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8日電)過去,投資人一直認為中國國企有政府擔保的優勢,但近一週,至少有3家中國國企違約,20家中國企業暫停了價值共計人民幣155億元的債券發行計畫,種種情況令市場擔憂。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河南省的國企永城煤電上週一筆10億元(約新台幣43.5億元)債券違約後,投資者開始拋售債券。在此前不久,華晨中國母企華晨汽車集團傳出債務告急,旗下資產包括寶馬(BMW)在中國合資企業所持的股權。

總部位於北京的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上週債券價格也突然暴跌。紫光集團近期有多檔債券面臨到期或回購,但紫光選擇不贖回其中一檔境內永續債,最近又傳出正尋求對境內信託融資展期,今市場對其失去信心。

中國政府正在積極鼓勵半導體業發展,紫光被視作實現「中國芯」的關鍵企業,如今卻面臨債務問題,傳出北京銀行考慮為紫光集團提供融資支持,以幫助紫光集團緩解債務償還的問題。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長期以來,中國的許多投資者認為國企債務是安全的,因為他們相信,地方或中央政府會出手干預以阻止違約。

國企似乎也是這麼認為。報導引述永城煤電一份12日的內部會議資料,一名高管表示:「我們不可能按照市場原則被清盤(清算)。我們有超過18萬名員工。如果我們破產,我們的工人將失去工作。省政府難道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

然而,河南省政府並未公開承諾為永城煤電的債務提供擔保。自發生違約以來,該公司只同意償還3240萬元利息。

此外,過去一週有多家公司暫停債券發行,根據訊息提供商萬得(Wind)的數據,這些公司包括國有的河南省交通運輸發展集團,該集團原定完成18億元的債券發行。

報導說,這些震動還影響到規模較小的地區性銀行。最顯著的例子是總部位於內蒙古的包商銀行,去年它因無力償還65億元人民幣債券的本息遭到中央政府接管。(編輯:翟思嘉/吳柏緯)1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