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2020 - 10:32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期关注中国中低收入群体处境,继指出6亿人月收入仅约人民币1000元后,他近日在河南省探访保障房住户时,强调要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中国官方报告,将于明年总体检查后宣布中国进入小康社会。

据中央社今天报道说,李克强河南探访保障房住户,再聚焦中低收入问题。消息引述中国政府网,李克强3日下午在河南安阳考察保障房建设情况,并和居民对谈。

据中国政府网指,郑姓居民一家4口三代原先住在没有供水、排水系统的棚户房,家中只有12平方公尺(约3.6坪)大。2年前搬进了59平方公尺的保障房。郑姓居民指两者条件“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据李克强表示,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安居才能乐业;并强调,保障房是改善中低收入困难群众居住条件的重要途径。李克强说,保障房建设既可改善民生,还可促进发展;又指相关房屋要保障品质建设和公开透明分配。

该报道称,公开资料显示,保障房是中国政府提供给城镇低收入家庭的政策性住房。保障房包括两限(限房价、限套型)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和廉租房。这些房屋在供应对象、建造标准、售价和租金上都有一定准则。

李克强近期的发言经常聚焦在中低收入群体处境上。5月时他在中国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记者会上指,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民众,月均收入在人民币1000元左右;并指这样的收入“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

据中央社说,由于中国正宣示要“全面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李克强上述说法一度引发讨论。之后,李克强6月在山东考察时提出要发展“地摊经济”,指这是就业职位的重要来源。但随后有不少部门和官媒提出相反意见。他7月巡视贵州时,也指当地政府可支持企业利用闲置厂房扩大生产,提供农民工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