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的空气导致感染新冠患者死亡率增高 - 环境与发展

暴露于污染空气中过长将增加新冠患者的死亡率,这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0月27日公布的一份联合调查结果。长期接触空气污染导致在法国18%的死亡率,这个数字在中国上升到27%。研究人员强调了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性。随着冬季的到来,欧洲美国等国家疫情出现二波高峰,世卫呼吁各国不放弃应对新冠疫情措施。
全球染导致占新冠不治病例中15%
这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0月27日公布的研究,全球因染新冠状病毒疾病而丧命的病例中,15%可能与空气污染有关连,该研究明确指出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构成对健康的影响。此前的有关研究已经显示,汽车废气排放和工厂造成的空气污染,导致人类的预期寿命减少两年。
专家们表示,他们已经估算出2019爆发的冠状病毒疾病死亡病例中,有一定比例得归咎于空气污染加剧带来的影响。他们的研究报告发表在医学期刊《心血管研究》上,该期刊是欧洲心脏病学会的基础科学研究期刊。该项研究引用此前公布的健康与染病数据,如美国对空气污染的调查和中国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即萨斯感染,与2019年年底爆发的新冠对比数据。
科学家把新冠感染数据和全球污染悬浮微粒( PM)的卫星资料,以及地面的污染监测网路做结合,以计算染疫病故的人中,有多少比例与空气污染有关。
研究人员估算出,全球各地的新冠染疫死亡病例中,有约15%是空气污染造成的。报告作者发现,在全球有害污染水平最高的东亚,有27%的新冠不治病例要归咎于不良空气对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比例在欧洲是19%,在北美洲则是17%。
按照国家来排列,就是长期暴漏在污染空气中有可能导致新冠在中国的死亡率为25%,德国26%和法国18%,而在新西兰由于当地地广人稀,工业生产相对低,因此只有1%的死亡率。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托马斯(Thomas Munzel)表示,假如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且同时感染了2019冠状病毒疾病,那将对健康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影响心脏和血管方面。研究团队指出,具体而言,悬浮污染粒子似乎会增加肺部细胞表面新冠病毒的受体ACE-2的活动力,同时降低人体细胞的抵抗力。
德国约翰尼斯・古腾堡-美茵兹大学的医学中心大学(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教授孟泽尔说:新冠病毒感染者承受双重打击,就是空气污染导致肺部受损,还会增加ACE-2活力,进而导致感染的病毒量增加。
此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新冠死亡率往往与人口高密度和PM2.5悬浮微粒高污染地区相吻合。就是人口密度和PM2.5浓度越高,新冠死亡率就越高。大家知道,空气中的PM2.5悬浮微粒对人体伤害最大, 它的直径大约为人头发的三十分之一,可以导致包括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癌等,跟人体健康直接相关。
此前的调查显示世界上7百万人死亡与污染有关
根据世卫组织的调查显示,空气污染严重威胁健康,每年造成约700万人死亡。而且,全球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超标的地方,大多数在贫穷国家。许多受影响地区位于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和北非的国家。而印度、智利、巴西、墨西哥和秘鲁的空气污染也达到危险水平。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证实,在新冠疫情传播高峰期间交通和工业行业造成的空气污染显著减少。然而,这极有可能是短期的,随着各国放宽封锁限制,生产和生活加速,导致污染水平可能会回升。
新冠感染与室外空气污染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可能会增加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脆弱性。在美国早期研究表明,PM2.5增加与新冠肺炎死亡率增加8%有关联。生活在空气污染程度较高地区的人,可能更容易形成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就是如果空气污染已经对人的气道和肺部组织造成损伤的话,那如果再遭遇新冠病毒的攻击就后果更糟。
世卫呼吁不放弃抗击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秘书长谭德塞10月27日指出,在欧洲和美国出现第二波新冠疫情高峰,如果各国放弃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将是非常危险,他敦促各国不该放弃,而且人人有责。
谭德塞通过视频表示全球经过多月来的抗击疫情,让各国开始出现疫情疲劳。特别是随着北半球冬季的到来让大家感到很难熬,感到疲惫,他呼吁大家不能放弃,同时敦促各国领袖在保护人命和维持生产找到平衡。而且各国领袖迅速行动时,就能遏阻病毒。他同时呼吁保护易受感染的弱势群体非常重要。
尽管各政府有责任要确保筛检与接触史追踪之类的措施落实,谭德塞也强调,每个人都有义务要协助遏阻疫情蔓延。
减排减少空气污染
科学家们呼吁鼓励各国将空气质量纳入健康、环境与发展相关政策决策的中心,优先投资低污染替代品,减少不利于环境的做法,这会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露天焚烧或其他不合适的废物处理方式。因此,坚持环境无害化管理废物并坚持环境高标准和严格执法非常重要。
研究和数据显示,在那些为减少新冠疫情传播而受到削减经济活动影响的国家,空气污染明显下降,特别是氮氧化物(NOx)和直径小于2.5微米PM2.5的大气颗粒物。这些数据的降低和其他的短期利益可能源自在新冠疫情期间各国减少生产活动,空气质量得以短暂改善。
而且在新冠疫情期间,特别在禁足和一些城市和国家封城期间,迫使人们改变生活方式,如进行远程办公、减少出游旅行,也减少交通污染,如果疫情结束后,可以保留绿色出行,减少使用汽车,这可能会对疫情后的空气质量产生长期持久的积极影响。
不少环保专家建议由于例如露天焚烧或其他不合适的废物处理方式。因此,通过推广环境无害管理来保护空气质量,应对疫情引发废物激增的挑战。
在控制新冠疫情期间提高了环保意识,进行环保活动,建议重新设计更适合人类生活的城市,优先考虑步行和骑自行车;在世界范围内转向生产低污染,排放车辆;加强远程工作。
科学家们建议政府借助疫情成为契机,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经济过渡,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通过各地减少污染行动,达到全球遏制气温升高。
但是也有如英国莱斯特大学环境与流行病教师安娜Anna Hansell表示目前提供环境污染导致新冠重症死亡率有关的数据为时过早,室内空气污染同样造成高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