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马之心:马和狗一样对人有感情依赖?

马被人类驯服,成为人类的伴侣已有五千年历史。马具有重要的劳役和战争功用使其成为文学作品的主题。
人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将马人格化,说马通人性。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座骑就被赋予人格特征,在主人危难时,知恩图报,救了主人的性命。英语中也将脚踏实地的有用常识同马相联系(horse sense)。
不过最近发表在《应用动物行为科学》期刊上的研究却认为马并不像狗那样和主人有感情纽带。
马与人的互动
这是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研究人员对马是否能对人形成感情联系,或对人感情回报的问题所作的研究。在研究中,他们观察分析了26匹马和他们的主人在不同情况下的互动行为。
研究发现,马和人分开的时候的心率加快,但对于主人或一个完全的陌生人,并没有显示出任何偏好。

马是群居的被捕食动物,因此马被分隔开独处会感到紧张
一般认为,对马“正面强化”训练更能让马同人形成牢固的感情联系纽带。为了印证这个理论,他们观察了马和主人的互动,以及和完全陌生的人的互动等。
他们的观察结果显示,不管是和什么人在一起,马和人在一起总显得比独处更放松。用“正面强化”训练的马匹在实验中同人花的时间更多,但也没有显示出对主人有更多的喜好。
获得安全感
研究人员说,虽然马对人显示了某种联系的行为,不过这不足以满足感情联系的所有标准,即像狗和人的那种感情依赖,或儿童对父母的那种感情联系。马并没有表现出狗对人,儿童对父母的那种感情依赖行为。
另外研究者在和主人在一起,和陌生人在一起,或在没有人的不同情况下测量马的心率,进行比较。研究人员伦伯格(Paulina Lundberg)在《每日邮报》的报道中说,“结果显示马和人分开的时候在门附近逗留时间最长,和人重新在一起的时候就走到人附近,不管这个人是马的主人还是陌生人。”

图像来源,NATIONAL TRUST
马在独处的时候更紧张,人在附近让他们放松
伦伯格说,这说明马在独处的时候更紧张,人在附近让他们放松。她说“另外马和人分开的时候,马的心率显著增加;和人再次相聚的时候,心率显著下降。”
她说,因为马是群居的被捕食动物,因此马可能把被分隔开当作负面,紧张的经历,“即使马受过训练独处,把马同其他马匹分开,马也会加快心率,更频繁地打鼾。”
研究人员说,狗和主人分离就感到紧张,一旦重逢,狗会和人接近,这被称为“避难所”效应。人在附近对马也有类似效果。但狗和人在一起时增加了玩耍和探索行为,而这点并没有表现在马的行为中。
马通人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研究认为马并不像狗那样和主人有感情纽带
赞同研究结论的人认为,人们容易给非智慧生命赋予智慧和感情,按照自己的意愿理解动物。正如许多爱马人士并不同意瑞典的研究,他们往往会通过亲身经历拿出反例,证明马和主人有超乎人们理解的感情沟通。
关于马和人沟通纽带的讨论和争议涉及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配合人类驱使的问题,因而也涉及到马术运动中的保护或虐待动物的道德问题。
2018年日本研究人员在英国科学杂志网站上发表研究说马能够通过人的表情和发声读懂人的情绪。日本北海道大学动物心理学准教授泷本彩加和他的研究团队认为马像狗一样,能感觉到人的情绪,并对人的愤怒产生警惕。
日本的研究者对19匹马进行了研究。他们让马观察人面不表情图案,播放对马的呼唤声音,记录下马的不同反应。研究结论是:马对高兴和生气的不同表情、鼓励和斥责的不同声音会做出不同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