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2020 - 12:36

11月3日,美国经历了又一个选举日。争夺总统宝座的共和,民主两党候选人一致认为:今次选举是该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选举”。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受新冠疫情影响,选择邮寄投票和提前投票的选民人数激增,卸任总统试图通过最高法院做出裁决并试图阻止暂停计票的种种做法,导致本次选举成为美国史上一次独一无二的选举。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晚间的计票结果显示,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在多个关键州取得领先,距当选仅差数票之遥。不过,特朗普团队不甘落后,试图通过提出诉讼来终止多个州的计票过程。如果司法机构决定介入,美国将出现2000年一样的情景,选举结果将拖延揭晓。

现任总统特朗普能否成功连选连任,目前尚属未知,但是,在他当政的四年时间里改变了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法国费加罗报刊出一篇分析文章,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欧洲部主任本杰明-哈达德(Benjamin Haddad)对此阐述了他的观点。本杰明指出:特朗普与中国在战略上展开对立,终结全球化,改写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加快了长远趋势的进程。本杰明还呼吁欧洲国家停止寄望于美国来确保其实力的做法。

即使拜登获胜,特朗普执政的过去四年以及美国本次充满不确定性的选举,都应为欧洲留下深刻印象。特朗普连选连任成功与否,他都改写了美国与全球的关系。

无论是在中东,还是在亚洲,以及跨太平洋关系问题上,特朗普均打破了外交准则与神话。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在竞选运动中对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反击,指责他与传统盟友为敌并选择美国的对手-如专制的俄罗斯接近的做法。值得期盼的是:拜登当选后接下来的数周,将标志着跨大西洋关系的改善,美国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关于共同价值观以及北约等诸多议题的表述。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还承诺,将在当选后的最初数月召开“民主峰会”。他的政府不会像特朗普当局一样敌视欧洲意识形态。

特朗普在其执政的四年时间里,结束与中国关系“融洽”的神话。中国经济的自由化引发了该国政治开放的希望,从而使其得以进入世贸组织。许多国家希望北京能够在国际关系中承担起负责任的参与者身份。然而,习近平统治下威权主义的加强,新丝绸之路凸显出来的地缘政治野心,以及新冠疫情爆发之初的谎言及商业滥用行为,令这些希望遭到粉碎。特朗普关于与中国展开强势竞争的主张如今已成为美国两党的共识。一旦当选,拜登政府还将把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放在优先处理事务的中心地位,并将为此,在商业,技术及军事层面与欧洲看齐。

特朗普在中东地区也进行了重新洗牌,并在跨大西洋关系问题上表现出了其局限性。欧洲国家绝不应将自身的安全寄望于特朗普再次当选。无论是在利比亚,还是在东地中海,以及面对土耳其或恐怖主义威胁,欧洲均面临着自身的安全挑战,必须赋予自身承担力量的手段。特朗普改变了世界,而欧洲则不应成为过去世界的最后的守卫者。

随着美国大选计票进程的继续以及悬念的逐步解开,紧张情势加剧。多个州相继爆发了示威活动。特朗普的支持者在示威活动中要求现场计票人员如实计票或停止计票,他们还不断重复特朗普对民主党的指控,揭露该党在选举中有欺诈行为。

不过,欧洲合作与安全组织周三批评美国总统关于大选的指责“毫无根据”。美国一些政界人士则呼吁民众保持耐心,同时指出:美国的民主正在这次选举中接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