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T00:19:43Z

路透北京11月29日 -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周日表示,中国经济从疫情冲击中率先恢复,今年可争取2%左右的增长;正常情况下,明年可以争取7%-8%或以上的增长率,但不是重返高增长轨道,“因为今年的基数低,仍属恢复性的增长,今年明年两年增速达到5%左右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状态。”

中新社援引他在中国改革论坛上讲话并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还是要的,但应该是预期性、结果性、后置性的,不再作为挂帅指标;建议采取就业指标打头、GDP指标收尾的指标体系。

他指出,稳增长是为了稳就业,就业指标也能有效衡量全社会资源利用状态,这应是一个力争完成的指标。

此外,还可引入居民人均收入、物价水平、宏观杠杆率、全要素生产率等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全局性指标,“事实上,如果前述指标处在好的区间,GDP增速就是适当的。”

刘世锦还谈到,发掘“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潜能,需着力补齐实体经济的新三大短板。

一是基础产业效率不高的短板,基础产业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行政性垄断,竞争不足;二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的短板,今后10到15年时间,中等收入群体应力争实现倍增,由4亿人增加到8-9亿人,扩大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三是基础研发能力不强的短板,解决内循环中的“卡脖子”环节。

中国10月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工业超预期快速扩张,消费和投资增速双双刷新年内高点。前期经济运行中一些不平衡状况亦得到改善,消费跟进恢复、服务业增长也在回升,中国四季度增速较三季度将进一步加快。

中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转正为0.7%。(完)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