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30日電)陸委會近期舉行諮詢委員會議,部分與會委員認為,中國大陸的雙循環需靠出口部門達成,預計短鏈、多鏈等調整將同步進行,因此出口仍是重要經濟動能。

大陸委員會今天下午公布第24次諮詢委員會議與會委員發言重點,主題為「中國大陸『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對中國大陸、兩岸經貿及台商之影響及因應建議」。

引言學者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重點為「國際與國內大循環的雙循環」、「科技自立自強」與「推動『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是目前陸方經濟發展面臨困境的領域。但國際與國內循環交互影響,若出口萎縮使國內需求減少,將打擊就業市場,造成雙循環運作困難。

有部分委員認為,中國的雙循環需靠出口部門達成,預計短鏈、多鏈等調整將同步進行,因此出口仍是重要經濟動能。未來中國大陸可能將就新經濟、新能源領域另闢戰場,續與歐日合作,取得技術規範制定權。然而,中國大陸企圖達成「技術自主」的目標,挑戰仍鉅。

這名學者指出,技術創新方面,中國大陸的硬體製造仍仰賴與先進國家合作以增加自我研發能力,但又因「網路外部性」因素,導致自主研發作業軟體不易取代現有作業系統,在軟硬體無法搭配升級下,技術自主面臨挑戰。

有部分委員指出,「十四五」規劃在兩岸方面並無新意,但兩岸融合發展、兩岸共同市場、台商參與新基建與「一帶一路」、協助台商赴陸上市等正式列入五年規劃及陸方後續具體落實作為,須加以注意、加強掌握,並防範中共藉對台經貿統戰,體現「一國兩制」的認知作戰。

部分委員則提醒,台灣金融政策應注意陸方政策動向,防範陸方施壓威脅,以避免影響國內金融及社會安全。另有與會委員針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指出,在RCEP架構下的中日韓三方產業供應鏈的移轉情形,是台灣需關注重點。(編輯:吳柏緯)1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