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财经新闻一周回顾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9月14日-18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经】
--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年度主要预期目标,全年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总理
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近几个月中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恢复态势,表明中国经济拥有强大韧性,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年度主要预期目标,全年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
--习近平: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要团结好民营经济人士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表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中国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正确对待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
--中国国常会:进一步向民企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加快剥离国企非主业
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支持国企和民企改革发展,进一步向民企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民企参与重大铁路项目建设,鼓励各地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焦点》若美国批准拟议交易,字节跳动计划让TikTok在美国上市
知情人表示,字节跳动正在制订计划,如果拟议的交易获得白宫批准,将让负责运营广受欢迎的短视频应用TikTok的新公司TikTok Global在美国首次公开发行(IPO)。
--特朗普不想让中国保留TikTok的控股股份--官员
美国政府一位匿名高级官员说,特朗普总统不想让中国保留TikTok的控股股份,因为可能令美国人的个人信息面临风险。
--特朗普称与沃尔玛和甲骨文就TikTok交易进行了谈话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的政府在周四与沃尔玛和甲骨文就TikTok进行了谈话,但这家中国所有的短视频应用的交易没有太大变化。
--字节跳动:TikTok最终协议签署还需获得中美两国相关部门批准
中国字节跳动称,有关甲骨文成为TikTok技术合作伙伴的最终协议的签署,还需获得中国和美国相关部门的批准。
--对于TikTok相关交易,中国敦促美方停止将正常经贸合作政治化
对于字节跳动旗下TikTok的相关交易提案,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遵守国际经贸规则。
--《分析》字节跳动想保留TikTok的多数股权,面临重重阻碍
据前国家安全官员和监管律师称,中国字节跳动要说服白宫允许其保留旗下在美国广受欢迎的短视频应用TikTok的多数股权,势必会面临一场艰难的斗争。
--《热点聚焦》字节跳动CEO张一鸣为何对出售TikTok美国业务却步?
字节跳动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一鸣决定放弃向微软出售短视频应用TikTok的美国业务,转而打算与甲骨文(Oracle)合作。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称,中国政府以及投资者数周以来施加的压力,至此已经达到高峰。
--《焦点》WTO裁定美国在贸易战中对中国加征关税不符合世贸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美国在与中国的贸易战中对数千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这一裁决引发了华盛顿方面的愤怒。
--中美贸易:中国税委会对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单延期一年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单将于9月16日到期,按程序决定对商品延长排除期限,即自2020年9月17日至2021年9月16日,继续不加征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征的关税。
--《焦点》稳了,中国经济渐回疫情前常态、政策重在落地见效
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回归疫情前水平的态势进一步确立。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工业、投资和消费数据均超预期并创下年内高点,其中工业已接近去年均值水平,消费增速则为年内首度转正,显示在政策支持、疫情受控、外需持稳之下,中国经济恢复已上正轨。
--中国投资有望延续回稳向好,将聚焦“两新一重”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发改委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已经连续五个月保持正增长。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称,随着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陆续下达,项目开工和资金到位情况持续好转,投资有望延续回稳向好的总体态势。
--中国CPI同比涨幅预计继续趋稳,物价平稳运行基础依然牢固--发改委
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前物价水平总体处在合理区间,后续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依然牢固;预计CPI同比涨幅将继续趋稳,保持在合理区间范围内。
--中国1-8月累计发用电量同比增速均实现由负转正,经济加速修复
发用电量是观察经济运行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称,1-8月累计用电量增速实现了首次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5%,全国有20个省区市用电实现正增长;同期,发电量增速亦首次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3%。
--中国商务部:扩大开放的决心不会动摇,欢迎美国企业继续加大在华投资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近日表示,中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不会动摇,今年以来,已采取一系列实际行动。中国供应链稳定、韧性强,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欢迎美国企业继续加大在华投资,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中国商务部:将继续鼓励支持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有意愿有基础”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鼓励、支持中国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目前中国的抗疫斗争已经取得成果,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复苏态势,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对外开展投资合作有较强的意愿和紮实的基础。
--2020年上半年美中之间的投资降至九年低点,因双边紧张关系升级
一份研究报告表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投资因双边关系紧张,在2020年上半年降至九年低点。紧张关系可能导致更多中国企业承受剥离美国业务的压力。
--习近平:中欧应加强宏观协调释放合作机遇,欢迎更多欧盟农产品进入中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欧双方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拿出更多举措,释放更多合作机遇,中国市场保持对欧开放,欢迎更多优质安全的欧盟农产品进入中国;要本着积极务实的态度,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
--《焦点》欧盟领导人同习近平举行峰会,要求拆除壁垒并在投资协议上施压
欧盟领导人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要开放市场,尊重少数民族,收敛对香港的压制行动。他们还声称,欧洲将不会再在贸易上被占便宜。
--国务委员王毅:疫情长期化防控常态化,中国高度重视有序恢复对外交往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在疫情长期化、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方高度重视安全有序地恢复对外交往。他并指出,某些域外势力出于维持单极霸权需要,编造各种谎言恶意抹黑中俄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突破了国与国交往底线”。
--《焦点》美国将阻止部分新疆产品进口,仍在分析全面禁令的法律依据--DHS
美国政府表示,将阻止美国从中国新疆自治区的五个特定实体进口棉花、服装和其他产品,但搁置了对新疆生产的所有棉花和番茄制品实施禁令的提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美方以所谓的‘强迫劳动’问题为借口”,对有关中国企业采取限制措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是赤裸裸的霸凌行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国驻美大使:中美形势令人担忧,美试图突破“红线”将带来严重后果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日前表示,当前中美形势令人担忧甚至警惕,美国一些人试图突破“红线”,将带来严重后果;在中国坚持提高开放水平的时候,有些国家却在想方设法设置障碍针对TikTok、Wechat、华为等设置各种壁垒,是真正挑战。
--《焦点》美国负责亚太事务高级外交官称中国是目无法律的恃强凌弱者
美国国务院主管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史达伟(David Stilwell)说,中国最近在世界各地的行动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国际角色,而是一个“目无法律的恃强凌弱者”。
--美监管机构就华为等供应商可能对电力系统构成的国家安全风险征求意见
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表示,正在就某些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可能对电力系统构成的国家安全风险征求意见。
--《焦点》中国抢先接种尚未完成试验的新冠疫苗,专家警告安全隐患
中国将尚在试验中的新冠疫苗对上万人进行了接种,此举在国际上引发关注。由于疫苗尚未完成标准的试验程序,有专家对其安全性表示担忧。
--《焦点》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将卸任以协助特朗普的连任竞选--美官员
一位熟悉情况的美国官员表示,美国驻中国大使布兰斯塔德将卸任,以协助总统特朗普的连任竞选。在布兰斯塔德即将离开北京之际,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关系正处于数十年来最糟糕的时期。
--中国东部战区:近日海空兵力在台海演练,是应对当前台海局势必要举措
中国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春晖表示,近日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在台湾海峡进行战备警巡和海空联合演练,检验多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水平。
【金融】
--中国央行:LPR更适合作为贷款利率定价基准,改革后政策传导效率明显增强
中国央行发表了主题为“有序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指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较国债收益率更适宜作为贷款定价参考基准,未来将继续深化LPR改革,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合一轨”。
--《焦点》金控监管办法落地,民营类受影响较大、互联网类尚待细则
陆续强力处置安邦系、华信系、明天系和背后的金融大鳄,并在征求意见一年有余后,中国用于驯服金控巨兽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正式落地。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举措对财力雄厚的央企系影响不大,处于金融风险重灾区的民企系可能会感受到一定冲击,而对互联网巨头系金控公司的影响尚难做出明确判断。
--中国银保监加强小贷公司监管,若存重大经营风险应开展风险处置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通知,以遏制监管套利、推动行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通知称,风控能力较强、监管评级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经批准可开展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ABS)产品、股东借款等业务;也可适度对外融资,但需遵循一定比例要求。
--疫情促中国银保监再补制度短板,应对突发事件可临时调整审慎监管指标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经营均造成一定冲击,中国银保监会最新发文寄望补齐制度短板,以为日后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全面指引。
--中国银保监会:8月末银行业不良率较年初升11BP,非信贷资产开始计提资本和拨备
中国银保监会统信部二级巡视员刘忠瑞表示,8月末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7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5,04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14%,较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
--中国央行副行长:房企融资新规起步平稳,跟踪评估后将扩大适用范围
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建立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的目的,在于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的市场化、规则化、透明化;目前整体来看,新规平稳起步,社会反响正面积极。
--中国央行: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应坚持央行中心化管理--副行长
中国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数字人民币的M0定位是货币性质和发展规律决定的,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M0),应坚持央行中心化管理;发行和流通要按照现金进行规范管理,并由商业银行承担向公众兑换数字人民币的职能。
--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较温和,仍有进一步降准降息空间--原央行官员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中国央行原行长助理张晓慧表示,要抓紧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做好短期宏观政策和中长期的发展衔接,把握短期政策力度和节奏,为中长期结构性改革预留空间。相对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也比较温和,且仍有进一步降准、降息的空间。
--中国金融:安邦保险集团召开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并成立清算组
此前曾被中国监管机构接管的安邦保险集团公司发布拟解散并清算的公告。公告称,集团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决议解散公司,并成立清算组(筹),下一步公司将按照法律法规向中国银保监会申请解散,在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后及时组织清算。
【固定收益】
--《分析》久旱逢甘霖,中国央行巨量MLF净投放缓银行负债饥渴
在银行负债压力日益加大、成本亦不断抬升之时,中国央行公开市场9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大幅放量,对冲到期后4,000亿元的净操作量远超上月水平。央行发力释放中长期资金弥补银行负债缺口,除抑制资金成本持续走高之外,其最终目的仍是保证对实体的金融支持力度。
--中国决定下周一起延长银行间现券买卖交易时段至20:00,推动市场开放发展
中国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告称,为进一步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发展,便利境内外投资者交易银行间债券,自下周一(21日)起延长银行间现券买卖交易时段至20:00。这也证实了路透早在今年5月底的报导。
--中国企业债券风险防范情况良好,累计违约81.4亿元仅占存量债券的0.2%--发改委
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称,总体来看企业债券风险防范情况良好,截至目前企业债券累计违约81.4亿元人民币,仅占存量企业债券的0.2%,位于公司信用类债券最低水平。
--中国宽信用措施可能趋缓,但料今年境内城投债发行总额仍将刷新纪录--穆迪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最新发表报告称,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境内城投债发行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至2.5万亿元人民币,尽管年内宽信用措施或将趋缓,但该行预计全年境内城投债发行总额仍将刷新去年创下3.5万亿元的纪录。
【外汇】
--中国央行:抓紧建设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转让平台,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央行正在抓紧建设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转让平台,力争早日上线运行,进一步便利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上海在人民币跨境使用进程中始终担当“排头兵”的角色,今后要继续发挥更大作用。
--《图表新闻》人民币创逾16个月新高表现强不强?看你怎么比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二加速上行,收盘与中间价均刷新逾16个月新高,当前已收复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的大部分跌幅,且凌厉升势仍未有停歇迹象。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无最好的答案,新挑战下仍需未雨绸缪--原外管局官员
中国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外管局原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表示,目前境内外市场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尚未确立,但在全球大放水背景下,中国可能面临新一轮资本流入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中国原央行官员:汇率制度无需大变动,应关注短期资金大量流入和人民币过快升值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日前表示,目前的汇率制度并不需要在根本上做大的变动,现在应关注短期资金大量流入和人民币过快升值。
--中国数据:美指续跌8月外汇占款录得七连降,汇率弹性升高后续料低波动
中国央行口径外汇占款8月连续第七个月减少,下降规模较7月有所扩大,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日渐升高,市场情绪基本能够及时出清,监管入市干预的必要性不高,未来外占料延续低波动。
--中国外汇:8月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创三个月新高,但升幅收窄--BIS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8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升0.22%至122.77,创三个新高,不过升幅明显收窄,上月修正后为升0.79%。
--离岸人民币:8月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创半年新高,排名维持第五--SWIFT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报告称,8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由7月的1.86%续升至1.91%,创出半年新高,同时人民币国际支付排名维持在全球第五水平。
【证券/行业】
--《焦点》茅台将携150亿小公募首秀债市,一企之力“担”起一省之债?
中国A股市值之王--贵州茅台的母公司茅台集团正在申请发行一只期限不超过七年、规模不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贵州高速的股权。业内人士指出,茅台发债旨在帮助贵州省化解繁重的债务负担。
--《独家新闻》华为高管与美国调查的Skycom Tech有密切联系
一家在香港注册的鲜为人知的公司成为了美国对中国华为及其财务长孟晚舟刑事调查的中心问题。
--《焦点》芯片“断供”担忧助推华为手机涨价
中国消费者在抢购华为搭载高端麒麟芯片的智能手机,他们担心美国的限制措施不久将让华为的高端手机停产。
--《综述》中国房价8月加速上涨,楼市热度升各地政策料加码精准打击
中国8月的房价数据印证楼市热度有所上升,房价环比涨幅在前月短暂回落后重又扩大,亦解释了中央为何在8月频释政策收紧信号。分析师预计金九银十楼市整体仍延续升势,但各地陆续加码调控,且精准度提高,有助于平抑房价涨幅。
--国际半导体行业组织将警告特朗普政府不要把中芯国际列入黑名单--文件
向芯片行业提供复杂且昂贵设备的企业计划警告特朗普政府,不要提议把中国顶级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列入黑名单,称这将“损及”美国产业。
--美国称微信用户不会面临处罚,将澄清交易禁令范畴
美国司法部表示,即使美国下周通过其他行动禁用微信,微信用户也不会面临民事或刑事处罚。
--中港个股:工商银行拟发行境外优先股,集资44亿美元--投资条款清单
根据路透见到的一份投资条款清单,中国工商银行计划发行永续境外优先股,最高集资300亿元人民币(44亿美元)。
--中国新股:中金公司A股IPO获通过,发审委问及所涉瑞幸咖啡项目等问题
中国证监会公告,大型投行--中金公司股首次公开发行(IPO)申请获准通过。发审委会议对其提出询问的主要问题包括涉及瑞幸咖啡项目、与中央汇金旗下其他券商关系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