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2020 - 13:49

如何控制新冠疫情传播,又走出封城措施带来的经济困境仍然是周末版法国《世界报》重点关注的国内话题。在国际版,该报关注沙特阿拉伯借助主办20国集团峰会走出杀害异议记者卡舒吉引发的外交困局的努力、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边境冲突、阿尔及利亚可能出现的政权空缺、巴西境内一起凶杀事件引发的反种族歧视抗议风波,等等。关于中国,我们借本次节目时间,向大家介绍法国专注亚洲议题网络媒体Asialyst关于习近平智囊成员王沪宁前途问题的分析,以及《观点》周刊关于中部非洲国家面对的中国债务问题。

中共20大,王沪宁有四种可能

习近平的重要智囊成员、“中国梦”概念的策划人王沪宁是否有被出局之虞,这是加拿大政治学者、中国问题专家Alex Payette试图解答的问题。这篇11月21日发表在Asialyst网站的分析文章注意到,被看作是中国自90年代末以来政权智囊重要成员的王沪宁近日刚刚失去了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的头衔,他被江金权取代。尽管作者并不认为这项人事变动本身会即时改变王沪宁的地位,但认为这有可能是某种步骤的开始。五中全会之后,王沪宁在党内高层晋升的道路已到尽头。面对2022年的中共20大, 届时将满67岁的王沪宁有四种可能。一是按照“七上八下”的惯例走人,有人认为王沪宁的实力可能已经影响到习近平;第二种可能,是王主动隐退,第三种可能是取代王岐山,出任国家副主席,第四种可能是取代栗战书,成为全国人大委员长。在作者看来,前三种可能性都不大,而出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可以让他保持现有地位,并继续控制中共的意识形态。未来几个月他的曝光度可以观测其前途。

但作者认为,王沪宁在此时离开中央政策研究室本身,比五中全会出台的第14个五年计划更重要,它表明中共20大前的政治布局已经开始。11月20日,中央刚刚任命了四名新的省委书记。这些任命对于党内派系斗争虽然重要,但对2022年新的中央政治局成员任命无足轻重,几乎可以肯定这四人都不会是下届政治局人选。

中部非洲国家是否有能力偿还中国贷款?

新冠疫情冲击下,中部非洲国家是否有能力偿还中国贷款?这是喀麦隆杜阿拉大学讲师及研究员Fred Eka 19日发表在《观点》周刊网站的文章试图回答的问题。文章指出,新冠病毒疫情以及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下跌都使中部非洲国家经济陷入困境。他们的偿付能力引发关注。作者引述中国商务部数据指出,中国对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成员国的直接投资2018年与2017年相比下降。但下降金额只占非洲在去年一年中所收到的外国直接投资的0,42%。也就是说,由于这些投资针对当地缺少基础设施建设的弱点,中国投资对这些国家依然非常重要。而世界银行一项研究报告注意到,2019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中,有50%都没有向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报。这些“隐形债务”游离于政治监督、风险评估和债务可行性分析之外。中国企业并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技术转让。这些企业关注的是使用技术含量最少的技术,争取最廉价的劳动力。中国已经是中非地区国家重要金主。喀麦隆金70%的双边公共债务来自中国。 2014年,刚果共和国受到石油价格暴跌重创,而石油价格暴跌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相关。该国2017年债务猛增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10%,而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中国。总体而言,2000年只2017年间,中非地区国家贷款总额相当于中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政府和公营企业贷款的10%。中国国营银行贷款的利率通常以由中国执行所资助项目为条件,近三分之一的中国贷款以受款国的石油和矿产出口做担保。作者指出,借贷虽然有可能有助于当地国家发展经济,但债务的经济效应也严重取决于这些中非国家制定一项可以从中受益的战略的能力。这些国家过于依赖中国,依赖中国市场需求的浮动,或原材料价格的升降。作者建议各国领导人不要在财政上过度依赖中国,否则有可能受制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千变万化。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