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一項調查發現,超過4成受訪市民表明,如有機會,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有為移民做準備的人更創近3年新高。

結婚不久的張小姐計劃移民加拿大,認為雖然自己在香港的生活不錯,但租金已佔收入3成,她計劃透過開設初創公司技術移民,不過亦有心理準備要轉行做藍領。

從事藝術創作及表演的Jarita,一年前移民西班牙巴塞隆拿,疫情關係未有新工作。她認為,當地經濟較差,本身行業較難維持生活,打算在香港及西班牙工作、生活兩邊走,在兩地取得平衡。

近年不少國家都豁免「坐移民監」,例如葡萄牙及希臘,愛爾蘭亦只要求每年入境一天,不過各國一般設有投資或語言要求。

美聯移民顧問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說,雖然英國放寬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限制吸引不少港人,但很多人不希望放棄高薪厚職,而且傳統移民熱門地有較高移居時間要求,因此越來越多人考慮以「移民不移居」方式「用錢買時間」。

鄭天殷承認,社會運動後,的確較多人查詢移民,今年5月查詢達到800宗的新高。她提醒,移民不一定適合自己,外國稅收可以佔收入高達4成,而且外地失業率較高,移民始終要考慮自身資金和未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