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循环”下要更大力度拓内需 预防风险胜高质量增长--经济学人智库
路透香港9月23日 - 经济学人智库发表报告称,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安全考虑驱动,亚洲主要新兴经济体均转向内在发展。其中中国因与美国外交和贸易关系恶化,加深了其经济自给自足的需要,并提出“双循环”促进内需。
然而,中国在2008-09年金融危机时亦提出过增内需,但过去10年私人消费占GDP比重仅轻微增加,显示在新目标下扩大内需的努力更要加大。
报告表示,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提出致力扩大内需,因当时由出口推动的增长模式显示出其局限性。然而,尽管随后投资大增,但家庭支出的增长则缓慢。去年内地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8.8%,仅略高于10年前。今年疫情大流行,私人消费更将成为经济表现最差的部分。
经济学人智库指出,对中国而言,私人消费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最佳渠道,这也源于政府感到外部环境有重大变化。中美贸易战及一些国家希望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表明,未来中国进入海外市场的机会将会减少。
双循环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将是减少与进口依赖相关的风险。因中国的国际关系恶化趋势,当局关注国际粮食、能源和技术供应的安全。即使这样做会影响到某些经济效率下降,但预防风险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性将胜过“高质量增长”。
至于双循环在中国将如何发挥作用,报告认为,在产业政策方面,预计政策目标是使国内供应链更符合国内需求的结构。这与备受争议的“中国制造2025”倡议的更大范围目标相反,该倡议旨在确保多个新兴板块的全球市场份额。双循环下的产业政策和支持并不着眼于促进出口,而是把重点放在中国被视为严重依赖进口的瓶颈上。
在所有板块中,技术板块应会是在实现自我供给方面获得最大支持的领域,其中半导体或集成电路(IC)最受关注,因美国通过出口管制限制中国取得全球技术,这对华为及其他中国科技公司带来压力。
报告称,尽管内地通过启动投资、为IC生产企业提供税优惠、加强科研等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但对中国公司来说,要赶上台湾、韩国和美国等竞争对手仍将是一大挑战。因要在这领域取得进展,就需要发展产业生态并培养广泛人才基础,通过海外并购加速国内技术板块升级,亦因更严格的监督而变更具挑战性。
**能源与粮食**
在能源方面,经济学人智库指出,去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近85%来自进口,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是其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中国较少依赖美国及其同盟国。然而,人们担心可能的运输中断,包括经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南中国海航道。
培育中国国内能源最有希望的途径仍然是可再生能源,这占去年能源消耗近20%。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回报率相对于其他国家仍然较高,而管网连通性的问题也正稳步改善。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报告认为风能和核能将会优先考虑。目前海上风电仍未开发,未来可能会获得沿海省份的投资。在核能领域,中国在建或正待批的12家电厂将使用本地技术,而非美国或其他地区的技术。
在粮食方面,报告称中国目前依赖进口大豆满足国内需求,但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到2025年,内地小麦、玉米和大米的产量短缺将达2,500万吨。粮食供应直接影响消费者价格,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不过报告认为,中国仍有很大的余地扩大粮食生产以弥补缺口,中国的农业仍为劳动密集生产,因此通过现代化和技术提高产量的空间很大。
然而,农村土地改革缓慢窒碍了进展,故此对进口依赖将继续存在。根据今年初的中美贸易协议,美国农民短期仍将享有一些机会,但长远而言,中国希望保持供应多元化,这将为欧洲、拉丁美洲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农业带来机会。
经济学人智库并表示,亚洲经济体转向内在发展这一转折表示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回落,但区内国家仍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巨大的商业机会。随着运营本地化的趋势加剧,对全球投资者来说,管理其本土市场的政治压力并同时把握亚洲机遇,将愈来愈具挑战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