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大选 预料结果毫无悬念 - 曼谷专栏

每五年一度的缅甸大选11月8日正式开始投票。各地媒体选前预料现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将毫无悬念继续当选。东南亚舆论仍以关注美国大选进展为主流,不过当前缅甸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以及人权与民主状况依然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缅甸数字电视媒体11月8日开始直播2020年大选投票情况,仰光市内一些公共社区设置大屏幕以便跟踪选举进展。本次缅甸选举拥有大约3700万合法选民,分别投票给来自97个政党的候选人。这次投票活动在缅甸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举行,提前投票人员在600万左右。根据卫生法规,选民必须面带口罩前往就近的投票站进行投票。一名当地选民反馈,位于克钦邦莫兴区的一个投票站上午人潮拥挤,选民们并未按照规定秩序排队并进行投票,选举组织单位显然人手不足。
泰国媒体报道,此次缅甸选举将产生缅甸联邦议会,包括众议院330个议席,上议院168个议席。普遍观察大选竞争将在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NLD)和军方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USDP)之间展开,不过其它有军人背景的小党力量同样不可忽视。缅甸大选采用领先者当选的英国选举模式(First past the post electoral system)。即选民在单一选区内投票给政党参选人,获最多票数的人当选。缅甸媒体预料此次大选初步计票结果或在8日夜晚或9日早晨揭晓。
缅甸媒体播放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上将(Min Aung Hlaing)投票情况,其表态将会顺从人民意愿接受选举结果。敏昂莱一度被联合国人权事务调查报告指控纵容部下针对缅甸穆斯林实施人权侵犯行为。本次大选前,缅甸多名军方人士抨击全国民主联盟利用政府资源试图垄断此次全民大选。缅甸军官大选前提出警告,宣称将密切跟踪此次大选投票过程。东南亚问题观察人士指出缅甸国内的对外姿态目前正发生一个有趣的转变,即过去抵触美国的缅甸军人呈现“亲美”趋向,而以往被西方世界奉为“民主斗士”的翁山素姬却选择了走亲中路线。无论如何,缅甸军人势力在现行缅甸宪法与国会中仍占有绝对优势。
一名因疫情滞留泰国的缅甸人士发表意见称,现今缅甸新冠肺炎感染疫情严重,感染人数超过6万人,单日感染病例一度突破2千。疫情当前,缅甸选举委员会仍允许政党照常开展拉票活动,引发民间对选举委员会给予批评。此前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姬否决了反对派提出因疫情而推迟大选的提案。泰国媒体对此分析称:翁山素姬在推进各民族和解和维护人道主义工作方面泛善可陈,此次坚持按照原定日程举行大选,原因是判定这样做对掌握政府资源的执政党有利,缅甸当局还以发生战乱影响人身安全为由宣布取消了若开邦、钦邦等地区的投票活动,更进一步巩固了全国民主联盟获胜的可能性。不过这也在参选政党之间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
针对此次缅甸全国选举,美国副国务卿戴维.黑尔(David Hale)日前透露其本人跟昂山素姬进行电话联络,表明美国支持缅甸实施民主政治制度的立场,呼吁以透明、可靠和全面的方式举行选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同样发表声明表示密切关注缅甸全国大选,强调缅甸大选和平、有序和公信度。
泰国法政大学东南亚问题研究学者顿亚帕教授(Dulyapak Preecharush)分析认为,当今缅甸政体仍具有高度集权的“民主兼独裁”性质,经过前两次全民投票洗礼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在2020年大选中取得胜利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而值得关注的是,民盟能否在本次大选中继续保住所占有的议席、如何开展内部改革以及协调军政关系。缅甸民盟在2015年11月举行的大选中赢得议会绝对多数的席位。尽管在过去执政期间一度针对缅甸宪法条例实施改革,但仍然无法撼动军人政治集团在缅甸政体中的地位。现今值得观察的是,美国大选后总统易人,未来必定会给缅甸的国际关系带来影响和变化。毕竟缅甸在中美战略竞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