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型肺炎疫情持續緩和,港大微生物學系臨牀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疫情處於低位時,市民檢測意欲亦低,如果沒有強制檢測,勢必有漏網之魚,令隱形傳播鏈延續。他認為,強制檢測於此時最能發揮功效,最理想是每一名有症狀的求診人士都自願接受檢測,社會應及早公開討論及考慮強制檢測的利害。

袁國勇以英文向《明報》撰文,他表示邊境已加強控制,大幅減少豁免檢疫人員數目,但檢測方式總有假陰性,難以完全杜絕隱性患者帶病毒入境,繼而流入社區。他說,輕微徵狀甚或沒有病徵人士最容易遺漏,大部分輕症病人會到政府或私家門診求醫,其中一部分未接受檢測,這些輕症病人將持續在社區散播病毒,始終無法徹底斷尾。

袁國勇提出5個重點應對疫情,包括入境前檢測、全民戴口罩、監測公共交通工具及街市等處所的通風狀況、市民用手機記錄過去14天的個人行蹤,以及凡有病徵人士必須接受檢測。他說,檢測是現時不足之處,認為任何有輕微病徵人士,都應到政府診所接受檢測,私家醫生也應建議有病徵病人檢測,而目前私家診所的自願檢測率仍然偏低。

他建議,政府應加強對輕微病徵病人的檢測誘因,例如可以即場留樣本,而毋須翌日才交回,簡化收集流程。不過,若政府未得到市民支持便立法強制檢測,市民未必願意合作,也有可能傷害醫患關係,政府有責任向公眾解釋立法與否的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