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成份股由50隻增至52隻,是8年來首次擴大。恒指加入美團、百威亞太、安踏體育,並剔除創始股份太古A,下月7日起生效。

宏滙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指,3隻藍籌新貴都是中國內需企業,顯示「內循環」具有經濟代表性。

他指,隨著美團加入恒指,科技及工商業股份,與金融股的佔比正在逆轉。近兩次季檢科技股納入速度快,相關成交量大,對實體經濟有重要影響,相信科技股染藍趨勢有增無減。但恒指日後波幅可能較大,尤其近期科技股受中央推出互聯網平台經濟反壟斷監管拖累,一日內佔去港股大部分跌幅。

林嘉麒提到,太古股份在香港業務具代表性,剔出藍籌股可能是權重過低,流通量不足。由於資金已由過去投放本地大藍籌,轉向新經濟股,當成份股交投萎縮,又或者權重降至太古一樣的邊緣位置,遲早會被剔出指數。

他又指,本港地產股已轉型至收租項目為主,慢慢偏離香港經濟發展,收租股逐步退出恒指的機會高,但金融股情況相對好,因為香港仍然是國際金融中心,相關股份日均成交量仍然高。

另外,林嘉麒認為,目前恒指成份股數目正常,相信將來有增無減,部分大成交的股份可能陸續染藍,以增加港股代表性。