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宣
2020-11-30T14:57:48.733Z
Corona-Pandemie“荣膺”热词榜首

(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德国人的生活逃不出新冠的阴影,人们的语言也是如此。德语语言协会(Gesellschaft für deutsche Sprache)将"新冠大流行"(Corona-Pandemie)评选为今年的年度德语热词。与新冠有关的词语几乎囊括了入选热门。在最后列出的前十名中,就有8个词(或短语)直接、间接与新冠疫情有关。

例如第二名"Lockdown"(停摆)和第三名"Verschwörungserzählung"(阴谋论传说),第五名"AHA"(保持距离、讲卫生、戴口罩的缩写),第六名"systemrelevant"(维持系统运作不可缺少的--例如职业、人员、基础设施等),第八名"Geisterspiele"(空场比赛),第十名"Bleiben Sie gesund!"(希望您保持健康!)。

只有两个与新冠完全无关的词/短语进入了前十名。分别是"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以及"Gendersternchen"(性别星号,德语中用来涵盖男女两性人称的新用法)。

在本周评选结果揭晓前,人们普遍都已预料到,冲上榜首的肯定是与新冠有关的词。毕竟德国人的这一年,几乎都在围着这场疫情转。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不少政治家和科学家都认为,新冠大流行是德国自二战以来经历的最严重的一场危机。

评委会在陈述理由的时候也提到这一点:新冠大流行 "几乎是一整年里占据人们关注的话题"。此外,还由"新冠"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的德语词汇,比如"Corona-Krise"(新冠危机)、"Corona-Hotspot"(新冠疫情爆发热点)等。

 评委们还指出,在人们的头脑中,新冠大流行已经成为了一个时间上的分水岭:新冠前和新冠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今年11月底的一次网络调查显示,"新冠时代"( in Zeiten von Corona)的说法在搜索中出现了900万次。

德语语言协会设址黑森州的威斯巴登(Wiesbaden)。自1977年以来,该协会每年评选年度德语热词(或短语)。按照该协会的说法,入选的关键是,有关词语"主导公众讨论、在过去的一年产生重大影响"。

评委依据媒体中出现频率排序以及来信建议筛选出最热门的10个词语,应该"以独特的方式对当下历史做出贡献"。但进入前十名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出现频率,而是词语本身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度。哪些词语上榜,并不代表评选者的评价,也不是他们向公众做出的推荐。

相关图集:过去10年的德国年度“恶词”

2019年:“气候保护偏执狂” :2019年德语年度"恶词"是"气候(保护)偏执狂"(Klimahysterie)。评委会对此做出解释称,这个词诋毁了人们为气候保护工作和气候保护运动做出的努力,抹黑了针对气候保护的重要辩论。
2018年:"反遣返难民工业":2018年德语年度"恶词"是"反遣返难民工业"(Anti-Abschiebe-Industrie)。评委会对此做出解释称,"反遣返难民业"讽刺的是那些向被拒难民提供法律协助,甚至企图保护具有犯罪倾向的难民并从中获利的人士。这个词汇是2018年5月基社盟联邦议会党团小组组长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所提出的。
2017年:“另类事实”:“另类事实”(alternativen Fakten)这个词如今尽人皆知。如果说某事是“另类事实”,意味着这是虚假的。这词最早出自特朗普的女顾问康维(Kellyanne Conway)之口,她在面对媒体时,用这个词为时任特朗普新闻发言人斯派塞就总统就职典礼上参加人数不实的说法辩护,称斯派塞给出的是“另类事实”。
2016年:“民族叛徒”:2016年,评委会收到了594个不同的年度“恶词”建议。得票最多的20个词汇中,四分之三的词汇与难民问题有关。最终,“民族叛徒”(Volksverräter)被选为德国2016年"恶词"。评委会发言人表示,这个词汇是独裁者,特别是纳粹的遗产。用该词汇指责政客是对他们的诋毁,而且会扼杀就民主展开的必要讨论。
2015年:“大善人”:2015年的年度“恶词”是“大善人”(Gutmensch)。评选委员会的看法是,该词“贬低宽容与助人为乐的精神,称之为幼稚、愚蠢、与世隔绝”,也尤其被用来诋毁义务投身于帮助难民事业以及挺身而出抵制攻击难民营的人们。
2014年:“骗子媒体”:评委会表示,“骗子媒体”一词(Lügenpresse)在“一战期间就是一个充满火药味的概念,纳粹时期又被拿来诬蔑和诋毁独立媒体。”德国仇外的Pegida运动也使用了"骗子媒体"一词。该运动借此批评媒体对Pegida的目标以及示威进行"歪曲报道"。评委会主席说,该词对媒体作为整体进行了诬蔑,危害新闻自由。
2013年:“蹭福利旅游”:评委会将“蹭福利旅游”(Sozialtourismus)一词评为2013年的“年度最差词汇”。评审团给出的解释是,一些政客和媒体使用该词煽动针对不受欢迎的移民,特别是来自东欧的移民的反感情绪。
2012年:“受害者传统”:2012年的年度“恶词”是“受害者传统”(Opfer-Abo)。德国著名气象主播卡赫尔曼(Jörg Kachelmann)曾受到前女友的强奸指控,此后被判无罪释放。赫尔曼在采访中称,女性在社会中有“受害者传统”。年度“恶词”评委会认为,他的这种说法笼统地、令人无法接受地贬低、猜疑女性。
2011年:“土耳其烤肉谋杀”:2011年的年度“恶词”是“土耳其烤肉谋杀”(Döner-Morde)。八名土耳其人和一名希腊人在德国遭极右翼恐怖组织连环谋杀,评委会认为,将该案称为“土耳其烤肉谋杀”具有种族歧视色彩,以小吃(土耳其烤肉)指代来源地亦是对死者的深刻歧视。
2010年:“别无选择”: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救助希腊时使用了“别无选择”(alternativlos)一词。评委会认为,政客们之后开始过于频繁地使用该词。“因为这其实是在说,在政治家们所作出的决定以外没有其他选择了,也就无需辩论、讨论了。这样说是错误的。”

© 2020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