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2020 - 20:39

美国总统选举虽然尚未尘埃落定,最终结果应该在三周之后,也就是12月8日,美国各洲正式确定究竟哪位候选人赢得了该州的选举时会彻底明朗,不过,根据目前的点票结果,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当选总统应该已经成为定局。如果说,海内外支持特朗普的华人绝大多数是由于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强硬立场的话,对许多西方国家的民众,尤其是对高度关注气候以及环境问题的年轻人来说,选择拜登就意味着是选择未来,瑞典气候少女格兰特 顿博就明确呼吁支持拜登当选。的确,在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的今天,特朗普政府执政四年来拒绝接受国际科学界的一致共识,拒绝接受地球升温的事实,继续一如既往的开发化石能源,继续推行目前的消费社会的模式,甚至推翻美国前政府的国际承诺,退出了国际社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达成的《巴黎气候协定》,这对许多气候活动人士来说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拜登的当选为全世界气候以及环保领域的活动人士带来了福音,也为巴黎气候协定带来了积极的信号。那么,拜登竞选总统时在气候与环境领域究竟作出了一些什么样的承诺?这些承诺的兑现必须应对哪些挑战?

返回《巴黎气候协定》

首先,拜登在气候领域作出的第一大承诺就是美国将回归《巴黎气候协定》。十一月4日是美国正式脱离《巴黎气候协定》的日子,因为一年前的这一天,特朗普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提出了退出协定的要求,因此,按照联合国气候谈判框架协议的相关规定,美国在提出要求的一年之后正式退出。不过,同一天,已经有望当选总统的拜登就发表推文表示,美国将于明年的1月20日,也就是在77天之后他上任总统时重新返回巴黎协议。按照规定,新总统必须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委员会提交申请,在一个月之后,也就是2021年2月20日,美国便可以重新返回气候变化多边谈判。而且拜登此举并不需要获得美国国会的批准,同样,美国政府可以在无需获得国会首肯的前提下对援助贫困国家的联合国的绿色气候基金作出新的承诺。对气候领域的专家,例如2015年积极推动《巴黎气候协定》的欧洲气候基金会的主席 图比安娜 (Laurence Tubiana)女士来说,美国政府曾经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华盛顿将国际气候领域的领头羊的位置已经空缺了太久。法国环境部长Barbara Pompili,女士,以及法国绿党成员,欧洲议会议员 Pascal Canfin 先生都认为此次美国选举为应对气候挑战带来了希望。专家们期待拜登的当选或许能够使地球免遭气候灾难。

今年12月12日是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五周年的纪念日,虽然新冠疫情使原定于下个月在英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不得不延后至明年举行,不过,英国政府在今年9月23日,也就是中国政府宣布碳中和目标的同一天宣布将于下个月巴黎协定签署纪念日与联合国共同举办气候会议,不过深陷新冠危机的英国政府今天依然未公布会议将以何种形式举行。但是,无论美国总统选举最终结果如何,美国政府都无缘参与此次峰会。

2050年之前达到碳中和

除了返回巴黎气候协定之外,拜登在气候领域作出的第二大承诺是美国将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在2050年之前达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排碳国,美国目前的排碳量占全球总排碳量的15%,因此美国此举不仅会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还将对推动其他国家增加排碳努力。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先后在欧盟与英国之后制定了各自的碳中和目标。而上述国家的排碳量总和相当于全球总排碳量的五分之三。在拜登宣布美国的碳中和目标之后,荷兰气候专家赫纳(Niklas Hohne)就发推文指出“仅仅拜登计划这一项,就可以减少地球升温0.1摄氏度,而每0.1度都很重要”。同样两个月前中国宣布碳中和指标时,专家们的评估就认为仅此一项就可以将地球升温减少0,25度,而每个0,1度,对达到两度的升温目标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

不过,尽管如此,多名专家对上述各国的努力是否足以将地球升温的幅度维持在两度之内持有怀疑。伦敦经济学院的气候专家 尼古拉斯·斯特恩教授(Nicholas Stern)就悲观的表示,除非世界各国在今后十年内共同努力增加减排力度,否则要达到巴黎协定所制定的将升温幅度限制在两度之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在一份公告中指出,今后拜登执政的四年十分关键,倘若各国协调一致,同心通力的话,或许有可能使地球避免毁灭性的灾难。

不过,也有非政府组织表示拜登的当选虽然带来福音,但是,并不足以拯救地球。法国非政府组织气候行动网络组织的负责人杜福尔女士(Lucile Dufour)就指出,拜登政府首先必须针对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推出雄心勃勃的气候政策,也就是说,在明年十一月份英国气候峰会举办之前向联合国递交新的减排计划,确定美国在2030年之前的减排目标, 而在五年前的巴黎气候峰会上,美国的承诺仅仅涉及今后五年,当时奥巴马政府承诺将在2025年之前将美国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同2005年相对比减少26%至28%。而专家们目前对美国是否能够兑现上述承诺持有怀疑。虽然美国各地地方政府与民间的气候行动成果显著,但是,要达到大规模减排的指标,还取决于联邦政府政策力度。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美国政府的气候决策力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国会的控制权归谁所有,因为美国政府绝大多数关于气候环境的政策法规都必须获得美国国会的首肯,而就目前的点票结果而言,如果说民主党继续掌控美国国会众议院的话,美国参议院最终将鹿死谁手,还必须等到明年的一月5号乔治亚州的第二轮选举结果再作定论。因此拜登政府今后是否拥有全方位的决策权目前依然是一个未知数,而美国在环境领域的一百多条法规都在特朗普执政期间遭到废除或者消减,要全面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绿色经济振兴规划

最后,拜登在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出了一个绿色经济振兴计划,承诺在4年内为环保和基础设施投资2万亿美元,促进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设备投资,争取在2035年之前在电力领域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为零。联邦政府计划在今后十年内斥资17000亿美元用于气候领域的投资,计划大规模开发太阳能与风能,如果说拜登并没有禁止页岩气的开发的话,新政府将彻底取消特朗普政府期间放松开发新油气田的政策。

此外,政府计划大规模推动电动汽车的使用,承诺在美国各地设置50万处充电设备,支持民众由汽油车换成电动汽车。

从总体来看,美国与欧盟的绿色经济振兴规划颇为类似,但是,他的执行却具有本质性的区别,因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石油与天然气生产大国,倘若美国能够达到在2035年之前达到电力能源领域零排放的目标,将会对全世界各地的石油与天然气大国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带动今天依然在气候领域束手旁观的国家,例如巴西,澳大利亚,以及南非等国,在明年举行的七大工业国峰会以及二十国集团峰会上,美国因此可以再度在气候领域担任领军国家的角色。此外,美国对绿色气候经济的融资承诺也将带动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

不过,拜登当选虽然为气候活动带来福音,但是,鉴于美中之间的冲突并不会因拜登的当选而噶然终止,外界担心无论是在经贸还是在地缘政治领域都陷入全面冲突的中美这两大排放大国是否有可能在气候领域积极合作,对此,美国奥巴马政府气候的气候顾问Andrew Light先生向法国媒体表示,中美贸易战会使两国之间的冲突依旧,但是这并不排除两国在气候领域合作的可能性,而且,冲突也可以成为双方竞争的动力,可以推动两国在气候领域展开技术竞争,或者减排竞争,这使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当然,这是一种比较乐观的预测。时间会给大家带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