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2020 - 11:36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反对修订逃犯条例计动后发表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中指出,《香港国安法》是外国干预香港局势以致北京不得不出手的结果,落实以来,效果显著,日后须加强宣传和教育,改正青年人的错误观念;报告指,部分港人的「一国」意识仍有待提升,当前急务是要就香港的宪制秩序和政治体制「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林郑月娥这份报告是在为到北京寻求援助而推迟发表的,当中充满对北京中央政府的感恩,特设专章谈「中央支持」,并罕有地在报告中数次引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主管香港事务的副总理韩正的讲话,而报告用了大篇幅谈及的反修例运动和港区国安法时,调子亦与北京一致。

她开宗明义便谈及去年的「修例风波」,并首次以「反抗政权行为」来形容因风波而引发的「社会动乱」,加上疫情影响经济和「境外势力干预生而出现的危害国家安全行为」,以致港人对前景失去信心。

她在题为《砥砺前行 重新出发》的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多,香港经历了回归以来最严峻的政治挑战,当前其中一项急务是对香港特区的宪制秩序和政治体制「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她明确指出,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基本法》的解释权和实施监督权,形容这是香港特区「宪制秩序的应有之义」。至于香港恒之已久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在施政报告中变成三权分置,「各司其职」,又指行政主导和司法独立并无矛盾。

她续称,香港社会对中国《宪法》和《基本法》认知不深,部分人士的「一国」意识有待提升,再加上别有用心的人受外部势力影响,刻意误导了大众对中央和特区关系的了解。

谈到港区国安法,林郑月娥指出,这是因为鼓吹港独组织与外国政府及议会介入,以致反修例运动变本加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以致香港局势到了「非中央出手不行」的地步而制订的。她认为,《香港国安法》落实四个多月来,已为恢复香港稳定带来显着效果,包括鼓吹「港独」及与外部势力勾结的情况已逐步减退;部分头面人物明显收敛;激进的组织停止运作或解散;涉嫌违法人士畏罪潜逃;而街头暴力行为也大幅减少。

她续称,日后会加强宣传,纠正错误观念,并会重新推出被「异化」的德育及国民教育课程。有关课程2012年推出时,引发反国教运动,并催生学生组织「学民思潮」,该组织其后转为现已解散的香港众志。

香港融入大湾区助人才资金北移反对声音随民主派缺席而消失

经济上,施政报告基本上把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议包括加强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每月津贴最多1.8万港元让5000名香港青年北上就业、入股及参与珠海机场营运、与深圳共建位于接连两地的落马洲河套区,并在位处深圳的新皇岗口岸采用「一地两检」。泛民主派一直大力反对在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总站的西九龙使用「一地两检」,认为这是让大陆执法人员在港执行大陆法例。

此外,林郑月娥在今(25日)早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合共拨备超过100亿港元为香港防疫纾困、改善教师质素和发展创新科技之用。

今次是林郑月娥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但却是首份没有北京所谓的反对派在席的施政报告。由于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令港府实时撤销四名议员资格,导致全体19名民主派议员请辞,虽然部分议员的辞职在12月才生效,理论上可以出席,但他们全都没有出席宣读施政报告的立法会大会。而林郑月娥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发表时间内,没有反对或抗议的声音,相反,只有不少议员因报告冗长而打瞌睡或处理非议会事务,当中包括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

林郑月娥会后在记者会上表示,没有民主派在场的会议,过程顺畅,她更质问,是谁导致行政立法关系发展到现在的局面。

而在她宣读报告前,有数个团体在立法会外请愿,当中,激进民主派的社民连要求港府设立失业援助金,并撤销耗资千亿的「明日大屿」发展计划。工联会及制造业总工会则要求加快统一劳工假期与公众假期的日数,并取消强积金对冲长期服务金的做法,减少劳工离职时的损失。 不过,请愿人士的要求未有在报告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