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7月中国CPI涨幅料微升至2.6% 社融增1.85万亿环比近腰斩
--调查结果:
指标 7月中值 区间 上月 上年同期 参与预测机构数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同比,%) 11.1 10.4~11.6 11.1 8.1 28
新增人民币贷款(亿元) 12,000 10,000~18,200 18,100 10,600 27
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同比,%) 13.2 13.1~13.3 13.2 12.6 9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亿元) 18,500 10,500~28,200 34,300 12,900 2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 2.6 2.2~2.9 2.5 2.8 3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 -2.5 -3.6~-2.1 -3.0 -0.3 29
路透综合近30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随着南方洪水持续或造成部分农产品供给受限,中国7月CPI将小幅走高,同比涨幅将从6月的2.5%微升至2.6%;7月工业需求持续向好,PPI通缩趋势亦有望进一步缓解,同比跌幅从6月的3.0%缩小至2.5%。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预计为1.2万亿元,较上月减少三分之一;M2同比增速料持稳于11.1%。在特别国债发行及利率上行的叠加影响下,7月社融增量料为1.85万亿元,较上月的3.43万亿元接近腰斩,但与上年同期的1.29万亿元相比,依旧有逾四成的涨幅。
华创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供给端的冲击推动CPI上行,一来7月强降雨洪灾影响下食品价格共振上行,猪肉、蔬菜、鸡蛋月均价环比涨幅分别达到14.9%、7.3%、7.5%;二则7月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均提高100元。
PPI方面,华创证券指出,无论是从出口向好形势的明朗化,还是从M1的领先趋势看,PPI触底回升的态势可以确认。对应的观测指标包括:PMI出厂价格指数再报52.2%维持在荣枯线以上;国内油价继续温和上涨,液化气价格止跌大涨,有色价格成为黑马,电解铜月均价环比上涨近10%,相较之下化工、黑色价格保持平稳。
金融数据方面,中信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大概率7月M2和社融增速将与上月持平;货币供给层面,整体金融环境仍然处于偏宽松取向,M2整体增速将保持在11.1%左右的水平。
该团队称,7月整体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进一步呈现偏缓态势,政府债净融资逾4,800亿元,其中除特别国债外的整体政府债净融资在7月呈现净回笼态势,受为特别国债发行“让路”的影响较大,后续月份整体政府债发行的供给压力较大。该团队预计,7月社融净增约1.45万亿,增速将持平上月增长,为12.8%。
“后续月份来看,由于政府债券仍有约4万亿的净融资额在年内有待落地,社融增速预期后续还将有所上升。”该团队称。
天风证券银行业研究团队则预计,7月社融增量1.92万亿元,同比去年同期的1.29万亿元依旧大幅多增,多增主要来自信贷及表外融资。
“尽管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但剩余待发行政府债券较多,我们预计三季度社融增速仍将小幅上升,全年社融有望达到34.5万亿,社融增速为13.3%。”天风证券称。
而新增贷款在上半年大幅增长后,下半年增速将受到一定约束。天风证券预计,7月新增贷款1.2万亿元,较6月的1.81万亿元大幅回落,主要因为“随着经济复苏,宽信用政策微调,信贷投放节奏预计将有所收紧”。
结构方面,天风证券预计,7月个人贷款增速较快,预计新增6,5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1,500亿元,主要源于国内疫情控制较好,消费有所恢复,股市向好推升个贷需求;中长期贷款料新增5,000亿元,主要源于房贷需求较好。
企业贷款新增则有望达到5,500亿元,主要因为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改善;预计短贷及票据融资合计增加1,000亿元,基建及房地产投资提速下中长期信贷投放较好,预计增加4,500亿元。
华泰证券则预计,在经过了上半年信贷大幅增长,传统制造业扩产意愿依然乏力的情况下,银行储备项目可能不足,“并且融资套利、信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等问题开始引发监管关注,对信贷投放构成负面约束。预计7月信贷新增1万亿元。”
中国央行周四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有望回到潜在增长水平,物价涨幅总体下行,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中国财政部发布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称,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财政运行经受疫情等因素冲击,逐步回稳向好;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稳住经济基本盘,用好用足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完)
发稿 黄斌;审校 马蓉/张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