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市场一周走势回顾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9月14日-9月18日当周中国金融市场摘要:
汇市:
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周五重回单日净投放,并在逾三周后重启14天逆回购,本周全口径净投放规模小增至2,600亿元人民币。周四央行净回笼规模较大,但跨季需求升温,叠加此前缴税以及新债缴款影响,资金骤然紧绷,央行遂再度恢复净投放,维稳季末流动性预期。
市场人士并指出,本周大幅超量续做MLF(中期借贷便利),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银行负债端面临的巨大压力,同时央行也会在季末继续提供必要扶助,熨平资金面波动;但整体来看,货币政策的中性态度并未因此改变。
在银行负债压力日益加大、成本亦不断抬升之时,央行公开市场周二进行的9月MLF达6,000亿元,对冲到期后4,000亿元的净操作量远超上月水平。央行发力释放中长期资金弥补银行负债缺口,除抑制资金成本持续走高之外,其最终目的仍是保证对实体的金融支持力度。
债市:
--中国债市本周初10年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3.17%创下年内新高,随后在央行超量进行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因素作用下震荡,当周收益率变动幅度不大。五年期利率债则受其间资金回暖及NCD价格降低等推动,收益率略有下行。
资金方面,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加权利率在探至1.4%附近低位后一路反弹,周五回升至2.1%但仍供给寥寥,紧张态势未缓。长期资金中,部分股份制银行的一年期同业存单发行价格在经历短暂下行后,再回至3%附近。下一步要关注央行对流动性的支持力度。
票据:
--尽管中国央行本周超预期增量续做MLF(中期借贷便利),但中国票据市场供需两弱局面难改,转贴利率居高难下,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承兑(国股)足年电票转贴利率在2.92%-2.95%附近波动。尽管增量MLF为银行提供负债补充,但资金面短暂宽松后又趋紧,流动性预期难乐观持续抑制票据需求。
交易员并指出,一方面需求不济,但同时贴现量和承兑量亦在低位徘徊,加之转贴利率已回到政策利率水平附近,继续上行动力也减弱。随着季末临近,银行调规模压力渐增,但整体来对目前市场运行格局影响有限。
股市:
最新宏观数据依旧乐观,显示经济仍在回暖轨道中稳步前行,市场人气在此前连续调整后逐步恢复,此外近期人民币加速升值,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周五金融地产等权重股明显走强,带动股指大幅反弹。若人民币汇价维持坚挺,外资流入力度料不减,加之基本面暖势未改,股市短线强势仍有望延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