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中国银行业上半年盈利罕见大降为哪般?
作者 马蓉
路透北京8月11日 - 中国主要上市银行半年报还未披露,但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盈利罕见大幅下滑,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单季净利同比降幅均达到25%以上。虽然其中不乏响应政府“让利”号召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受疫情影响银行加大了不良认定及拨备计提力度。
分析人士并指出,当前银行业利差保持较强韧性且信贷规模保持高增,下半年业绩大幅下台阶的可能性不大,全年盈利增速由拨备计提力度决定;而在“多暴露、多处置、多计提”的思路下,资产质量预计将总体保持稳定。
“在利润增速有调控的背景下,增加拨备和加大不良认定是银行的必然选择,”一资深银行人士称。
银保监会周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9.4%;据路透测算,其中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24.1%。分机构来看,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上半年净利分别同比下降12%、8.5%,二季度单季净利同比分别下降27.9%、26.6%。
中泰证券报告指出,在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下,银行整体采用较为审慎的拨备计提原则,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其中,拨贷比环比上升4BP(基点)至3.54%,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
不过,二季度拨备覆盖率环比小幅下降0.80个百分点至182.40%,其中,国有大行拨备覆盖率环比小幅下行3.7个百分点至228%,降幅在各板块中居首。
有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在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仍然下降,说明银行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力度,“贷款核销或者批量转让,都是用拨备冲抵了损失。”
路透此前获悉,中国银保监会窗口指导部分商业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确保坐实利润、坐实资产质量。
**加大不良认定**
不良贷款认定方面,中泰报告指出,二季度末国有大行不良率环比上行6BP至1.45%,这主要因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更为审慎,主动加大不良认定。
而股份行和城商行不良率均有改善,二季度不良率分别环比下行1bp、15bp至1.63%、2.30%,预计主要是二季度信用卡和小微贷款资产质量压力有缓解。
关注类贷款方面,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3.9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1,704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2.75%,较上季度末大幅下降22bps。
“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环比明显下降可能是由于银行不良认定力度加大,同时核销力度应该也有所加大。”广发证券报告称。
此外,有大行人士指出,银行利润下降不能脱离“疫情”这个大背景。对比往年,今年银行响应政策号召出台的延期还本付息、加大普惠贷款投放力度、减费让利等举措,利润下滑是板上钉钉。
中国国务院6月中召开的常务会议曾明确,要通过引导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减少银行收费等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人民币。
**下半年业绩大幅下台阶可能性不大**
数据显示,二季度银行业净息差环比下降1BP,显示行业息差总体呈现较强韧性。中信证券推测,二季度收入端拖累因素主要是投资相关收益负向影响:债券收益率的快速上行,使得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受到阶段性影响。
展望下半年,利息净收入方面,中泰证券报告认为,资产端让利幅度最大在上半年,下半年随着高收益零售信贷占比逐渐提升,收益率能够呈现一定修复或保持平稳,同时负债端付息率下半年预计总体保持平稳,全年银行息差仍能维持相对稳定。
从非息净收入来看,中信证券报告指出,三季度以来市场利率走势驱稳,预计后续季度非息收入保持平稳运行。
“下半年银行业绩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低,”报告称,收入端稳定下,拨备计提力度或为关键,还原核销后,测算2020年二季度拨备计提规模同比达35.8%,预计全年盈利增速主要由下半年拨备计提力度决定。
资产质量方面,中信证券判断,零售资产质量受疫情影响的高峰已过,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下对公资产质量或仍有暴露,但行业总体资产质量可控。
中泰证券报告指出,上市银行尤其是优质银行的资产质量“无忧”。一方面,银行不良率与宏观经济形势是“非线性”关系--资产质量主要在于企业能否存货还利息,经济只要不下滑失控,资产质量不会大幅恶化。
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贷款集中于“政府信用”,国有企业、基建领域、房地产行业贷款估计占比在70%以上,资产质量和系统性风险高度相关。
而从微观层面来看,2008-2014年银行行为激进带来的存量风险已消化较多;2016-2019年,银行投放信贷总体较谨慎,新增主要以按揭贷款和大型企业为主。(完)
审校 张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