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T06:18:58Z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10月26日-30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经】

--《焦点》淡化经济总量指标,中国十四五蓝本紧扣双循环布局“高质量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勾勒的“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淡化了经济总量指标,紧扣“双循环”本质强调高质量发展。会议因此将科技创新摆在第一位,并提出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建设“三个强国”+数字中国。

--路透调查:中国今年经济增速料2.1%创44年新低,明年大幅反弹至8.4%

路透最新季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复苏轨道前行。考虑到年末全球新冠疫情再燃等不确定性,预计中国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速5.8%,较前次7月调查时下修0.3个百分点,全年增速亦下修0.1个百分点至2.1%,为1976年以来最低;不过对于明年经济增速的预期则上修0.4个百分点至8.4%。

--路透调查: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料微降至51.3,延续较高景气度

中国制造业料在10月继续稳定运行。路透综合逾20家分析机构的预估中值显示,10月制造业活动将保持扩张,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计微降至51.3,经济延续改善势头;与此同时,11家分析机构预估中值显示,财新10月中国制造业PMI料持平于上月。

--王岐山:未来中国经济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用经济发展的增量削减风险”

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要把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投资双驱动,从两头在外转向自主与开放兼容,消除要素流动障碍的阻滞,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

--《独家新闻》拜登当选后将与盟国协商对华关税政策--拜登团队顾问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的两名首席顾问表示,如果拜登当选,在决定如何处理美国对华关税之前,他将立即与美国的主要盟国研商,争取“集体影响力”以强化他制衡中国的能力。

--美国就WTO认定其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不合符世贸规则的裁决提出上诉

一位世界贸易组织(WTO)官员表示,美国对WTO上月公布的一项裁决提出上诉,该裁决认定美国在与中国的贸易战中对数千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

--美国政府称,中国已兑现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农产品采购目标的71%

美国政府表示,中国已大幅度增加采购美国农产品,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的57项技术性承诺已经落实了50项。两国于1月签署的这个协议旨在降低美国对华出口的结构性壁垒。

--美国将中国和统会驻美分支列为外国使团,并退出一项地方合作备忘录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美国将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美国分支列为外国使团,并退出一项旨在促进两国地方层级合作的协议。

--美国起诉八名参与中国“猎狐行动”人员,逮捕其中五人

据一份起封的美国刑事起诉书显示,八人被控在一起行动中为中国工作,该行动涉及恐吓信和使用夜视镜监视及胁迫一个中国人家庭回国。

--中美关系:中国对美国广播公司等六家美国媒体驻华分社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上周,美国宣布将六家中国媒体增加列管为“外国使团”,作为回应,中方对美国广播公司(ABC)等六家美国媒体驻华分社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中国外交部:将对参与对台军售美国实体实施制裁,包括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防务和雷神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将对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实体实施制裁,包括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防务和雷神。

--美国国务院再核准一项对台军售,价值最多可达23.7亿美元--美国防部

美国国防部表示,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可能向台湾出售100套波音生产的鱼叉岸置防御系统,该项对台军售交易价值最多可达23.7亿美元。

--《焦点》美印签署军事合作协议,美国务卿就中国威胁发出警告

美国和印度签署了一项共享敏感卫星和地图数据的协议,同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就愈发强硬的中国构成的威胁发出警告。

--中国外交部敦促美国务卿停止炒作中国威胁,停止挑拨中国同地区国家关系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本周开启对亚洲国家的访问,并发布了针对中国的言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蓬佩奥对中方的攻击指责,不过是老调重弹,毫无事实依据,也暴露了他所持有的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偏见。

--中美军方已举行危机沟通会议,下月还将开展交流活动--中国国防部

在外界担忧中美军方关系紧张之际,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最新表示,10月28-29日,中美两军举行危机沟通工作组视频会议,此外,双方商定于11月中旬以视频会议方式开展2020年度中美两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研讨交流活动;年底前,两军还将举行海上军事安全磋商视频会议等。

--中国国防部:针对加军舰高调过航台湾海峡并采取挑衅性行为,中方提出严正交涉

台海关系持续紧张之际,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挫败任何形式“台独”分裂势力的能力始终都在,意志坚定不移。针对加拿大军舰高调过航台湾海峡并采取挑衅性行为,中方已提出严正交涉。

--《焦点》华为律师质疑加国警方,逮捕孟晚舟时为何未对不实情况做出反应

华为的律师在温哥华法庭继续听取证人证词,律师质疑为什么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被捕的一些情况没有引起负责拘捕行动的联邦警官的“警觉”。

--加拿大法官认同孟晚舟提出的部分主张,但未驳回引渡美国案

关于华为财务长孟晚舟引渡至美国一案,周四发布的一项裁决显示,加拿大司法部长驳回孟晚舟部分论点的企图已遭到一名法官挡下。

--中国发改委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方案,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并加快5G基站建设

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有效促进消费,推动经济供需循环畅通,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等日前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大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推动超龄大家电更新换代,并加快推进5g网络基站建设。

--中国发改委:进一步放宽民企准入,引导商银增加制造业民企信贷投放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激发民企活力,中国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支持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放宽民企准入,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制造业民营企业信贷投放,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债券融资。

--中国商务部:反对以“国家安全”之名打压别国企业,将推动达成渔业补贴协定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对全球抗击疫情和经济复苏不利,中国坚决反对以“国家安全”之名,打压限制别国企业;中国愿继续与各方一道,推动尽快达成渔业补贴协定。

--中国数据:9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收窄近半,汽车、电子等拉动力减弱

随着中国工业生产恢复,工业企业利润亦呈现逐季改善的态势,三季度利润增速较上季提高逾10个百分点,9月利润连续第五个月实现正增;不过,9月同比增速较前月几近减半,汽车、电子等行业增势有所减弱,企业利润持续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中国9月国企利润同比增逾五成,前三季度总营收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中国财政部公布,9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5%,税后净利润增长60.9%,利润增幅较高既有企业生产经营加速恢复的因素,也有中石油、中石化与国家管网集团正式完成油气管道等资产交易和交割的因素。

--《综述》打消粮食疑虑从“吃饱”到“吃好”,中国端牢饭碗力保舌尖上安全

民以食为天,当中国人从“吃的饱”到“吃的好”,中国消费升级的步伐正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新冠疫情的持续,严竣的外围形势以及强调节约粮食的大背景下,如何端牢饭碗并力保舌尖上的安全?

【金融】

--中国拟修订央行法,明确写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并坚持财政不得向央行透支

中国拟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将“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明确写入立法目的,引导金融体系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定位;同时,继续坚持中国人民银行不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不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的原则。

--中国央行官员:数字人民币应坚持央行中心化监管,防止货币发行权旁落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中国在推进数字人民币时应该坚持央行中心化监管,这有利于抵御加密资产和全球性稳定币的侵蚀,防止货币发行权旁落。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传统金融业态正在被重塑,应适时调整金融监管政策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表示,疫情倒逼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传统金融业态正在被重塑。

--中国五部委发文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发展,支持相关企业资本市场融资

为更好发挥投融资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中国央行、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发文称,要强化金融政策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气候友好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再融资。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全球金融体系必须改革,数字货币远未到抢标准时候

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表示,当前的全球金融体系必须改革,新金融体系是未来的方向。而当前很多问题只能用创新去解决,但真正的创新一定会犯错误,没有风险的创新是扼杀创新,把风险控制为零才是最大的风险。

【固定收益】

--《分析》中国同业存单利率节节攀高盼政策送暖,熬过寒冬春天或已不远

尽管中国央行10月再度超额续做MLF(中期借贷便利),但同业存单(NCD)利率在连涨数月后仍未能停住上冲脚步,本周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一年期NCD利率已全线站上3.20%。一方面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的压力未消,而10月存单集中到期等又叠加冲击,市场期盼政策送暖缓解发行压力。

--《焦点》“投资不过山海关”?华晨、盛京能源等辽宁国企债接连违约引共振

华晨汽车集团上周首曝债券违约风波未平,辽宁省另一国企--沈阳盛京能源本周又爆出两只私募债违约。两起违约事件形成共振,让市场再次大呼“投资不过山海关”,并连累辽宁省内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

--宝马中国合资伙伴华晨集团首爆债券违约,盼地方政府出手但难度仍大--消息

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的中国合资伙伴--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首爆债券违约。两位消息人士透露,华晨集团未能如期兑付上周五到期的10亿元人民币私募公司债17华汽05。

【外汇】

--中国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调整报价模型,“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

中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周二称,据了解,近期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这也印证了路透稍早的独家报导。

--《独家新闻》中国国有银行掉期买入人民币,并在即期购入美元--交易人士

据多位外汇交易人士透露,本周中国国有银行通过掉期市场用美元掉成人民币,此举将一年期美元/人民币掉期推高至1,700点附近;同时国有银行并在即期夜盘交易时段购入美元,以缓和人民币急升走势。

--《市场洞察》人民币中间价逆周期因子可以“鸟尽弓藏”了?

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时隔两年多再度出现变化,中国官方公告全文不到200个字的表态,较2018年1月逆周期因子首次回归中性时明显简练,而“淡出使用”的表述更是引发了逆周期是不是被永久剔除的讨论。

--《焦点》逆周期因子淡出缓解中国出口企业焦虑,守住钱袋子仍需避险“自救”

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强,令中国出口企业难逃利润被汇率“吃”掉的局面,根据自身经营和外汇风险敞口情况,采取远汇、套期保值、远期结售汇业务等金融工具,最大化守住“钱袋子”。逆周期因子的“淡出”一定程度减轻汇率焦虑,而未来双向波动将继续提醒外贸企业加强风险研判。

--《焦点》逆周期“淡出”难扭转看多人民币中期趋势,弹性料增强有助双向波动

继两周前远购风险准备金率归零后,中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周二晚间称,近期部分中间价报价行陆续将“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再度传递出监管层放缓人民币升势的政策信号,市场中期看涨趋势虽难改,但后续升值速度料放缓。

--中国央行行长:人民币国际化要坚持市场主导,完善本币使用支持体系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表示,要统筹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而新形势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可在坚持市场主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本币使用的支持体系,为市场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市场洞察》中国结售汇9月转顺差,远购风险准备金归零料扰动远期及期权

因海外疫情仍此起彼伏,而中国抗疫表现亮眼,替代效应使得中国出口也连续超预期,人民币兑美元连续强势提升代客结汇意愿,9月代客货物贸易顺差规模环比接近翻番,逆转了上月代客结售汇逆差;而10月汇率续劲升,代客结售汇料能维持一定顺差规模。

【证券/行业】

--中港新股:蚂蚁集团A股网上申购倍数达872倍,启动回拨机制后中签率0.1267%

全球最大规模IPO的中国蚂蚁科技集团发布公告称,A股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为872.31倍,启动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12670497%。

--《热点聚焦》蚂蚁集团缩减对海外伙伴的支持,反思全球策略--消息人士

知情人士告诉路透,中国蚂蚁集团一直在削减对其投资的许多海外电子钱包公司的资金和人员支持,收敛成为全球支付领导者的野心。

--蚂蚁集团高管称IPO定价水平合理;蚂蚁平台上大多数消费贷年利率在14.6%以下

创下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IPO的蚂蚁科技集团举行网上投资者交流会,针对中国以四倍LPR作为利率保护上限的可能影响,蚂蚁数字金融事业群总裁黄浩回应称,四倍LPR是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而蚂蚁平台所促成的贷款中98%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截至2020年6月,平台上大多数消费贷款的年利率在14.6%以下。

--蚂蚁集团香港IPO:将向投行支付至多1.98亿美元承销费,仅占筹资额1%

中国蚂蚁集团的文件显示,公司将向承销其香港股份的银行支付至多1.98亿美元承销费,符合大型发行方只向承销商支付一小部分筹资所得的趋势。

--美国上诉法院驳回政府立即实施WeChat禁令的要求

美国上诉法院驳回司法部有关立即禁止苹果和Alphabet旗下谷歌在美国的应用商店提供腾讯的WeChat下载服务的要求。

--三星显示器获美国许可,将继续向华为供应部分面板--消息人士

一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韩国三星电子旗下显示器部门已获得美国当局许可,将继续向华为供应特定面板产品。

--德国经济部长称并不反对华为,但呼吁5G扩张需要强大的欧洲参与者

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在被问及在5G移动网络扩张方面排挤中国华为是否会导致竞争劣势时表示,欧盟支持自由竞争的想法,但在其安全利益受到影响时必须保持警惕。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研究推出更多外资参与境内市场的渠道和方式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要继续推进市场和产品开放,研究推出更多外资参与境内市场的渠道和方式,着力解决国际投资者有关顾虑,提高A股在明晟等国际指数中的纳入比例。

--中国拟修改私募资管业务管理办法,放宽部分限制性指标配合资管新规延期

中国证监会就修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称,进一步完善私募资管计划负债杠杆(总资产/净资产)的比例限制,加强逆回购风险管理;同时,放宽投资运作部分限制性指标,给予产品投资运作更大的灵活性。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续发力,拟合并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财新援引消息人士

财新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监管层拟合并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称深交所主板长期以来没有发行融资功能,主板和中小板的上市和监管要求也基本一致,没有区分的必要性。

--中国建行前三季净利降约9%,负债端成本下降得益于结构性存款强监管

以资产计中国第二大银行--建设银行公布,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058.32亿元人民币,同比降幅8.66%较上半年的10.74%有所收窄。据分析师测算,建行负债端资金成本三季度环比下降6bp(基点)至1.69%,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此前监管部门打压结构性存款等降低负债成本的措施。

--中国平安前三季净利同比降幅收窄至20.5%,长期保障型业务仍受疫情影响

中国平安保险发布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运利润1,086.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净利润1,030.41亿元,虽同比下降20.5%,但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

--中港股业绩:中信证券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约2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大增逾四成

中国最大券商--中信证券发布财报,公司前三季度录得营业收入419.94亿元,同比增长28.13%;前三季度归母净利为126.60亿元,同比增长20.32%。

--中港股业绩:万科前三季净利同比增9%,净负债率27.6%较半年末略回升

中国大型房地产企业--万科公布业绩,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9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集团财务、资金状况稳健,截至9月底净负债率为27.6%,较半年末略有回升。

--字节跳动初步洽商安排旗下短视频平台抖音前往香港IPO--消息人士

据两名知情消息人士透露,字节跳动正与投行讨论安排旗下视频平台抖音在香港进行股票上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