不如意(更新版)
(新增更多数据细节和评论)
路透北京8月3日 - 尽管局部有新冠疫情爆发,但不改中国经济整体向好之势。财新7月制造业PMI超预期升至九年半高位,生产和新订单亦创九年半新高,显示供需段均在稳步复苏,不过出口情况虽有缓解但仍七个月收缩,就业改善幅度有限。
财新/Markit周一联合公布,经季节性调整的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2.8,远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51.3和上月的51.2,并创下2011年1月以来最高增速。
“总体上,局部疫情反弹不改国内整体向好的大趋势,经济修复仍在持续,”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称,管控措施进一步解除,供给、需求两侧同步向好,相关指标亦保持良好态势,但就业和外需的疲弱仍需引起重视。
他指出,受国外疫情影响,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第七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尽管收缩速度有所放缓,但外需仍是当月需求拖累项;生产和需求的加速恢复对于就业的改善仍较为有限,当月就业指数已经连续第七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尽管收缩程度非常有限。
调查中发现,有部分企业增加了劳动力需求以满足生产需要,但仍有部分企业态度谨慎,更多采取减员提效策略压缩成本。
王喆称,当月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大幅上升,出厂价格指数在上月微扩张基础上大幅改善。一方面,原材料市场价格继续回暖,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恢复对于价格亦有拉动。预计PPI后续将进一步回升。
上周五公布的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1.1,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50.7和上月的50.9,为四个月新高。财新和官方PMI的整体表现进一步确认了7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对经济的基本看法,会议认为国内“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情况比预料的要好”。
以下为Markit网站刊登的新闻稿要点摘录:
--目前产出已连续5个月保持扩张,并录得九年半以来最高增速,许多企业表示市况进一步从疫情中恢复,客户需求增强。新接业务量稳步增长,井创下2011年初以来最显著增速。
--新订单增加,对产能造成一定压力,积压业务量进一步上升。本月工作积压率较6月份加剧,但整体尚属温和。虽然积压工作增加,制造商在7月份仍然继续压缩用工,但幅度仅算轻微。用工规模收缩,原因普遍与提升效率等措施有关,方式一般是裁员或员工自愿离职后不再填补空缺。
--7月份,经营需求上升,促使制造商继续增加采购,增幅为七年半以来最显著。因此,投入品库存连续第二个月上升。制造业成品库存量随订单的交付而进一步下降,但降幅保持轻微。
--7月中国制造业平均投入成本稳步上扬。据反映,成本上升主要是原料涨价所致。制造商因此相应上调产品价格,加价幅度虽小,但已是自2018年8月后最显著。
--业界普遍乐观预期,未来12个月产出会超过目前水平。企业看好增长前景,是因为预期市况与需求将继续从疫情中复苏。
中国财新传媒2015年6月底宣布获得Markit公司编制的PMI在中国的冠名权,财新中国PMI于当年8月起正式发布,更名后PMI统计方法不变。PMI高于50表示扩张,低于50则表明萎缩。(完)
发稿 乔艳红/宿泱韫;审校 杨淑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